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9年7月到2025年1月的現在,我已經連續工作15.5年,轉職數次,但沒有一天中斷過,全都是無縫接軌。
看起來是這樣沒錯。事實上呢?
事實上我前前後後休息了135天,將近5個月,足夠重置自己、滿血復活了。
怎麼做到的?
無論是履歷表的註記或Linkedln的欄位,其實都只有到工作年「月」這個單位,這給予了職場工作者一個彈性空間,可以技術性避免職涯轉換的空窗期,5個方法是:
● 轉職前,提前、規劃性地累積特休。
● 理性地與原雇主溝通離職日,特別在尚無下家時,更須儘量爭取延後離職日。
● 儘量與新雇主溝通延緩到職日,好的雇主,理論上是可以溝通。如果他霸道,等你入職後,他只會更霸道。
● 計劃性地規劃X月初從原公司離職、X+1月底入職新公司,這樣等於有60天的過渡期,不管是要找到更好的工作或者「休眠式耍廢」,都很好運用。
● 擅用農曆年前後轉換。
~【忙碌可以,盲目不行 - 植牙教練碎語 No. 674】
從2009年7月到2025年1月的現在,我已經連續工作15.5年,轉職數次,但沒有一天中斷過,全都是無縫接軌。
看起來是這樣沒錯。事實上呢?
事實上我前前後後休息了135天,將近5個月,足夠重置自己、滿血復活了。
怎麼做到的?
無論是履歷表的註記或Linkedln的欄位,其實都只有到工作年「月」這個單位,這給予了職場工作者一個彈性空間,可以技術性避免職涯轉換的空窗期,5個方法是:
● 轉職前,提前、規劃性地累積特休。
● 理性地與原雇主溝通離職日,特別在尚無下家時,更須儘量爭取延後離職日。
● 儘量與新雇主溝通延緩到職日,好的雇主,理論上是可以溝通。如果他霸道,等你入職後,他只會更霸道。
● 計劃性地規劃X月初從原公司離職、X+1月底入職新公司,這樣等於有60天的過渡期,不管是要找到更好的工作或者「休眠式耍廢」,都很好運用。
● 擅用農曆年前後轉換。
~【忙碌可以,盲目不行 - 植牙教練碎語 No. 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