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提到「幹捨離」的概念,非常適合忙碌的現代人。
遠離生活中心煩的事情,只留下心動的事。
以下書摘分享:
我沒有讓義務感,凌駕於自己的個人喜好。
只要對那些不該在乎的事拿出「管他去死」的氣魄,你就可以把更多的時間、心力或金錢,投入到自己真心喜歡的事物,你的人生將會更美好!
停止把時間花在不喜歡的人身上,也不用再去做不喜歡的事。
同時運用「誠實」和「禮貌」這兩個要素,並視情況調整兩者的比例,正是幹捨離過程中最佳的潤滑劑。
在乎他人與否所造成的影響中,你唯一能控制的,就是自己的行為會如何影響對方的「感受」,而非「看法」。
你容易在乎別人怎麼想,是基於兩個理由:
第一,你不想當壞人。
第二,你不想要被別人視為王八蛋。
有太多時候,我們在分配自己的在乎成本時,都忽略了眼前的目標。導致我們習慣立刻說「好」,任由他人安排。
管他去死的人生整理魔法,重點在於:
一、排好優先順序。
二、心動的事項,優於心煩的事項。
三、樂意選擇去做,優於出於義務才做。弄清楚看法跟感受的差異。
重點是要讓孩子知道:他們絕對可以自己決定要在乎什麼、不在乎什麼,不需要依靠別人的認可。
或是讓其他覺得比他們懂得更多的人,來幫他們決定怎麼過自己的人生。
付出在乎成本的核心原則之一,就是出於選擇,而非出於義務。
你厭煩了滑臉書一直看到某人的動態洗版嗎?「取消追蹤」絕對是史上最方便讓人一秒幹捨離的發明。
真正自由的人
不是從來不焦慮的人
而是知道自己可以
選擇要不要焦慮的人
#大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