avatar-avatar
爽閒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src

前兩天下班後我打給了一個朋友詢問事情,順便也和朋友閒聊一下,聽筒內的環境音很吵雜,甚至蓋過了朋友的聲音,於是我跟他小小抱怨了一下,他說他用AirPods Pro不覺得很吵,但因為通話品質很差,我問可以用摘掉免持跟我說話嗎?他回答我這樣對他很不方便,於是我跟他說那先不說了,改用文字訊息好了!


講完正事沒多久,他突然又叮叮咚咚的傳了幾個訊息來,大意是我的手機可能聽筒或麥克風壞了,他打給他其他用免持的朋友從沒有過這類問題,要我快點換新手機了啦!


其實我這手機雖舊了,卻也沒人跟我抱怨過聽不清楚或者環境音很吵的問題,所以我上網查了一下,而網路上有人分享跟我一樣的狀況,不過倒不是手機話筒或者麥克風的問題,而是AirPods Pro的收音很敏感,但若兩個用戶都用免持應該就可以把環境音過濾。


這不是他第一次說我的手機有問題,之前只要是通訊上有狀況,他一律都會先認為是別人的問題,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反映了一個人的個性,或者他生活上的很多習性。他是一個商品開發,工作上多是談判與籌畫,是較具主動性質,也絕對自信的;而我是一個設計師,在工作上大多是了解需求解決問題的人,觀察則是首要條件。


多年的工作習慣,大多時候我不會先下結論,而是先在腦海中搜尋相關訊息,以及當下的使用情境,然後找找網路上有沒有同樣的使用經驗,設計師的邏輯是觀察現況,而多年程式編寫與debug的訓練,則讓我習慣了問題是多種可能的,循著脈絡絲絲拆解來找到解答。


所以當這次朋友這麼回應我的時候,也讓我的職業病發作了,跟他條理分明的說明以及將佐證的網址分享。工作上的習慣,多年專業培訓,會讓每個人在面對同一個狀況下,會有截然不同的見解,也會有完全不同的視角,倒也不是說誰好誰不好,只是突然發現原來不同的職務,會讓思維變的很不同,相互交鋒的時候會有不一樣的火花產生,是挺有趣的一個發現!



最近學什麼-avatar-img
最近學什麼和其他 1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
avatar-avatar
爽閒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src

前兩天下班後我打給了一個朋友詢問事情,順便也和朋友閒聊一下,聽筒內的環境音很吵雜,甚至蓋過了朋友的聲音,於是我跟他小小抱怨了一下,他說他用AirPods Pro不覺得很吵,但因為通話品質很差,我問可以用摘掉免持跟我說話嗎?他回答我這樣對他很不方便,於是我跟他說那先不說了,改用文字訊息好了!


講完正事沒多久,他突然又叮叮咚咚的傳了幾個訊息來,大意是我的手機可能聽筒或麥克風壞了,他打給他其他用免持的朋友從沒有過這類問題,要我快點換新手機了啦!


其實我這手機雖舊了,卻也沒人跟我抱怨過聽不清楚或者環境音很吵的問題,所以我上網查了一下,而網路上有人分享跟我一樣的狀況,不過倒不是手機話筒或者麥克風的問題,而是AirPods Pro的收音很敏感,但若兩個用戶都用免持應該就可以把環境音過濾。


這不是他第一次說我的手機有問題,之前只要是通訊上有狀況,他一律都會先認為是別人的問題,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反映了一個人的個性,或者他生活上的很多習性。他是一個商品開發,工作上多是談判與籌畫,是較具主動性質,也絕對自信的;而我是一個設計師,在工作上大多是了解需求解決問題的人,觀察則是首要條件。


多年的工作習慣,大多時候我不會先下結論,而是先在腦海中搜尋相關訊息,以及當下的使用情境,然後找找網路上有沒有同樣的使用經驗,設計師的邏輯是觀察現況,而多年程式編寫與debug的訓練,則讓我習慣了問題是多種可能的,循著脈絡絲絲拆解來找到解答。


所以當這次朋友這麼回應我的時候,也讓我的職業病發作了,跟他條理分明的說明以及將佐證的網址分享。工作上的習慣,多年專業培訓,會讓每個人在面對同一個狀況下,會有截然不同的見解,也會有完全不同的視角,倒也不是說誰好誰不好,只是突然發現原來不同的職務,會讓思維變的很不同,相互交鋒的時候會有不一樣的火花產生,是挺有趣的一個發現!



最近學什麼-avatar-img
最近學什麼和其他 1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