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去年開始出現記憶力明顯衰退的問題。
大概在去年約八、九月,讓她看腦神經專科。經過醫生咨詢,也做過MRI 觀察腦部大小是否出現變化,也進行了簡單的抽血檢查,以再評估她是否有羅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
醫生說,以她的年紀,健忘是很正常。腦的大小也沒異樣,大概不是阿茲海默症。
但早一星期,我再次帶她到醫生那裡覆診,原因是在一頓飯的時間內,我媽問了同一個問題三篇。
我答了兩篇她都沒記住……那跟阿茲海默的徵狀有點像,所以立馬找醫生做咨詢。
當日,醫生問了我媽很多問題。她對答如流,表達清晰。
醫生覺得我是多慮了,畢竟上次照MRI還不到九個月。
我說:「醫生,之前她在政府醫院做的評估,只有16分。(當日是我爸帶她去的,我不在現場,只記得評分)」
醫生有點驚訝:「16分,又真是很低的分數。」
所以,我們決定現場做一次評估。
評估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給測試者的筆試。要他們按邏輯做圖型排序、畫立體圖案,以及畫鐘。
第二部分則是由醫生讀出問題,讓測試者回答。
這次評估,有21分,剛好到合格線。但這21分拿得並不輕鬆。
其中,我媽畫的鐘,跟上圖的差不多。數字刻度沒放在正確的位置,長短針是畫對了,但沒放在時鐘的正中心。
看到她畫的鐘,我就知道,她的腦袋是真出了點問題。
幸運的地方是發現得早。現在,她應該是處於初段,但相隔才九個月,短期記憶就出現比較明顯的衰退,還是不能掉以輕心。要正式確診,還得進行一個比較深入的血檢,以及再進行腦部MRI。
這裡,我真正想說的是,長輩們流暢的回應會給大家一個「他們很機靈」的錯覺。那是因為控制表達能力的部分還未受到破壞。假如,我沒跟醫生說我媽在前一次評估只有16分的事,他大概也不會再為她進行新一輪評估。
那就無法從他答卷的表現,觀察到需要注意的部分。
在這之後,又看了一本名為 <失智可以預防,更可以治癒>(Alzheimer ist heilbar)的書。似乎初期患者可以透過改調整生活習慣改善病情。但大前題是,得早發現,早處理。所以,多留意身邊長輩。在短時間內重複說着一件事,有可能也是徵兆之一。讓他們畫鐘吧!因為「鐘」要畫得準,涉及比較複雜的訊息處理。若然,長輩畫出來的鐘像上圖一樣,那得及早找醫生。
我媽去年開始出現記憶力明顯衰退的問題。
大概在去年約八、九月,讓她看腦神經專科。經過醫生咨詢,也做過MRI 觀察腦部大小是否出現變化,也進行了簡單的抽血檢查,以再評估她是否有羅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
醫生說,以她的年紀,健忘是很正常。腦的大小也沒異樣,大概不是阿茲海默症。
但早一星期,我再次帶她到醫生那裡覆診,原因是在一頓飯的時間內,我媽問了同一個問題三篇。
我答了兩篇她都沒記住……那跟阿茲海默的徵狀有點像,所以立馬找醫生做咨詢。
當日,醫生問了我媽很多問題。她對答如流,表達清晰。
醫生覺得我是多慮了,畢竟上次照MRI還不到九個月。
我說:「醫生,之前她在政府醫院做的評估,只有16分。(當日是我爸帶她去的,我不在現場,只記得評分)」
醫生有點驚訝:「16分,又真是很低的分數。」
所以,我們決定現場做一次評估。
評估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給測試者的筆試。要他們按邏輯做圖型排序、畫立體圖案,以及畫鐘。
第二部分則是由醫生讀出問題,讓測試者回答。
這次評估,有21分,剛好到合格線。但這21分拿得並不輕鬆。
其中,我媽畫的鐘,跟上圖的差不多。數字刻度沒放在正確的位置,長短針是畫對了,但沒放在時鐘的正中心。
看到她畫的鐘,我就知道,她的腦袋是真出了點問題。
幸運的地方是發現得早。現在,她應該是處於初段,但相隔才九個月,短期記憶就出現比較明顯的衰退,還是不能掉以輕心。要正式確診,還得進行一個比較深入的血檢,以及再進行腦部MRI。
這裡,我真正想說的是,長輩們流暢的回應會給大家一個「他們很機靈」的錯覺。那是因為控制表達能力的部分還未受到破壞。假如,我沒跟醫生說我媽在前一次評估只有16分的事,他大概也不會再為她進行新一輪評估。
那就無法從他答卷的表現,觀察到需要注意的部分。
在這之後,又看了一本名為 <失智可以預防,更可以治癒>(Alzheimer ist heilbar)的書。似乎初期患者可以透過改調整生活習慣改善病情。但大前題是,得早發現,早處理。所以,多留意身邊長輩。在短時間內重複說着一件事,有可能也是徵兆之一。讓他們畫鐘吧!因為「鐘」要畫得準,涉及比較複雜的訊息處理。若然,長輩畫出來的鐘像上圖一樣,那得及早找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