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沙龍內文章 2024上海見學之旅|重生的百年老建築 曾介紹過的上海現存最完整石庫門建築群,前不久長出了腳,以每天十米的距離移動著!
嗯...這是我昨天在臉書上看到的小小驚喜,雖然是上個月的新聞了,但一看到還是忍不住馬上想和格友們分享~
其實當時在修復張園時,相關單位就花費了許多心力去雕琢細節,力求修復到還原度到95%以上(詳可參考之前文章內連結及影片)。而這次亦是曠時費工。
但為何需要將建築群移動來移動去呢?因為需要將地下空間規劃如地鐵、商業、文化、地下停車及相關配套用房等使用空間及設施的關係。(🦼參考連結:最大組團石庫門建筑歸位,上海張園地下開發將引入超十款建筑機器人)
比起之前曾被中國漠視破壞的古建築,現在看到張園能被如此大費周章地保護,實在是非常欣慰啊!
影片請見bbcchinese:https://www.instagram.com/reel/DKwOaA2IzUh/?utm_source=ig_web_copy_link
‖上海有著百年歷史的張園部分老建築群近日被整體搬移,施工方通過400多個小型步履移位機器人,將約7500噸的石庫門建築抬起。據中國媒體報導,該工程於5月19日開始。這些小型機器人連續工作了兩周,每天「行走」約10米。
在之前沙龍內文章 2024上海見學之旅|重生的百年老建築 曾介紹過的上海現存最完整石庫門建築群,前不久長出了腳,以每天十米的距離移動著!
嗯...這是我昨天在臉書上看到的小小驚喜,雖然是上個月的新聞了,但一看到還是忍不住馬上想和格友們分享~
其實當時在修復張園時,相關單位就花費了許多心力去雕琢細節,力求修復到還原度到95%以上(詳可參考之前文章內連結及影片)。而這次亦是曠時費工。
但為何需要將建築群移動來移動去呢?因為需要將地下空間規劃如地鐵、商業、文化、地下停車及相關配套用房等使用空間及設施的關係。(🦼參考連結:最大組團石庫門建筑歸位,上海張園地下開發將引入超十款建筑機器人)
比起之前曾被中國漠視破壞的古建築,現在看到張園能被如此大費周章地保護,實在是非常欣慰啊!
影片請見bbcchinese:https://www.instagram.com/reel/DKwOaA2IzUh/?utm_source=ig_web_copy_link
‖上海有著百年歷史的張園部分老建築群近日被整體搬移,施工方通過400多個小型步履移位機器人,將約7500噸的石庫門建築抬起。據中國媒體報導,該工程於5月19日開始。這些小型機器人連續工作了兩周,每天「行走」約1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