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
觀影心事
貓與人的關係:觀看來源未知的一件作品
貓與人的關係:觀看來源未知的一件作品
2025/05/16
2
《離線找真愛》:戀愛中的「自我感」無所遁形
在觀看《離線找真愛》時,我不斷感嘆:「談戀愛時,自我感到底有多無所遁形!」那些我們以為自己藏得很好的情感與需求,往往會在親密互動中無意識地顯露出來。
2025/04/17
1
貓與人的關係:觀看來源未知的一件作品
貓與人的關係:觀看來源未知的一件作品
2025/05/16
2
《離線找真愛》:戀愛中的「自我感」無所遁形
在觀看《離線找真愛》時,我不斷感嘆:「談戀愛時,自我感到底有多無所遁形!」那些我們以為自己藏得很好的情感與需求,往往會在親密互動中無意識地顯露出來。
2025/04/17
1
字間心事
榮格心理學:為什麼好人會做壞事?探索潛意識的秘密
大家好!今天我們要聊聊榮格心理學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這篇文章的內容來自於詹姆斯·霍利斯(James Hollis)博士在Podcast節目《Speaking of Jung》中,對榮格心理學的精采詮釋。 你是否曾經困惑:好人為什麼會做壞事?
2025/06/08
1
榮格心理學觀點看象徵【蛋:從宇宙起源到內在轉化】
為什麼潛意識對「蛋」這麼著迷?從榮格心理學看生命的原型 一顆蛋,不只是早餐,它可能是整個宇宙的起點,也是靈魂轉化的象徵。 從古印度神話的「宇宙蛋」,到煉金術中的靈魂種子,再到榮格心理學裡「完整自我」的原型, 蛋一直是深層潛意識裡不可忽視的符號。
2025/06/05
《素食者》要求「正常」的暴力:韓江筆下的女性心理困境
說書影片版:《素食者》被要求「正常」的暴力:諾貝文學獎作家韓江筆下的女性心理困境 今天想分享一本讓我讀完後心情久久無法平靜的小說,是韓江的《素食者》,這本書因韓江獲得2024年諾貝爾文學獎而重新受到大家關注,她是首位獲得此殊榮的南韓作家,也是亞洲女性作家中的第一人。
2025/05/28
探索陰影:從榮格觀點看「為何好人會做壞事」
本篇心得來自於基於榮格分析師James Hollis博士的深度訪談整理 speakingofjung podcast Episode 25 ~ May 17, 2017 ~ Why Good People Do Bad Things: Understanding Our Darker Selves
2025/05/25
2
中年調整:從焦慮到恐懼,辨識內疚的偽裝
中年焦慮如迷霧,無形卻壓迫。這種「哪裡怪怪的」的不安,即使外在生活看起來順利、目標達成,內心深處仍常出現某種難以言喻的不一致感。
2025/05/24
讀《覺醒中年》由「民粹主義的靈性」反思靈性實踐與心理逃避
前言:Hollis 對當代靈性的警示 在《覺醒中年時》中,James Hollis 延續榮格心理學的脈絡,強調靈性是個體化歷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他在書中也不只一次提醒讀者,他所說的「靈性」並非當代流行的某些靈性形式。他曾明確指出,那些以逃避痛苦為訴求的「靈性捷徑」,其實是我們生命旅程中的陷
2025/05/23
來自靈魂的沼澤地的三種內疚:《覺醒中年》
美國榮格分析師James Hollis在《覺醒中年》的〈靈魂的沼澤地〉中,剖析三種內疚形式: / 1.道德性的內疚 源於我們對於傷害他人(無論有意或無意)的自責。 是一種成熟心靈的表現,讓我們有機會承擔責任、道歉與修復關係,進而成長。 但若被壓抑進入無意識,未被承認的內疚反而可能以成癮、自
2025/05/22
1
梅蘭妮·克萊因Melanie Klein理論:內心世界的探索與心理位態
