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的開端
許多人認為,當代西方哲學起源於古希臘,而說出「萬物的本源是水」的泰利斯,更被譽為「哲學的開端」。
但如果考察他的生平,會發現,「哲學」不是憑空出現在希臘島嶼的。在當時,包含泰利斯以及畢達哥拉斯等,許多重要的古希臘哲學家都曾經遊歷過埃及,向那裡的祭司學習「幾何學」以及「神秘知識」。
古埃及具有當時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既能建造驚人的金字塔,也能準確地觀測星相、制定歷法,製作木乃伊更需要相當程度的解剖學以及化學等知識,而這些偉大的科學成就背後都有宗教的理由,兩者看似矛盾卻混雜得高度發展,一定帶給這些呼吸島嶼海風的年輕哲人們震撼教育。
「哲學起源於驚奇」,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都曾這麼說。的確,古埃及人所留下的遺產令人嘆為觀止,但是,我相信,在驚奇之餘,背後帶有一絲鄙視。而這鄙視,與其說是對古埃及人,更多的是對人類自身。
在重要的哲學問題面前,古埃及人都帶著你我會有的軟弱來回答,更多的時候其實是避而不答。
我母親,一個中年婦女,不知道從哪一天開始,也許是阿公去世那天,她的Youtube只播兩種影片:「靈修」與「投資」。她所關注的領域,和古埃及人有些相似。既追求靈性的成長與超脫,也表現出對塵世戀戀不捨。
舉例來說,「木乃伊」背後所反映的價值觀:相信靈魂也相信來世,只要通過審判,靈魂將在來世獲得永生,只是前提得仰賴身體在死後的延續,如果沒有身體,靈魂便會迷失。從來沒有一種宗教對「物質」如此依賴與迷戀,我覺得這源於一種對死亡很深很深的恐懼,因為太害怕了,緊緊抓住此岸與彼岸的繩索,不敢放手。
這是他們對「人體」的執迷嗎?
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像」,以非凡的沉著與自信,歌頌人體之美,原來人性可以如此純淨;而「獅身人面像」,以最簡單的方式,表達了人性的複雜。法老的面容,最是智慧,獅子的身體又最是強大,兩者的統一理所當然是最完美的存在。這種想法,既自負又自卑,看似愚蠢,卻又如此契合於生活的直覺。
說到藝術,作為最偉大的雕刻家之一,米開朗基羅的畫作中有各種「生動的扭轉」。或悲或喜,從創世、審判到墮落,每個人物都飽含自然的力量。與之相對,古埃及的畫作中總有一種「僵硬的扭轉」。畫師想要把人物最好的一面呈現給觀者,至於不好的一面則隱藏。左臉或者右臉,左手或著右手,從來都不是如實呈現,而是刻意選擇為之。
儘管內部壓迫、封閉,空間利用率極低,金字塔仍是最穩固的古代建築之一。三角形是天然的「剛性結構」,只要三邊長固定,形狀就無法改變,能夠有效對抗變形。至於矩形則沒有這層優勢。建築,為空間命名,將生活包裝,在其中所孕育的哲學或多或少都帶有其特色。古埃及的哲學可說是三角形的,他們的思考方式如此強硬,無論是風雨、炮火還是地震,甚至連時間本身都難以撼動,但是,其中沒有人,或只有躺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