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的解析一篇好文章,真的可以學到好多寫作技巧。
今天讀到一篇我看了好幾次的閱讀心得!
心裡想著:
這篇文寫得真好啊!
我想向作者學習!
於是就有了這篇文章解析心得啦!
▋「小時候,我總覺得身邊的人都比我厲害,其實他們只是贏在起跑點。」
➛讓我帶著好奇進入文章。
▋《隱性潛能》作者 Adam Grant 曾是全校跳水最差的學生,後來成為全美頂尖選手;曾經害怕公開演講,卻站上 TED 舞台;寫作曾經卡關,最後完成了這本書。
➛充滿轉折的作者故事,讀來特別有衝擊感。
▋有一項針對 120 位國際大獎得主的研究發現,真正的天才其實不多,多數人從小和我們一樣普通。
心理學家說:「只要環境合適,世界上幾乎每個人都能學會任何事。」
這本書談的,就是如何釋放我們內在潛能。
➛舉例,然後帶出主題。
▋這本書談的,就是如何釋放我們內在潛能。內容分為三個部分:培養品格能力、克服障礙的動力框架、以及開啟機會大門的系統。
➛簡介這本書。
其中許多觀念都讓我深受啟發。
▋主動追求不適感
▋像海綿一樣吸收成長
▋放下完美
▋讓練習變得好玩
▋卡關,就繞道走
➛一句話帶入5個重點,並且用明顯的符號標示段落。
▋主動追求不適感
➛段落解析:
1.先用小故事說明主角成功學習多國語言的方法。
2.接著延伸概念到:學習任何技能都一樣,不必等準備好再開始。
3.最後補充原書作者的建議。
這是充滿說服力的表達 😀
▋像海綿一樣吸收成長
➛段落解析:
1.首先說明海綿吸收和適應的能力。
2.說理:要像海綿主動吸收新知。
3.轉折:最不容易做到的,其實是「尋求回饋」。
4.補充說明:什麼是被動學習和主動學習。
5.再轉折:他也提醒我們:「尋求建議,不是意見。」
6.補充說明「建議」是什麼。
這樣被說服的過程,是愉悅的 😀
▋放下完美
➛段落解析:
1.論點:完美主義,是我們釋放潛能的一大障礙。
2~4.支持論點的三個說明。
5.結論: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允許自己試錯,才能開啟更多可能。
這是1+3+1的說理方法 😀
▋讓練習變得好玩
➛段落解析:
1.論點:釋放隱性潛能的關鍵,是把練習變成日常中的快樂來源。
2.以莫札特為例。
3.以國際鋼琴家為例。
4.以自己為例。
5.結論+鼓勵。
這也是1+3+1的說服結構 😀
▋卡關,就繞道走
➛段落解析:
1.論點:卡關不是失敗,而是一個訊號——提醒你也許該重新找一條更適合的路。
2.說明新的路可能是什麼。
3.說明退步,其實是在為進步鋪路。
4.建議情緒低落時,不妨繞一下路。
5.善意的鼓勵。
這一段充分感受到作者的善意。
▋作者分享的金句
➛從作者分享的金句,能隱約感覺到作者在意的事情是什麼。
▋作者的讀後感
➛作者大致說明這本書的內容、閱讀感受、推薦給誰看。讀起來是舒服的。
▋解析整篇文給我的感受
➛我真的很喜歡這篇文。這篇文讀起來很舒服、收穫也很多、還不時感受到作者的善意。
➛小故事、研究成果、舉例、說明、小結論交錯的寫作手法,讀起來倍感輕鬆,而且也容易接受作者提供的論點。
➛作者在這篇文章中採用了多種說理格式,很值得學習。其中,舉故事說明+結論,以及1+3+1的結構,是我覺得可以馬上應用來增加說服力的方法。
➛作者有多次提及原書《隱性潛能》,會讓我有衝動想去閱讀原書。尤其是《隱性潛能》作者充滿轉折的故事,讓我特別想知道,是什麼幫助原書作者產生改變。
▋第一次學習解析文章的心得
認真的解析一篇好文章,真的可以學到好多東西。
這個過程讓我學到:
從覺得文章好,到知道文章好,到知道文章為什麼好。
推薦你也試試看:仔細解析你讀過的好文章,一定也能得到很多心得 😀
這篇好文章的原文連結在這: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ASNZ3p98v/
------我會持續學習如何經營個人品牌並分享,歡迎一起學習 😀
閱讀窩貼文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CD3Q6UnWZ/
------認真的解析一篇好文章,真的可以學到好多寫作技巧。
今天讀到一篇我看了好幾次的閱讀心得!