梅蘭妮·克萊因(Melanie Klein, 1882-1960)的生平、理論、與其他客體關係理論家的比較。
2025/05/21
擺脫無形鎖鏈:共依附關係的複雜互動與突破之路
共依附最初源於對酗酒或物質成癮家庭的研究。Beattie (2011) 發現,在這些失功能家庭中,照顧者往往在犧牲自我的過程中尋求肯定,與被照顧者形成互相需要的關係。然而,如今共依附概念已擴展到更廣泛的日常生活場域,包括家庭、職場、校園以及一般人際關係中。
2025/05/10
1
人格障礙概論:本質、影響與治療方向
當一個人的人格特徵明顯偏離社會文化規範,形成持久且僵化的行為和思維模式,並對其社會功能和人際關係造成顯著損害時,我們可能面對的是人格障礙。這種障礙不僅是暫時的情緒波動或反應,而是深層且穩定的特質組合,影響個體生活的各個層面。
2025/05/08
7
1
查看更多
榮格心理學:為什麼好人會做壞事?探索潛意識的秘密
大家好!今天我們要聊聊榮格心理學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這篇文章的內容來自於詹姆斯·霍利斯(James Hollis)博士在Podcast節目《Speaking of Jung》中,對榮格心理學的精采詮釋。 你是否曾經困惑:好人為什麼會做壞事?
2025/06/08
1
榮格心理學觀點看象徵【蛋:從宇宙起源到內在轉化】
為什麼潛意識對「蛋」這麼著迷?從榮格心理學看生命的原型 一顆蛋,不只是早餐,它可能是整個宇宙的起點,也是靈魂轉化的象徵。 從古印度神話的「宇宙蛋」,到煉金術中的靈魂種子,再到榮格心理學裡「完整自我」的原型, 蛋一直是深層潛意識裡不可忽視的符號。
2025/06/05
《素食者》要求「正常」的暴力:韓江筆下的女性心理困境
說書影片版:《素食者》被要求「正常」的暴力:諾貝文學獎作家韓江筆下的女性心理困境 今天想分享一本讓我讀完後心情久久無法平靜的小說,是韓江的《素食者》,這本書因韓江獲得2024年諾貝爾文學獎而重新受到大家關注,她是首位獲得此殊榮的南韓作家,也是亞洲女性作家中的第一人。
2025/05/28
探索陰影:從榮格觀點看「為何好人會做壞事」
本篇心得來自於基於榮格分析師James Hollis博士的深度訪談整理 speakingofjung podcast Episode 25 ~ May 17, 2017 ~ Why Good People Do Bad Things: Understanding Our Darker Selves
2025/05/25
2
中年調整:從焦慮到恐懼,辨識內疚的偽裝
中年焦慮如迷霧,無形卻壓迫。這種「哪裡怪怪的」的不安,即使外在生活看起來順利、目標達成,內心深處仍常出現某種難以言喻的不一致感。
2025/05/24
讀《覺醒中年》由「民粹主義的靈性」反思靈性實踐與心理逃避
前言:Hollis 對當代靈性的警示 在《覺醒中年時》中,James Hollis 延續榮格心理學的脈絡,強調靈性是個體化歷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他在書中也不只一次提醒讀者,他所說的「靈性」並非當代流行的某些靈性形式。他曾明確指出,那些以逃避痛苦為訴求的「靈性捷徑」,其實是我們生命旅程中的陷
2025/05/23
來自靈魂的沼澤地的三種內疚:《覺醒中年》
美國榮格分析師James Hollis在《覺醒中年》的〈靈魂的沼澤地〉中,剖析三種內疚形式: / 1.道德性的內疚 源於我們對於傷害他人(無論有意或無意)的自責。 是一種成熟心靈的表現,讓我們有機會承擔責任、道歉與修復關係,進而成長。 但若被壓抑進入無意識,未被承認的內疚反而可能以成癮、自
2025/05/22
1
梅蘭妮·克萊因Melanie Klein理論:內心世界的探索與心理位態
梅蘭妮·克萊因(Melanie Klein, 1882-1960)的生平、理論、與其他客體關係理論家的比較。
