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avatar
Sylvia
發佈於格友大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src
src
src
src
src

我一直記得好多年前在公司參加過關於家的講座及展覽,也曾和Emma Tsai 討論過家的定義。想起自己住在大陸六年時每年搬家,以及離婚後家庭成員變成是我跟兒子同住這些階段。不論是地點的變換,或是隨著人生階段家庭成員的增減,都會讓我有機會更多地思考什麼是我定義中的家。

 

獨居/共居/家庭➡︎人的組成

別墅/公寓/大樓➡︎建築樣貌

木造/磚造/鋼筋水泥➡︎建築材料

極簡家居/智慧住宅➡︎是否加入人工智能

 

家,還有什麼樣的型式呢?甚至是除了固定的建築物被稱之為家之外,長期在出差或是旅行的人們,家的定義有沒有可能是在移動的交通工具之上呢?

 

而最初提到的演講是在2016年聽的,討論的是10年後的家會是甚麼樣子。也就是Home 2025。

 

那麼,2025的我們對於「家」的定義是什麼呢?我們對於下一個十年可能發展變化的「家」又覺得會是什麼樣子呢?

 

在此,邀約旅行/旅居者、居家工作者、社會觀察家及相關行業從事者都能夠從各角度來與我們分享。

 

在最後任期主題專家的一週,捨棄掉趣味性的主題包裝,回歸初心的邀請大家來思考討論關於家的議題。而想要繼續和Sylvia討論家的種種話題的格友們,歡迎點頭像進我的沙龍「好好宅在家」喔~

 

我是週日值日生Sylvia,今天也一起幸福宅在家吧~

 

補充資料:HOME 2025 想家計畫 紀錄片(9'14")

---------------------------------------

與主題專家互動,快來信➡︎QA信箱

使用方格子有疑問?請找➡︎客服機器人

我們都可以是Queen,投稿話題➡︎「Queen 方格女王就是你」

「方格人氣王」本週關卡: 留言挑戰:發文並帶指定 tag,超過 10 則留言就有機會獲得「懶骨頭沙發」!

子不語-avatar-img
子不語和其他 64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