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avatar
海安飛書
發佈於詩翳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c

山與林的深處 「臺灣之大,超過了我家族故事的格局。」作者李潔珂在專訪如此說道,這也讓人看出他對於山岳經驗的嫻熟如何融入信念:自然時間的尺度,和個人、家族、國族歷史的尺度不盡相同,而需要倚賴不同的敘事手法。 李潔珂在加拿大長大,母親是台灣人,她的外公則是外省人,對這座島嶼的初印象,來自長輩們斷續而多愁的講述。像這樣的身分歷史混雜的群體,故鄉,像是經過濾鏡後的影像,總有一層淡淡的哀愁。然而這種哀愁,不全然是傷感。它像是一條線,起初細微難辨,後來卻緊緊纏繞著她與這座島的連結。她說:「無論是什麼力量將外公、外婆和媽媽與這個地方相連,都牢牢攫住了我。」而在外外公死去後留下的戲劍裡提及了她過往的身世,使得她決定展開一種另類的尋根之旅書寫,我們每一個人的故事其實都與更宏觀的政治生活、環境變遷、身分和地方緊緊相繫。 她也確實做到了,在書中可以看見她對西方的書寫者耐心拆解中文字的意義,對於西方人而言,中文字本身彷彿就是一種魔法符號般的費解存在,同時,他們也對台灣這座島嶼之陌生,作者以自身環境科學的專業,將台灣比擬為一個「地球上的新生兒」,台灣的身體仍然不斷的成長,實地走訪台灣的山岳與歷史文獻。猶如麥克法倫的《心向群山》,帶領人們認識這座同時擁有山與海的小島:她也嗅聞空氣,聞起來有濕意和綠意,植物、暑氣和霧氣的味道 ( 還有機車排放的廢氣 ! ),她用以尋根的方式,是去尋找一種與土地最直接的連結,以及引領他來到這裡的人們過去。作者坦言,在書寫這本書時,受到吳明益的《單車失竊記》啟發良多,作者也書寫了在台北短期生活時,人們對於她的來歷而有完全不一樣的差別待遇:一名計程車司機稱讚這位「外國人」中文說得很好,沒想到作者表明自己母親是台灣人後,司機竟斥責她「那你中文怎麼說得這麼爛?」,這種鄉愿,台灣人大概再也熟悉不過。 山與林的深處有什麼?我在閱讀這本書時,也驚訝於作者對於文獻蒐集之廣泛不亞於本地的學者,從清朝的歷史文獻至宦遊文人的紀錄( 譬如郁永河的〈北投琉穴記〉),到日治時期的地質勘察資訊,書中穿插著她在各地旅行的遊記,家族過去的歷史─每個外省人總有一個逃亡的敘事,尤其,她的外公還曾經是個飛行官,她抽絲剝繭,靜靜走進那霧靄之濃厚,唯有如此才能看清在雨水泛白背後的景色,周遊在山林與平原之間。 霧散去了,她沒有噙著淚水,迎著島嶼天光,在淡淡的清冷當中駐足半晌,踏上下山的路。

LäzzŸ-avatar-img
LäzzŸ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
avatar-avatar
海安飛書
發佈於詩翳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c

山與林的深處 「臺灣之大,超過了我家族故事的格局。」作者李潔珂在專訪如此說道,這也讓人看出他對於山岳經驗的嫻熟如何融入信念:自然時間的尺度,和個人、家族、國族歷史的尺度不盡相同,而需要倚賴不同的敘事手法。 李潔珂在加拿大長大,母親是台灣人,她的外公則是外省人,對這座島嶼的初印象,來自長輩們斷續而多愁的講述。像這樣的身分歷史混雜的群體,故鄉,像是經過濾鏡後的影像,總有一層淡淡的哀愁。然而這種哀愁,不全然是傷感。它像是一條線,起初細微難辨,後來卻緊緊纏繞著她與這座島的連結。她說:「無論是什麼力量將外公、外婆和媽媽與這個地方相連,都牢牢攫住了我。」而在外外公死去後留下的戲劍裡提及了她過往的身世,使得她決定展開一種另類的尋根之旅書寫,我們每一個人的故事其實都與更宏觀的政治生活、環境變遷、身分和地方緊緊相繫。 她也確實做到了,在書中可以看見她對西方的書寫者耐心拆解中文字的意義,對於西方人而言,中文字本身彷彿就是一種魔法符號般的費解存在,同時,他們也對台灣這座島嶼之陌生,作者以自身環境科學的專業,將台灣比擬為一個「地球上的新生兒」,台灣的身體仍然不斷的成長,實地走訪台灣的山岳與歷史文獻。猶如麥克法倫的《心向群山》,帶領人們認識這座同時擁有山與海的小島:她也嗅聞空氣,聞起來有濕意和綠意,植物、暑氣和霧氣的味道 ( 還有機車排放的廢氣 ! ),她用以尋根的方式,是去尋找一種與土地最直接的連結,以及引領他來到這裡的人們過去。作者坦言,在書寫這本書時,受到吳明益的《單車失竊記》啟發良多,作者也書寫了在台北短期生活時,人們對於她的來歷而有完全不一樣的差別待遇:一名計程車司機稱讚這位「外國人」中文說得很好,沒想到作者表明自己母親是台灣人後,司機竟斥責她「那你中文怎麼說得這麼爛?」,這種鄉愿,台灣人大概再也熟悉不過。 山與林的深處有什麼?我在閱讀這本書時,也驚訝於作者對於文獻蒐集之廣泛不亞於本地的學者,從清朝的歷史文獻至宦遊文人的紀錄( 譬如郁永河的〈北投琉穴記〉),到日治時期的地質勘察資訊,書中穿插著她在各地旅行的遊記,家族過去的歷史─每個外省人總有一個逃亡的敘事,尤其,她的外公還曾經是個飛行官,她抽絲剝繭,靜靜走進那霧靄之濃厚,唯有如此才能看清在雨水泛白背後的景色,周遊在山林與平原之間。 霧散去了,她沒有噙著淚水,迎著島嶼天光,在淡淡的清冷當中駐足半晌,踏上下山的路。

LäzzŸ-avatar-img
LäzzŸ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