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2
撰文:平鞋散人
倖存者離開TCOC國際基督教會膜拜團體後的回述經驗,不時啟動身陷其中者的醒覺,斷然脫離。這使得散人不敢小看倖存者訪談的力量。
然而,類似的訪談相對成本較高,難度稍大。現在我們得到一份發表在大陸網路論壇中的實際案例,全文頗長,容許我們稍加整理並結合學者論文,供讀者參考。
赤龍(Red Dragon)實則是國際基督教會(ICOC)於中國大陸的分支教會代號。正如這個跨國邪教由香港進到台灣一樣,改換門號或藉由各地法令不同而巧立名目以爭取最大活動空間,這是組織的生存技能,ICOC擅長,所以在台灣目前叫TCOC,在大陸,學者說叫「赤龍」。
在中國,它不是秘密的地下組織,也不是街角傳單式的宗教異端,而是以「門徒訓練」與「國度使命」為名,植根於大學校園與知識青年社群的一張細密網。
1991年,ICOC透過「香港基督教會」將其赤龍系統引入廣州,成立「廣州基督教會」,亦稱RD1。當年首批成員多為高校學生,這不是巧合,而是戰略。正如滕張佳音在《中國別異教派研究》中指出,赤龍以「形像年輕化、專業化、精英化、西化」策略,贏得「類同群體的信任」,透過此信任,深植組織價值與行為規範。
但這不只是價值灌輸,更是一場溫水煮青蛙的精神操控。一位來自廣州的赤龍前成員,在2023年於某論壇匿名發表長文,記錄其五年赤龍生涯,文中化名為林峰,他寫道:
「我以為是尋找信仰,結果是被套上思想與人際的枷鎖。赤龍給的是標準化的生活模型,導師決定我該愛誰、該工作在哪、該說什麼才算屬靈。」
林峰就讀於華南某985高校,大一時因室友邀約參加查經小組,「起初大家熱情得像家人,那段時間我覺得自己找到了天堂。」但很快,他就被分配到摩西張伯(化名)名下,開始接受一對一的門徒訓練。他被要求每日晨更、晚禱、抄寫讀經心得,週末安排外展與聚會。
「我女朋友當時不是教會的,被張伯警告說會影響我屬靈成長,我真的信了,選擇分手。現在想起來,那根本不是信仰,而是道德綁架。」
林峰在第三年提出對教會奉獻使用透明度的疑問:「我說了一句,我們這麼辛苦奉獻,錢用到哪裡去了?這句話換來我兩次輔導會談,輔導員一直重複『你有不潔淨的心』、『你想自己掌控神的國度』。」他說:「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問問題是犯罪。」
滕張佳音在其研究中早已指出,赤龍等組織特徵之一即是「不能接受任何挑戰,若遇質疑者,即對異已作出審判性言語或行為」。林峰經歷正是印證。
最終,他被貼上「屬靈悖逆者」標籤,被同工群組移出,「曾經每晚關心我的兄弟姊妹,突然都沒回訊息了」,精神壓力使他無法專注學業,休學返鄉。他寫道:「我媽看著我說,你像被抽空靈魂的傀儡。她不懂宗教,但她看得出我不是以前的我。」
另一個例子來自北京。程慧(化名),原是赤龍北京區的帶領人之一,在教會六年,協助訓練十多名門徒。她後來因質疑「神學院頻繁改名、財務無監管」而選擇退出。「我們的神學院三個月內換了三次名,從『和平神學院』到『感恩學園』再到『北京門徒學堂』,說是為了保密,但我覺得那是逃避政府審查。」
退出後,她遭所有門徒封鎖,連與她關係最好的屬靈姊妹也回應:「妳已經離開國度了,對話只會讓我跌倒。」她寫道:「我們訓練的,不是思考的信徒,而是會服從的屬靈工具。」
赤龍並不需要高壓武力來控制青年,它用的是認同、使命、愛與恐懼混合而成的心理槓桿。這正是它可怕之處。
因為它不只是讓你相信某個真理,而是讓你相信:質疑是背叛,逃離是毀滅。而當你從中醒來,你已失去了朋友、戀人、學業,甚至信仰。
滕張在研究最後寫道:「面對異端邪教的囹圄,若非上帝的恩典、基督的大愛、聖靈的加力……實在不容易逃離。」這話不只是神學告白,也是從赤龍中走出來的人們的血淚告白。
誰決定你該愛誰?在赤龍裡,這答案從來不是你自己。
