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
散文
哲學的開端
哲學的開端 許多人認為,當代西方哲學起源於古希臘,而說出「萬物的本源是水」的泰利斯,更被譽為「哲學的開端」。 但如果考察他的生平,會發現,「哲學」不是憑空出現在希臘島嶼的。在當時,包含泰利斯以及畢達哥拉斯等,許多重要的古希臘哲學家都曾經遊歷過埃及,向那裡的祭司學習「幾何學」以及「神秘知識」。
2025/06/08
德性與才能
最早,德性與才能是分不開的,一個人的才能可以當作他的德性,他的德性也可以當作他的才能。 不過當以孝道著稱的「大舜」,禪讓給治水有功的「大禹」時,似乎也象徵著德性與才能的「典範轉移」。 孟子說:「人皆可以為堯舜」。荀子說:「塗之人可以為禹」。兩位儒者所看重的價值便有所不同。 德性與才能並存至今仍
2025/05/01
勿追險絕
英雄聯盟的職業選手「西門夜說」在直播時曾經提到,自己在練習一隻新角色時,習慣打得特別「凶狠」。 儘管這種打法凶多吉少,長久下來卻能更好地認識與把握這隻角色的「可能性」。 這種練習方法之所以可以成立,是因為遊戲有別於現實,往往算不成數。遊戲可以重來,現實生活中,彈簧拉到某個限度便會失去
2025/04/23
釋婚
很久很久以前,當一個人愛上另一個人時,他會用頭去撞對方的頭。
2025/04/23
哲學的開端
哲學的開端 許多人認為,當代西方哲學起源於古希臘,而說出「萬物的本源是水」的泰利斯,更被譽為「哲學的開端」。 但如果考察他的生平,會發現,「哲學」不是憑空出現在希臘島嶼的。在當時,包含泰利斯以及畢達哥拉斯等,許多重要的古希臘哲學家都曾經遊歷過埃及,向那裡的祭司學習「幾何學」以及「神秘知識」。
2025/06/08
德性與才能
最早,德性與才能是分不開的,一個人的才能可以當作他的德性,他的德性也可以當作他的才能。 不過當以孝道著稱的「大舜」,禪讓給治水有功的「大禹」時,似乎也象徵著德性與才能的「典範轉移」。 孟子說:「人皆可以為堯舜」。荀子說:「塗之人可以為禹」。兩位儒者所看重的價值便有所不同。 德性與才能並存至今仍
2025/05/01
勿追險絕
英雄聯盟的職業選手「西門夜說」在直播時曾經提到,自己在練習一隻新角色時,習慣打得特別「凶狠」。 儘管這種打法凶多吉少,長久下來卻能更好地認識與把握這隻角色的「可能性」。 這種練習方法之所以可以成立,是因為遊戲有別於現實,往往算不成數。遊戲可以重來,現實生活中,彈簧拉到某個限度便會失去
2025/04/23
釋婚
很久很久以前,當一個人愛上另一個人時,他會用頭去撞對方的頭。
2025/04/23
隨筆
更錯
伽利略的名著《關於托勒密和哥白尼兩大體系的對話》,這個書名很有意思,他並不是一篇想要創建自身體系的論文,而是一部「對話錄」。 他寫這本書,不是要證明托勒密的「地心說」是「錯的」,或者哥白尼的「日心說」是「對的」。他只想說比起「日心說」,「地心說」似乎更不可信。 伽利略試圖去把握「相對的絕對性」,
2025/05/01
2
同窗
「同窗」,字面意思為「共用同一扇窗戶」。比如同樣受教於荀子的韓非與李斯,他們就是「同窗」。 在私塾外,一個野心勃勃的帝國逐漸成形,私塾內的儒者們卻仍堅守不合時宜的理想。當他們因誦讀《禮記》,昏昏欲睡的頭腦需要透氣,把手伸出去窗外時發覺「限制」如此真實,而且彼此都有著同樣的「限制」。 然而「同窗」
2025/05/01
隨筆:吃苦當吃補
