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ver Muse
avatar-avatar
黃月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c
src
src
src


午後的陽光穿透林葉間隙,空氣中瀰漫著木質香氣與歲月沉澱的寧靜,金色光影是歲月留下的碎片,在石板小徑上跳動,我們的腳步在石板路上輕響,彷彿步入另一個時空,一個與塵世喧囂疏離的靜謐之境。我們緩步走向戶越八幡神社,這座矗立於時光長河中的神社,承載著無數人的願望與信仰。木製鳥居在陽光下投下長長的影子,彷彿是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

 

社殿長押上,一排排繪馬隨風微微晃動,喃喃低語著世人的願望。今年神社奉納的大繪馬主題為「滿共笑蛇」,三條白蛇盤旋成三巴紋,象徵著水流、火除與魔除,蛇口中分別銜著神樂鈴(驅邪)、神木果實(平安)、金小判(財運)。背景的青海波紋如水流般綿延,寓意世事不息,中央一顆心形則寄託著珍愛與和諧。

 

我們投入錢幣換得一枚繪馬架前女兒們低頭沉思,筆尖在木片上滑動,陽光透過枝葉投下斑駁的光影像是神靈的注視。「2025台灣大學語劇公演順利」、「工作順利」、「家人們身體健康平安」將繪馬掛上架子任其隨風搖曳,與百年前的願望一同低語。

 

神社一隅石碑訴說著戶越八幡神社的起源。相傳,大永六年(1526年),村民在薮清水的水源地發現一塊神秘的御神體。同時,村中有一隻聰慧的猴子與一隻純白的兔子與人們和諧共存,經常將自己採集的果實分享給來取水的村民。於是人們相信這對靈獸是神明的化身,為世人帶來幸福與希望。每當晨曦初升村民便會在泉水旁默念祈願,希望生活如清泉般長流不息。自此,猴與兔的故事在戶越廣泛流傳,持續與猴靈聖兔守護這片土地。

 

神社隨處可見猴子的靈動身影與兔子靜靜守望的姿態,另一角則有狛犬靜靜佇立,一側張口的「阿形」,象徵生命的開始,另一側閉口的「吽形」,象徵生命的終結。這對狛犬自延享三年(1746年)便矗立於此,一樣守護無數次人來人往,見證了時代更迭、戰爭與和平。狛犬的石座上,刻著207位村民的名字,那些曾經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如今僅剩下名字被歲月銘刻在石上。歷史從未消失,它只是轉換另一種方式存在,靜靜等待旅人駐足傾聽。

 

神殿前安置今上天皇的御製歌:「岩隱間滴落的山水,化為大河,流向廣闊原野。」水從岩縫間滴落,慢慢匯聚成溪流,最終奔向無邊的大河。而文化,不也是這樣流轉於世的嗎?從歷史的縫隙中滴落,經由信仰與庶民的生活交匯成流,最終塑造出這座城市的靈魂。時間藏身於這些石像、繪馬與神社屋簷的雕刻之中,未曾停滯,肅默等待著某個午後,讓旅人拾起過往的碎片,與歷史展開一場無聲的對話。

 

鐘聲響起,風撩動神社的簷角,我與女兒緩步離開,回首望向這座古老的神社,它依舊矗立於時光之中,等待其後無數到訪者,參拜結束行經長慶寺庭前,書道寫著「共生」,唯有讓人與萬物共生,自己才能真正活著。在此拾起歷史的回聲,道盡了一切的答案。

avatar-img
加入討論
avatar-avatar
黃月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c
src
src
src


午後的陽光穿透林葉間隙,空氣中瀰漫著木質香氣與歲月沉澱的寧靜,金色光影是歲月留下的碎片,在石板小徑上跳動,我們的腳步在石板路上輕響,彷彿步入另一個時空,一個與塵世喧囂疏離的靜謐之境。我們緩步走向戶越八幡神社,這座矗立於時光長河中的神社,承載著無數人的願望與信仰。木製鳥居在陽光下投下長長的影子,彷彿是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

 

社殿長押上,一排排繪馬隨風微微晃動,喃喃低語著世人的願望。今年神社奉納的大繪馬主題為「滿共笑蛇」,三條白蛇盤旋成三巴紋,象徵著水流、火除與魔除,蛇口中分別銜著神樂鈴(驅邪)、神木果實(平安)、金小判(財運)。背景的青海波紋如水流般綿延,寓意世事不息,中央一顆心形則寄託著珍愛與和諧。

 

我們投入錢幣換得一枚繪馬架前女兒們低頭沉思,筆尖在木片上滑動,陽光透過枝葉投下斑駁的光影像是神靈的注視。「2025台灣大學語劇公演順利」、「工作順利」、「家人們身體健康平安」將繪馬掛上架子任其隨風搖曳,與百年前的願望一同低語。

 

神社一隅石碑訴說著戶越八幡神社的起源。相傳,大永六年(1526年),村民在薮清水的水源地發現一塊神秘的御神體。同時,村中有一隻聰慧的猴子與一隻純白的兔子與人們和諧共存,經常將自己採集的果實分享給來取水的村民。於是人們相信這對靈獸是神明的化身,為世人帶來幸福與希望。每當晨曦初升村民便會在泉水旁默念祈願,希望生活如清泉般長流不息。自此,猴與兔的故事在戶越廣泛流傳,持續與猴靈聖兔守護這片土地。

 

神社隨處可見猴子的靈動身影與兔子靜靜守望的姿態,另一角則有狛犬靜靜佇立,一側張口的「阿形」,象徵生命的開始,另一側閉口的「吽形」,象徵生命的終結。這對狛犬自延享三年(1746年)便矗立於此,一樣守護無數次人來人往,見證了時代更迭、戰爭與和平。狛犬的石座上,刻著207位村民的名字,那些曾經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如今僅剩下名字被歲月銘刻在石上。歷史從未消失,它只是轉換另一種方式存在,靜靜等待旅人駐足傾聽。

 

神殿前安置今上天皇的御製歌:「岩隱間滴落的山水,化為大河,流向廣闊原野。」水從岩縫間滴落,慢慢匯聚成溪流,最終奔向無邊的大河。而文化,不也是這樣流轉於世的嗎?從歷史的縫隙中滴落,經由信仰與庶民的生活交匯成流,最終塑造出這座城市的靈魂。時間藏身於這些石像、繪馬與神社屋簷的雕刻之中,未曾停滯,肅默等待著某個午後,讓旅人拾起過往的碎片,與歷史展開一場無聲的對話。

 

鐘聲響起,風撩動神社的簷角,我與女兒緩步離開,回首望向這座古老的神社,它依舊矗立於時光之中,等待其後無數到訪者,參拜結束行經長慶寺庭前,書道寫著「共生」,唯有讓人與萬物共生,自己才能真正活著。在此拾起歷史的回聲,道盡了一切的答案。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