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見面是3年前的會議,新同事們短暫聚著,對彼此說了自己的年齡背景。回到座位,他碎碎唸道...我根本不敢看跟聽...。我聽到心想,這人好假掰,好有趣,說什麼不敢阿。他讓我想起一個好朋友,對人設經營特別擅長的可愛女生。此後3年他也持續假裝不記得其他人幾年次住哪裡什麼學經歷背景。
對新工作內容最生疏的我,在會議上坦白地詢問不知道怎麼做。別人說了一些表面話。會議以後,正式工作開始之前,他把實際完成的一小段可以交差的資料給我看,我如獲至寶,要加line要資料,他似乎短暫地猶豫了一下如何應對。
長官說他在聊天,打擾我不能工作,覺得奇怪,心想明明都是我在找他講話。過了很久回想,應該是他平常其實很少講話,但是對我只是見了第二次,一直就說很多話,連以前發生過不開心的事也一再地講。
我學其他同事叫他的名字,沒有回應...必然是嚇到他,太沒有邊界感,此後我沒有再稱呼過。3年以後,我仍然在辦公室以姓氏稱呼,他碎碎唸重複數次...可能在想熟人為什麼是這個稱呼,在意人設似的。
即使變熟有了私交,稱謂還是有距離的,這是雙向拉起的圍籬。
刻意的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