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繽紛匯

11公開內容
7私密內容

這是一個專注於分享生活點滴和日常雜事的專題。在這裡,我們希望能透過這個平台,讓大家可以一起探索生活中的美好、趣事與感悟。

小豬老師
2024/03/29·
米酵菌酸:罕見卻致命的食物中毒元兇
欸欸欸,你們有沒有聽說最近台北信義區的寶林茶室出事了?我跟你說,這可是近年來最嚴重的食物中毒事件耶!
到3月29號為止,衛福部已經接到21例的通報,2個人掛點、5個人進加護病房、還有1個人在普通病房。衛福部檢查那2個掛點的和住院的人,發現他們體內都有米酵菌酸,確定是國內第一次出現的米酵菌酸中毒案例。不過,衛福部檢驗了19樣食材,像是粿條、香蘭葉、在來米粉等等,結果都是陰性,也就是沒事啦。
那你知道米酵菌酸是怎麼來的嗎?哪些食物最容易出問題?吃下去了該怎麼辦?沒關係,我來跟你說明一下!
米酵菌酸這東西在台灣很少見,是一種細菌叫唐菖蒲伯克氏菌產生的。它主要存在發酵的玉米、椰子這類食物裡,特別喜歡溫度在22到30度C的環境。像印尼、中國、莫三比克,以前都發生過這樣的中毒案例。
這種毒素一旦產生,就算你把食物洗乾淨、泡水、用高溫高壓煮,都沒辦法把它消滅。聽說人只要吃了1到1.5毫克就可能掛點,老鼠實驗也顯示,吃2毫克/100克,2到5小時內就會掛。
而且這種毒素太可怕了!它會讓身體的細胞沒電,像是肝腎衰竭、酸中毒,連腦部跟心肌都會癱瘓。就算吃一點點,也會頭暈、肚子痛、吐、拉肚子,腸胃黏膜受損,大量出血,血壓驟降,有的病人送醫院前就已經心肺功能停止了。
我跟你說,這種毒素的半衰期有102小時,也就是每4天才會少一半。所以中毒的人常常幾個小時到幾天內就掛點了,死亡率30%到100%,超可怕的啦!
最容易出現米酵菌酸的食物有6種:發酵玉米粉、壞掉的澱粉、木耳、湯圓、馬鈴薯粉和地瓜粉製品。中毒後會有10種症狀,像是胃不舒服、想吐、肚子脹痛、全身無力、頭暈想睡覺等等,吃完東西2小時內就會出現。而且米酵菌酸會攻擊肝腎和大腦,可是一開始症狀跟一般食物中毒很像,很多人不以為意,結果就來不及了。
現在沒有藥可以解米酵菌酸的毒,只能看症狀治療。如果不小心吃到了,趕快催吐、去看醫生,然後把剩下的食物留著給醫院檢驗。要預防中毒也有5個重點:做發酵食品要常換水、不要泡太久要冰起來、保持環境乾淨、不要吃放壞的發酵食品、不要生食。
總之啦,大家要小心不要亂吃不乾淨的食物,真的中毒了可是很嚴重的,千萬要注意喔!
參考資料:
https://helloyishi.com.tw/infectious-diseases/foodborne-infections/bongkrekic-acid/
成為會員即可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