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早爾思姐傳了明天要上架的podcast音檔給我確認。
我小心翼翼滑到音軌中段,聽了幾個字後立馬關掉,恥ずかしい!!! 聽自己講話真的很羞恥…. 我不敢聽 >< 所以轉頭就找了線上翻成逐字稿,用看的。
不妙,果然很糟,放飛自我的下場就是... 感覺很跳耀,缺乏清晰的結構與主線,口語很多(廢話很多)、資訊密度低...我檢討。sign
是說,也不意外啦!
因為在事前,我就思考過,是否要一如繼往,用慣性的模式「事無巨細地過度準備」,還是,我得開始接納自己「非常不完美」甚至缺陷的那一面,這樣我也「放過自己」得以放鬆些。
我沒辦法像月亮,永遠都端著自己準備好的那一面示人,所以放下「控制」。這回,我只畫了兩顆章魚頭,釐清了自己的初始核心,列了幾項一定要提到的,接下來就臨場發揮了。
這集 podcast標題,我想了一下方向,或許是這類?
《告別職場,選擇自由:一個行銷企劃的轉型與重生》
《從零開始接案:分享真實的恐懼與心態》
從要把自己的脆弱面搬出來,那關已經克服,因為脆弱是事實,無從遮掩;接下來的關卡是,得接納包容自己的不完美,至少先做到不自我評判,同時接受(公眾)評判。
爾思姐是廣電背景+心理學出身;而我則偏「文字」工作者,一個與音頻為伍;一個以文字為伍,我們長期都習慣(躲)在幕後。各自也有內心的障礙,她怕露臉,我怕露聲音。
但在這個數位轉型的時代,個人也正在數位轉型,不是什麼高大上的專有名詞,而是意識到,我們正在將思想、價值觀等開始數位化,日常發文、線上社群、Line等通過線上工具,非實質接觸而認知一個人,都屬於個人數位化。那些網路名人、網紅,也都是「個人數位化」做得很好的一群。
既然就是時代浪潮,越來越無法「事無巨細地掩飾包裝」,那就從真實面下手修正,逐步精進吧!
人生1.0學習邊界感
人生2.0學習鬆弛感

一早爾思姐傳了明天要上架的podcast音檔給我確認。
我小心翼翼滑到音軌中段,聽了幾個字後立馬關掉,恥ずかしい!!! 聽自己講話真的很羞恥…. 我不敢聽 >< 所以轉頭就找了線上翻成逐字稿,用看的。
不妙,果然很糟,放飛自我的下場就是... 感覺很跳耀,缺乏清晰的結構與主線,口語很多(廢話很多)、資訊密度低...我檢討。sign
是說,也不意外啦!
因為在事前,我就思考過,是否要一如繼往,用慣性的模式「事無巨細地過度準備」,還是,我得開始接納自己「非常不完美」甚至缺陷的那一面,這樣我也「放過自己」得以放鬆些。
我沒辦法像月亮,永遠都端著自己準備好的那一面示人,所以放下「控制」。這回,我只畫了兩顆章魚頭,釐清了自己的初始核心,列了幾項一定要提到的,接下來就臨場發揮了。
這集 podcast標題,我想了一下方向,或許是這類?
《告別職場,選擇自由:一個行銷企劃的轉型與重生》
《從零開始接案:分享真實的恐懼與心態》
從要把自己的脆弱面搬出來,那關已經克服,因為脆弱是事實,無從遮掩;接下來的關卡是,得接納包容自己的不完美,至少先做到不自我評判,同時接受(公眾)評判。
爾思姐是廣電背景+心理學出身;而我則偏「文字」工作者,一個與音頻為伍;一個以文字為伍,我們長期都習慣(躲)在幕後。各自也有內心的障礙,她怕露臉,我怕露聲音。
但在這個數位轉型的時代,個人也正在數位轉型,不是什麼高大上的專有名詞,而是意識到,我們正在將思想、價值觀等開始數位化,日常發文、線上社群、Line等通過線上工具,非實質接觸而認知一個人,都屬於個人數位化。那些網路名人、網紅,也都是「個人數位化」做得很好的一群。
既然就是時代浪潮,越來越無法「事無巨細地掩飾包裝」,那就從真實面下手修正,逐步精進吧!
人生1.0學習邊界感
人生2.0學習鬆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