##
20250922
撰文:平鞋散人
倖存者離開TCOC國際基督教會膜拜團體後的回述經驗,不時啟動身陷其中者的醒覺,斷然脫離。這使得散人不敢小看倖存者訪談的力量。
然而,類似的訪談相對成本較高,難度稍大。現在我們得到一份發表在大陸網路論壇中的實際案例,全文頗長,容許我們稍加整理並結合學者論文,供讀者參考。
赤龍(Red Dragon)實則是國際基督教會(ICOC)於中國大陸的分支教會代號。正如這個跨國邪教由香港進到台灣一樣,改換門號或藉由各地法令不同而巧立名目以爭取最大活動空間,這是組織的生存技能,ICOC擅長,所以在台灣目前叫TCOC,在大陸,學者說叫「赤龍」。
在中國,它不是秘密的地下組織,也不是街角傳單式的宗教異端,而是以「門徒訓練」與「國度使命」為名,植根於大學校園與知識青年社群的一張細密網。
1991年,ICOC透過「香港基督教會」將其赤龍系統引入廣州,成立「廣州基督教會」,亦稱RD1。當年首批成員多為高校學生,這不是巧合,而是戰略。正如滕張佳音在《中國別異教派研究》中指出,赤龍以「形像年輕化、專業化、精英化、西化」策略,贏得「類同群體的信任」,透過此信任,深植組織價值與行為規範。
但這不只是價值灌輸,更是一場溫水煮青蛙的精神操控。一位來自廣州的赤龍前成員,在2023年於某論壇匿名發表長文,記錄其五年赤龍生涯,文中化名為林峰,他寫道:
「我以為是尋找信仰,結果是被套上思想與人際的枷鎖。赤龍給的是標準化的生活模型,導師決定我該愛誰、該工作在哪、該說什麼才算屬靈。」
林峰就讀於華南某985高校,大一時因室友邀約參加查經小組,「起初大家熱情得像家人,那段時間我覺得自己找到了天堂。」但很快,他就被分配到摩西張伯(化名)名下,開始接受一對一的門徒訓練。他被要求每日晨更、晚禱、抄寫讀經心得,週末安排外展與聚會。
「我女朋友當時不是教會的,被張伯警告說會影響我屬靈成長,我真的信了,選擇分手。現在想起來,那根本不是信仰,而是道德綁架。」
林峰在第三年提出對教會奉獻使用透明度的疑問:「我說了一句,我們這麼辛苦奉獻,錢用到哪裡去了?這句話換來我兩次輔導會談,輔導員一直重複『你有不潔淨的心』、『你想自己掌控神的國度』。」他說:「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問問題是犯罪。」
滕張佳音在其研究中早已指出,赤龍等組織特徵之一即是「不能接受任何挑戰,若遇質疑者,即對異已作出審判性言語或行為」。林峰經歷正是印證。
最終,他被貼上「屬靈悖逆者」標籤,被同工群組移出,「曾經每晚關心我的兄弟姊妹,突然都沒回訊息了」,精神壓力使他無法專注學業,休學返鄉。他寫道:「我媽看著我說,你像被抽空靈魂的傀儡。她不懂宗教,但她看得出我不是以前的我。」
另一個例子來自北京。程慧(化名),原是赤龍北京區的帶領人之一,在教會六年,協助訓練十多名門徒。她後來因質疑「神學院頻繁改名、財務無監管」而選擇退出。「我們的神學院三個月內換了三次名,從『和平神學院』到『感恩學園』再到『北京門徒學堂』,說是為了保密,但我覺得那是逃避政府審查。」
退出後,她遭所有門徒封鎖,連與她關係最好的屬靈姊妹也回應:「妳已經離開國度了,對話只會讓我跌倒。」她寫道:「我們訓練的,不是思考的信徒,而是會服從的屬靈工具。」
赤龍並不需要高壓武力來控制青年,它用的是認同、使命、愛與恐懼混合而成的心理槓桿。這正是它可怕之處。
因為它不只是讓你相信某個真理,而是讓你相信:質疑是背叛,逃離是毀滅。而當你從中醒來,你已失去了朋友、戀人、學業,甚至信仰。
滕張在研究最後寫道:「面對異端邪教的囹圄,若非上帝的恩典、基督的大愛、聖靈的加力……實在不容易逃離。」這話不只是神學告白,也是從赤龍中走出來的人們的血淚告白。
誰決定你該愛誰?在赤龍裡,這答案從來不是你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