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毒

含有「戒毒」共 6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我的孩子吸毒了,他看起來很痛苦,也常常說要戒毒,那他為什麼不停下來,要一犯再犯呢?許多家長看著家中長期吸毒的孩子,心中一定有這樣的疑問,不理解孩子這些舉動,認定孩子就是惡意搞破壞!那可拿雲林戒毒機構的執行長,林芯瑩想傳達關於毒癮的真相,長期吸毒者在他的生活過程中,把許多問題和情緒與毒品結合...
Thumbnail
根據調查報告顯示,年輕人對娛樂性藥物越來越感興趣,這是一種出現在20世紀的流行趨勢,改變了人類精神的藥物。我們應該了解這些藥物是什麼、它們的作用會造成什麼症狀、判斷家人是否正在嘗試娛樂性藥物!娛樂性藥物(又稱俱樂部毒品,club drugs)的傷害到底有多大?
Thumbnail
戒毒畢業生小偉,談及自己對毒咖啡成癮的經歷,17歲時常跑網咖,認識了一些校外人士,某次聚會上朋友拿出毒咖啡包沖泡,遞給小偉時,人群起鬨著:喝啦!喝一口又不會怎樣!小偉當時一一拒絕,卻在朋友說出:你敢不敢啦?這句話之後打破了底線,一口喝下充滿化學苦味的毒咖啡,小偉說當時感受很差.....
Thumbnail
阿凱是那可拿雲林戒毒機構的畢業生,國中二年級就在表哥的帶領下嘗試了第一口K他命,「哥哥問我要不要吸吸看,這個感覺會很舒服。我看到他拿電話卡把白色的粉磨細,接著推成長條狀,遞給我一支吸管教我吸進鼻孔,我照著做,感覺有一團苦苦的味道進到喉嚨,哥哥說吞下去!我一吞,就不省人事了。」
Thumbnail
當執法人員進到汽車旅館臨檢或是鄰居報警,警方介入後,發現父親或母親吸毒,導致跟隨成癮者生活的孩子,長期生活困頓、發育遲緩與情緒障礙。有時,孩子親眼見到父母被逮捕,小小的心靈還認為是自己的錯、自己應該為父母親吸毒或酗酒負起責任,對孩子身心造成傷害。
Thumbnail
彼得潘-avatar-img
2025/05/18
染上毒或賭都是對家庭最大的傷害 因為這兩樣都會成癮 都是昂貴的金錢耗損 輕則傷身重則傾家蕩產 國家對吸毒酒駕零容忍 但對其它變形的賭博卻不管 任市場機制去炒作 一夜暴富和赤貧是時常上演的。
林芯瑩-avatar-img
發文者
7 天前
彼得潘 沒錯,且這樣家庭下成長的孩子,沒得選擇,通常也是步上父母的後塵,或者只好出賣身體去填補父母失職無法負起的責任,真的是國家政府應該重視的嚴重議題。
嘉義市政府教育處專員屈芳如,與南興國中的丁鴻銘學務主任帶隊,偕同嘉義市國中小的生教組長24名,共計26人在今日(14號)上午,至那可拿雲林戒毒機構,進行「嘉義市114年防制藥物濫用反毒教育參訪」,目的是增進教師識毒知識,加強校園反毒教育。現場由4位正在戒毒的學員和1位畢業學員分享自身經歷
Thumbnail
家有吸毒的孩子,令傷心的父母尋求戒毒機構的諮詢,提升毒癮孩子的改善意願後,託付給戒毒中心,經過4~6個月的課程洗禮,孩子開開心心畢業回家,卻發現現實生活和想像中不一樣?如果戒毒中心只著重於戒毒課程,沒有處理毒癮者與家人之間的關係,戒毒成功率就可能受到影響了...
Thumbnail
現代科技發展迅速,生活已經離不開3C,就算不願意給孩子用,家長們也會發現很多功課要用電腦做、資料要上網查、與同學老師溝通要加入LINE群組,孩子甚至不能沒有自己的手機。如何在3C網路與教養孩子之間取得平衡?那可拿雲林好生活教育中心的執行長,林芯瑩提到,在網路發達的現代,要孩子完全不接觸是不可能的
Thumbnail
據戒毒中心訪問,染毒年齡層下降至國小,案例層出不窮,毒咖啡包、水果錠、彩虹菸、依託咪酯電子菸等新型態毒品不斷更新樣貌,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接近年幼無知的孩子,像傳染病一樣擴散,讓家長、老師們人心惶惶。
Thumbnail
電子煙裡面添加了麻醉藥品:依託咪酯,又稱「上頭菸」,近期在台灣被年輕人濫用的問題日益嚴重。2024年7/13凌晨三重一名黃姓男子吸毒後逆向高速撞上警車,警車被撞飛上人行道、在騎樓內,撞死值勤的員警,黃男事後坦承他吸食的電子菸中含有「依託咪酯」,被依公共危險、過失致死送辦。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