俗話說吃苦當吃補,這當中有某種中華文化轉換心態的哲理,就像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道理一樣。魯迅曾經批判過這種中華文化的轉換心態,比如他筆下的阿Q被打的時候,往往用兒子打老子這種話安慰自己。 但是心態轉換本身不是中華文化才有的。榮格認為自己的心理學原理和中世紀的鍊金術沒什麼不同。與阿Q的精神勝利法
2025/04/23
隨筆:決心
你從來沒有不計一切代價要實現一件事的決心,也因此你的思考總是跳耀、斷裂,緊緊抓住希望後又隨意地拋下。 你看見遠方有一隻熟睡的羚羊,一隻獅子悄悄靠近,正要奮力一撲時,羚羊被突如其來的雷聲驚醒,拔腿狂奔。 獅子還來不及失望便追了上去。儘管牠追不上羚羊,羚羊終究給牠追死了。 這一切你看見了,但你沒有
2025/04/23
關於「世界」的兩種發音
在英語教學節目「樹華大爆炸」中,主持人樹華在教「World」的發音時,提到了美國人和英國人的不同之處。 他說,美國人發這個音時,像是要把這個單字「吞下來」,好像要「吃了它」
2025/04/23
更錯
伽利略的名著《關於托勒密和哥白尼兩大體系的對話》,這個書名很有意思,他並不是一篇想要創建自身體系的論文,而是一部「對話錄」。 他寫這本書,不是要證明托勒密的「地心說」是「錯的」,或者哥白尼的「日心說」是「對的」。他只想說比起「日心說」,「地心說」似乎更不可信。 伽利略試圖去把握「相對的絕對性」,
2025/05/01
2
同窗
「同窗」,字面意思為「共用同一扇窗戶」。比如同樣受教於荀子的韓非與李斯,他們就是「同窗」。 在私塾外,一個野心勃勃的帝國逐漸成形,私塾內的儒者們卻仍堅守不合時宜的理想。當他們因誦讀《禮記》,昏昏欲睡的頭腦需要透氣,把手伸出去窗外時發覺「限制」如此真實,而且彼此都有著同樣的「限制」。 然而「同窗」
2025/05/01
隨筆:吃苦當吃補
俗話說吃苦當吃補,這當中有某種中華文化轉換心態的哲理,就像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道理一樣。魯迅曾經批判過這種中華文化的轉換心態,比如他筆下的阿Q被打的時候,往往用兒子打老子這種話安慰自己。 但是心態轉換本身不是中華文化才有的。榮格認為自己的心理學原理和中世紀的鍊金術沒什麼不同。與阿Q的精神勝利法
2025/04/23
隨筆:決心
你從來沒有不計一切代價要實現一件事的決心,也因此你的思考總是跳耀、斷裂,緊緊抓住希望後又隨意地拋下。 你看見遠方有一隻熟睡的羚羊,一隻獅子悄悄靠近,正要奮力一撲時,羚羊被突如其來的雷聲驚醒,拔腿狂奔。 獅子還來不及失望便追了上去。儘管牠追不上羚羊,羚羊終究給牠追死了。 這一切你看見了,但你沒有
2025/04/23
關於「世界」的兩種發音
在英語教學節目「樹華大爆炸」中,主持人樹華在教「World」的發音時,提到了美國人和英國人的不同之處。 他說,美國人發這個音時,像是要把這個單字「吞下來」,好像要「吃了它」
2025/04/23
格言與詩
當邏輯留在這個世界供人自證
當邏輯留在這個世界供人自證,你會發現,這個世界不需要你,而你需要這個世界。
2025/04/23
當邏輯留在這個世界供人自證
當邏輯留在這個世界供人自證,你會發現,這個世界不需要你,而你需要這個世界。
2025/04/23
加入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