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在人間
avatar-avatar
修行在人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src

修行路上,福慧不能偏重。

從經典中,學習佛陀的本懷—智慧和慈悲,

能以智慧除煩惱,以慈悲度眾生;

也就是以智慧利己,以慈悲利他,

這便是福慧雙修、悲智雙運的根本原則。

《大智度論》曾記載這麼一個故事:

迦葉佛的時候,有一對兄弟同時出家修道,哥哥一心持戒、誦經、坐禪,弟弟不讀經也不打坐,但是扶弱濟貧,廣結善緣。

經過多生輪迴,到了釋迦牟尼佛時,勤修慧業的哥哥,出生為人,而且隨佛出家,很快證得阿羅漢果。但這個阿羅漢經常衣食不足,即便和師兄弟一起托缽,唯獨他一人空著碗缽回來。

這天,阿羅漢到城中乞食,一如既往,托著空缽。他偶然經過一戶大富人家的象廄時,看到白象身上竟披著珍寶瓔珞,而且飲食豐美。阿羅漢詫異之餘,透過神通一看,原來這象是過去世的兄弟,深感兩人際遇不同,而對大象說:「我之與汝,俱有罪過。」

「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瓔珞;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薄。」無論是身披瓔珞的大象或托著空缽的阿羅漢,都是福慧兩業有所偏重,失衡所致。修行路上,該怎麼用功,才能穩健踏實。

furing cat-avatar-img
furing cat和其他 2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
avatar-avatar
修行在人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src

修行路上,福慧不能偏重。

從經典中,學習佛陀的本懷—智慧和慈悲,

能以智慧除煩惱,以慈悲度眾生;

也就是以智慧利己,以慈悲利他,

這便是福慧雙修、悲智雙運的根本原則。

《大智度論》曾記載這麼一個故事:

迦葉佛的時候,有一對兄弟同時出家修道,哥哥一心持戒、誦經、坐禪,弟弟不讀經也不打坐,但是扶弱濟貧,廣結善緣。

經過多生輪迴,到了釋迦牟尼佛時,勤修慧業的哥哥,出生為人,而且隨佛出家,很快證得阿羅漢果。但這個阿羅漢經常衣食不足,即便和師兄弟一起托缽,唯獨他一人空著碗缽回來。

這天,阿羅漢到城中乞食,一如既往,托著空缽。他偶然經過一戶大富人家的象廄時,看到白象身上竟披著珍寶瓔珞,而且飲食豐美。阿羅漢詫異之餘,透過神通一看,原來這象是過去世的兄弟,深感兩人際遇不同,而對大象說:「我之與汝,俱有罪過。」

「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瓔珞;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薄。」無論是身披瓔珞的大象或托著空缽的阿羅漢,都是福慧兩業有所偏重,失衡所致。修行路上,該怎麼用功,才能穩健踏實。

furing cat-avatar-img
furing cat和其他 2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