2025/05/21
擺脫無形鎖鏈:共依附關係的複雜互動與突破之路
共依附最初源於對酗酒或物質成癮家庭的研究。Beattie (2011) 發現,在這些失功能家庭中,照顧者往往在犧牲自我的過程中尋求肯定,與被照顧者形成互相需要的關係。然而,如今共依附概念已擴展到更廣泛的日常生活場域,包括家庭、職場、校園以及一般人際關係中。
2025/05/10
1
人格障礙概論:本質、影響與治療方向
當一個人的人格特徵明顯偏離社會文化規範,形成持久且僵化的行為和思維模式,並對其社會功能和人際關係造成顯著損害時,我們可能面對的是人格障礙。這種障礙不僅是暫時的情緒波動或反應,而是深層且穩定的特質組合,影響個體生活的各個層面。
2025/05/08
7
1
查看更多
日常心事
由個人創作《雪粧火宅》理解藝術治療的三重事實與火宅象徵探索
2019年創作《雪粧火宅》時,我發現自己只是意象的引導者,非全權創造者。黑狗、破碎老宅與凋落山茶花自然浮現於畫布上。命名時偶遇佛教「火宅喻」,後在沙遊治療中發現著火房子小物件,再「This Is Fine」迷因(狗坐在火場中喝咖啡),接連出現的象徵共時性,讓我在創作之後不斷地對當時的感受意義化。
2025/05/05
1
由個人創作《雪粧火宅》理解藝術治療的三重事實與火宅象徵探索
2019年創作《雪粧火宅》時,我發現自己只是意象的引導者,非全權創造者。黑狗、破碎老宅與凋落山茶花自然浮現於畫布上。命名時偶遇佛教「火宅喻」,後在沙遊治療中發現著火房子小物件,再「This Is Fine」迷因(狗坐在火場中喝咖啡),接連出現的象徵共時性,讓我在創作之後不斷地對當時的感受意義化。
2025/05/05
1
諮商所備考
諮商實習面面觀摘要與心得(二)
近期參與了臺灣諮商心理學會「諮商實習面面觀」為主題的講座,講者們針對諮商實習的準備、選擇、心態與常見困難提供建議,想記錄下來給未來的自己與需要的人參考。 作為諮商所新生,尚未實習、亦是非本科背景的學習者,我特別關注實習機構的選擇與相處歷程,希望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內,做出相對合適的選擇。
2025/05/26
諮商實習面面觀的講座摘要(一)
今天聽學會舉辦的諮商實習面面觀的講座,尤其是黃雅羚心理師談實習分享了很多關於社區實習與工作的細節,我覺得對我來說有新增很多實用觀點! 以下是以未來會有諮商實習需求角度的筆記(也希望可以留下痕跡給有興趣的人參考) 1.執登場域統計:近年來執登在社區的諮商心理師增加,未來可能3-4年可能會與學校場
2025/05/18
1
114年非本科備考諮商所歷程分享
114年非本科(美術系)備考諮商所歷程分享
2025/03/28
1
諮商實習面面觀摘要與心得(二)
近期參與了臺灣諮商心理學會「諮商實習面面觀」為主題的講座,講者們針對諮商實習的準備、選擇、心態與常見困難提供建議,想記錄下來給未來的自己與需要的人參考。 作為諮商所新生,尚未實習、亦是非本科背景的學習者,我特別關注實習機構的選擇與相處歷程,希望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內,做出相對合適的選擇。
2025/05/26
諮商實習面面觀的講座摘要(一)
今天聽學會舉辦的諮商實習面面觀的講座,尤其是黃雅羚心理師談實習分享了很多關於社區實習與工作的細節,我覺得對我來說有新增很多實用觀點! 以下是以未來會有諮商實習需求角度的筆記(也希望可以留下痕跡給有興趣的人參考) 1.執登場域統計:近年來執登在社區的諮商心理師增加,未來可能3-4年可能會與學校場
2025/05/18
1
114年非本科備考諮商所歷程分享
114年非本科(美術系)備考諮商所歷程分享
2025/03/28
1
加入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