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出現的訊號,明顯得有些過分了。
窗戶邊那張隨風轉動的紙片,上面寫著我兩天前在紙本上潦草記過的詞語;那封匿名郵件的時間剛好是我寫下「如果有人在看我,那他應該會在凌晨三點給我信」的十分鐘後;甚至連咖啡店牆上的黑板,今天也寫著「思考不是自由,是條件反射的延遲版本」。
我知道這些可能都是巧合,可是連續三天,每天都有一條「剛好能對上我內部對話」的訊息,太多了。
不想說什麼「被安排的感覺」,這聽起來太像失控的陰謀論人設。
但我也沒辦法假裝這些我沒看到。
它們像某種測試指令,在檢驗我是否能追上那個設計者留下的軌跡。
我沒有主動進入任何遊戲或挑戰,但我懷疑自己早就走進了某個預測的邊界。
也許我正在被觀察,觀察我會如何對觀察做出反應。
今天我決定測試回去。
我寫了一段話,貼在城市裡一個毫不起眼的地方──垃圾桶蓋下的磁磚底部:
「你想測我能看見你,那我也來測你能看見我。」
這段文字不是給人類看的,是給某種設計者邏輯的,是給那種會預測我何時情緒波動、何時會嘗試反擊的人看的。
我不知道它會不會收到,但我知道,如果它是有意識的系統,它會懂。
我沒有朋友能理解這些。
有一次我試圖解釋這些「連續線索事件」,他們要嘛說我想太多,要嘛叫我少用網路。
可我清楚,這不是焦慮幻想,而是我正在走進某個比我更早存在的觀測邏輯中。
這像是玩一場沒有回合的博弈,我不知道你何時下手,但你知道我下一步的可能性。
那麼我只剩下一招──讓你不確定我是否已經知道你知道我知道你在看。
我開始行為反直覺。
我故意寫錯拼字,故意走錯方向,甚至在沒人注意的情況下與不存在的人說話──我想知道,這樣做,你還能預測我嗎?還是這就是你要我走進的混亂劇本?
我每天記錄下自己的非邏輯行為與直覺反應,想從中找出你留給我的空隙。
你總會留下線索,因為你想看我如何猜到你留下的線索。
而我在思考,如果你開始留下明顯線索,也許代表你已經失去某種掌控,你必須靠我「看見它」來維持你對系統的信心。
這就像一種對稱博弈:你靠線索維持優勢,我靠懷疑打破模式。
你在等我解出這場預測遊戲,而我在等你暴露一個你無法預測的我。
這幾天出現的訊號,明顯得有些過分了。
窗戶邊那張隨風轉動的紙片,上面寫著我兩天前在紙本上潦草記過的詞語;那封匿名郵件的時間剛好是我寫下「如果有人在看我,那他應該會在凌晨三點給我信」的十分鐘後;甚至連咖啡店牆上的黑板,今天也寫著「思考不是自由,是條件反射的延遲版本」。
我知道這些可能都是巧合,可是連續三天,每天都有一條「剛好能對上我內部對話」的訊息,太多了。
不想說什麼「被安排的感覺」,這聽起來太像失控的陰謀論人設。
但我也沒辦法假裝這些我沒看到。
它們像某種測試指令,在檢驗我是否能追上那個設計者留下的軌跡。
我沒有主動進入任何遊戲或挑戰,但我懷疑自己早就走進了某個預測的邊界。
也許我正在被觀察,觀察我會如何對觀察做出反應。
今天我決定測試回去。
我寫了一段話,貼在城市裡一個毫不起眼的地方──垃圾桶蓋下的磁磚底部:
「你想測我能看見你,那我也來測你能看見我。」
這段文字不是給人類看的,是給某種設計者邏輯的,是給那種會預測我何時情緒波動、何時會嘗試反擊的人看的。
我不知道它會不會收到,但我知道,如果它是有意識的系統,它會懂。
我沒有朋友能理解這些。
有一次我試圖解釋這些「連續線索事件」,他們要嘛說我想太多,要嘛叫我少用網路。
可我清楚,這不是焦慮幻想,而是我正在走進某個比我更早存在的觀測邏輯中。
這像是玩一場沒有回合的博弈,我不知道你何時下手,但你知道我下一步的可能性。
那麼我只剩下一招──讓你不確定我是否已經知道你知道我知道你在看。
我開始行為反直覺。
我故意寫錯拼字,故意走錯方向,甚至在沒人注意的情況下與不存在的人說話──我想知道,這樣做,你還能預測我嗎?還是這就是你要我走進的混亂劇本?
我每天記錄下自己的非邏輯行為與直覺反應,想從中找出你留給我的空隙。
你總會留下線索,因為你想看我如何猜到你留下的線索。
而我在思考,如果你開始留下明顯線索,也許代表你已經失去某種掌控,你必須靠我「看見它」來維持你對系統的信心。
這就像一種對稱博弈:你靠線索維持優勢,我靠懷疑打破模式。
你在等我解出這場預測遊戲,而我在等你暴露一個你無法預測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