心裡想著:
這篇文寫得真好啊!
我想向作者學習!
於是就有了這篇文章解析心得啦!
▋「小時候,我總覺得身邊的人都比我厲害,其實他們只是贏在起跑點。」
➛讓我帶著好奇進入文章。
▋《隱性潛能》作者 Adam Grant 曾是全校跳水最差的學生,後來成為全美頂尖選手;曾經害怕公開演講,卻站上 TED 舞台;寫作曾經卡關,最後完成了這本書。
➛充滿轉折的作者故事,讀來特別有衝擊感。
▋有一項針對 120 位國際大獎得主的研究發現,真正的天才其實不多,多數人從小和我們一樣普通。
心理學家說:「只要環境合適,世界上幾乎每個人都能學會任何事。」
這本書談的,就是如何釋放我們內在潛能。
➛舉例,然後帶出主題。
▋這本書談的,就是如何釋放我們內在潛能。內容分為三個部分:培養品格能力、克服障礙的動力框架、以及開啟機會大門的系統。
➛簡介這本書。
其中許多觀念都讓我深受啟發。
▋主動追求不適感
▋像海綿一樣吸收成長
▋放下完美
▋讓練習變得好玩
▋卡關,就繞道走
➛一句話帶入5個重點,並且用明顯的符號標示段落。
▋主動追求不適感
➛段落解析:
1.先用小故事說明主角成功學習多國語言的方法。
2.接著延伸概念到:學習任何技能都一樣,不必等準備好再開始。
3.最後補充原書作者的建議。
這是充滿說服力的表達 😀
▋像海綿一樣吸收成長
➛段落解析:
1.首先說明海綿吸收和適應的能力。
2.說理:要像海綿主動吸收新知。
3.轉折:最不容易做到的,其實是「尋求回饋」。
4.補充說明:什麼是被動學習和主動學習。
5.再轉折:他也提醒我們:「尋求建議,不是意見。」
6.補充說明「建議」是什麼。
這樣被說服的過程,是愉悅的 😀
▋放下完美
➛段落解析:
1.論點:完美主義,是我們釋放潛能的一大障礙。
2~4.支持論點的三個說明。
5.結論: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允許自己試錯,才能開啟更多可能。
這是1+3+1的說理方法 😀
▋讓練習變得好玩
➛段落解析:
1.論點:釋放隱性潛能的關鍵,是把練習變成日常中的快樂來源。
2.以莫札特為例。
3.以國際鋼琴家為例。
4.以自己為例。
5.結論+鼓勵。
這也是1+3+1的說服結構 😀
▋卡關,就繞道走
➛段落解析:
1.論點:卡關不是失敗,而是一個訊號——提醒你也許該重新找一條更適合的路。
2.說明新的路可能是什麼。
3.說明退步,其實是在為進步鋪路。
4.建議情緒低落時,不妨繞一下路。
5.善意的鼓勵。
這一段充分感受到作者的善意。
▋作者分享的金句
➛從作者分享的金句,能隱約感覺到作者在意的事情是什麼。
▋作者的讀後感
➛作者大致說明這本書的內容、閱讀感受、推薦給誰看。讀起來是舒服的。
▋解析整篇文給我的感受
➛我真的很喜歡這篇文。這篇文讀起來很舒服、收穫也很多、還不時感受到作者的善意。
➛小故事、研究成果、舉例、說明、小結論交錯的寫作手法,讀起來倍感輕鬆,而且也容易接受作者提供的論點。
➛作者在這篇文章中採用了多種說理格式,很值得學習。其中,舉故事說明+結論,以及1+3+1的結構,是我覺得可以馬上應用來增加說服力的方法。
➛作者有多次提及原書《隱性潛能》,會讓我有衝動想去閱讀原書。尤其是《隱性潛能》作者充滿轉折的故事,讓我特別想知道,是什麼幫助原書作者產生改變。
▋第一次學習解析文章的心得
認真的解析一篇好文章,真的可以學到好多東西。
這個過程讓我學到:
從覺得文章好,到知道文章好,到知道文章為什麼好。
推薦你也試試看:仔細解析你讀過的好文章,一定也能得到很多心得 😀
這篇好文章的原文連結在這: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ASNZ3p98v/
------我會持續學習如何經營個人品牌並分享,歡迎一起學習 😀
閱讀窩貼文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CD3Q6UnW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