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蛋的鳥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c

我是一個偏食歐美翻譯小說的讀者,特別是歷史向、奇幻向、羅曼史等次文類的愛好者,倘若三者兼具更加。但有的時候,我閱讀自稱是歷史類、遵循史實的創作,卻遇到以下種種情形時,會讓我倍感無助,或是大翻白眼,毫不猶豫放棄閱讀:


❌明顯到不行的人物、器物或制度錯置:

➡️張飛打岳飛、用明朝的劍展清朝的官、明明是近代的歐洲背景卻硬要穿插中國古代詩詞。


❌作者自稱是依循史實的歷史作品(並非虛構歷史、平行歷史、或翻轉歷史等彈性更大的創作),明確寫出年代背景,或可以找出年代的線索,但角色的言行、時代描述,卻嚴重背離時代:

➡️在中世紀背景大舉獵巫之行,然而實際上獵巫主要盛行於中世紀結束,宗教改革開始之際。中世紀不揹黑鍋!


❌粗暴的文化挪用:

雖然說與前者相似,但我需要將歷史作品中的「文化挪用」更精確定義。即是作者在撰寫某個並非與自身密切相關的國家或地區作為作品背景時,對於該國家/地區的文化毫不尊重,僅將其所使用文化的特色作為裝飾品、調味品。倘若去除這些文化名詞,作品即便發生在其他地方也沒差。

➡️比如把美式英雄主義神話直接照搬到其他國家,粗暴地改寫該國家的民俗故事。


這些問題可大可大小,然而全部同時出現在一部作品中時,對於追求嚴謹考究的讀者真的難以忍受。因為這象徵著作者根本沒有認真對待創作故事的基本工作。


當我們觀賞影視漫畫等圖像創作時,服裝、梳化、場景的道具無法完全還原,或是基於配合作品美術風格的改動,是可以被原諒的,並且諒解背後的影視產業人員如何長期被高工時低工資壓榨。外加劇情與演員的表現,其實才是影視作品的主要重點。


但小說不是如此。


我必須殘忍地說,考據工作不及格的小說,通常故事本身也不會好看到哪裡去。因為作者並沒有意識到,當故事呈現的載體僅剩下最純粹的文字時,你犯下的任何錯誤、疏漏或怠惰都會明顯到不行。它就會卡在你的讀者與故事之間,像在週六早上硬要施工的樓上鄰居一樣惱人。


不是說創作歷史向作品就只能死循著原有史實發展走,適度加入創意的活水才能讓這類創作持續下去。但如果只想隨心所欲創作,不想「綁手綁腳」,不想付出經營歷史氛圍的努力,那另設架空世界即可,放過歷史題材吧!


我認為歷史小說有趣的點正在於,即便有些既定事件無法、也不該憑一己之力改變,但用心的作者可以利用史料適度打破「刻板印象迷思」,合理化角色的能動性,比如女性的生活向來隱沒於政治史的大歷史敘事之下,而被認為她們甚少能參與公共事務,但事實並非如此。藉由時代既有的制度、器物或困境,與故事劇情緊密結合,進而構築成一部好作品。


適當的創意與現代性精神,就像滴進齒輪的潤滑油,幫助讀者與故事近一步接觸,但把不恰當的敘事粗暴地塞入作品裡,只會讓作品淪為某種為說教而說教的印刷物。


你當然可以譴責歷史的問題,沒有一個時代是全然美好的,但最起碼,尊重一下時代,尊重一下活在那個時代下的人。

徐風輕拂-avatar-img
徐風輕拂和其他 27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c

我是一個偏食歐美翻譯小說的讀者,特別是歷史向、奇幻向、羅曼史等次文類的愛好者,倘若三者兼具更加。但有的時候,我閱讀自稱是歷史類、遵循史實的創作,卻遇到以下種種情形時,會讓我倍感無助,或是大翻白眼,毫不猶豫放棄閱讀:


❌明顯到不行的人物、器物或制度錯置:

➡️張飛打岳飛、用明朝的劍展清朝的官、明明是近代的歐洲背景卻硬要穿插中國古代詩詞。


❌作者自稱是依循史實的歷史作品(並非虛構歷史、平行歷史、或翻轉歷史等彈性更大的創作),明確寫出年代背景,或可以找出年代的線索,但角色的言行、時代描述,卻嚴重背離時代:

➡️在中世紀背景大舉獵巫之行,然而實際上獵巫主要盛行於中世紀結束,宗教改革開始之際。中世紀不揹黑鍋!


❌粗暴的文化挪用:

雖然說與前者相似,但我需要將歷史作品中的「文化挪用」更精確定義。即是作者在撰寫某個並非與自身密切相關的國家或地區作為作品背景時,對於該國家/地區的文化毫不尊重,僅將其所使用文化的特色作為裝飾品、調味品。倘若去除這些文化名詞,作品即便發生在其他地方也沒差。

➡️比如把美式英雄主義神話直接照搬到其他國家,粗暴地改寫該國家的民俗故事。


這些問題可大可大小,然而全部同時出現在一部作品中時,對於追求嚴謹考究的讀者真的難以忍受。因為這象徵著作者根本沒有認真對待創作故事的基本工作。


當我們觀賞影視漫畫等圖像創作時,服裝、梳化、場景的道具無法完全還原,或是基於配合作品美術風格的改動,是可以被原諒的,並且諒解背後的影視產業人員如何長期被高工時低工資壓榨。外加劇情與演員的表現,其實才是影視作品的主要重點。


但小說不是如此。


我必須殘忍地說,考據工作不及格的小說,通常故事本身也不會好看到哪裡去。因為作者並沒有意識到,當故事呈現的載體僅剩下最純粹的文字時,你犯下的任何錯誤、疏漏或怠惰都會明顯到不行。它就會卡在你的讀者與故事之間,像在週六早上硬要施工的樓上鄰居一樣惱人。


不是說創作歷史向作品就只能死循著原有史實發展走,適度加入創意的活水才能讓這類創作持續下去。但如果只想隨心所欲創作,不想「綁手綁腳」,不想付出經營歷史氛圍的努力,那另設架空世界即可,放過歷史題材吧!


我認為歷史小說有趣的點正在於,即便有些既定事件無法、也不該憑一己之力改變,但用心的作者可以利用史料適度打破「刻板印象迷思」,合理化角色的能動性,比如女性的生活向來隱沒於政治史的大歷史敘事之下,而被認為她們甚少能參與公共事務,但事實並非如此。藉由時代既有的制度、器物或困境,與故事劇情緊密結合,進而構築成一部好作品。


適當的創意與現代性精神,就像滴進齒輪的潤滑油,幫助讀者與故事近一步接觸,但把不恰當的敘事粗暴地塞入作品裡,只會讓作品淪為某種為說教而說教的印刷物。


你當然可以譴責歷史的問題,沒有一個時代是全然美好的,但最起碼,尊重一下時代,尊重一下活在那個時代下的人。

徐風輕拂-avatar-img
徐風輕拂和其他 27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