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毒所

含有「戒毒所」共 135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在戒毒專業領域中,除了「停止用毒」以外,更重要的,是讓毒癮者重新建立正確的價值觀與交友判斷能力。執行長林芯瑩分享,根據 20 年輔導戒毒經驗,協助過上百名毒癮者戒毒,其中成功率高達 70%。她強調:「能不能分清楚身邊的人,是好人還是害你的人,往往決定毒癮者能不能真正戒毒成功。」...
Thumbnail
那可拿雲林戒毒機構近日接獲的家屬求助電話顯著增加,除了詢問「毒咖啡包」與「喪屍菸彈」等新興毒品的案例外,有關 安非他命濫用 的求助更是明顯上升。中心秘書長陳勝吉指出,家屬若能及早辨識症狀、及時求助,往往能避免悲劇發生。安非他命外觀多呈白色結晶體,屬於中樞神經興奮劑...
Thumbnail
在處理毒癮問題的過程中,許多成癮者與家屬往往用盡方法,希望能夠脫離毒品。有人搬家換環境、有人向宗教求救、有人用工作或喝酒來壓抑渴望,甚至有家屬會把孩子反鎖在房間裡,希望靠意志力撐過戒斷。這些方式看似用心,但多數都無法真正讓毒癮者恢復正常生活。
Thumbnail
「毒咖啡包」在年輕族群中快速流通,常以「娛樂氣氛」、「不會上癮」等話術包裝,成分混合多種中樞神經興奮劑、抑制劑毒品,加入果汁粉、咖啡粉掩蓋化學氣味。毒咖啡包的外觀親民、食用方法簡單,也因此,其成癮性及危害都不容小覷。來自苗栗的青年小坤,高中時受同儕影響首次接觸毒咖啡包。他表示...
Thumbnail
「我兒子在拉K,報警也沒用...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彭媽媽帶著顫抖的語氣,向那可拿雲林戒毒機構求助,希望能幫助她那陷入毒癮的兒子重新走回正軌。她表示,兒子近來吸食K他命的狀況越來越嚴重。K他命又稱K仔、K粉、褲子,是一種中樞神經抑制劑,原用於動物麻醉,會引發幻聽幻覺...
Thumbnail
許多人一聽到「戒毒中心」,腦中便浮現負面畫面:吸毒者暴躁、失控、危險,被強押拘禁、失去自由等情境。然而,實際情況與想像往往有很大差距。那可拿雲林戒毒機構執行長,林芯瑩指出,私人戒毒中心並非監獄,而是配備專業人員、提供戒毒課程的良好環境。
Thumbnail
「我吃K他命很多年了,但沒有天天吃啊!我想停就停,中間也有四、五個月沒吸過,我靠自己就能戒毒!」來戒毒機構面談的勇仔,信心滿滿地說著。然而一旁的母親卻忍不住打斷:「最後還不是又吸毒了,管你中間停多久!」戒毒機構執行長林芯瑩指出,許多毒癮者都有「停藥就等於戒毒」的錯誤觀念
Thumbnail
那可拿雲林戒毒機構,早期曾收女性毒癮者,有一批女性戒毒畢業生,其中一位化名「芷柔」,分享自己的戒毒故事,如今的她,自信開朗、談吐自然,讓人難以想像,幾年前她仍深陷K他命成癮、身心崩潰、甚至因膀胱受損必須包尿布度日。
Thumbnail
即使出現新興毒品,青少年吸食K他命的問題仍日益嚴重,不少成癮者在K他命藥物作用下出現幻覺與幻聽的症狀,在吸毒圈中,這些現象被稱為「K世界」或「K洞」。所謂的K世界,是K他命的吸毒者透過藥效所見的虛擬幻覺,畫面逼真、感官刺激強烈,使許多吸毒者誤以為自己經歷了超現實體驗,進而產生依賴與迷戀。
Thumbnail
雲林一名七旬婦人,因長期飽受兒子吸毒、啃老之苦,無助地致電那可拿雲林戒毒機構求助。她哭訴,兒子不但不工作、還常向家人索取金錢吸毒,讓全家人身心俱疲。機構秘書長陳勝吉指出,有些家屬面對吸毒的孩子,因擔心他們闖禍、販毒或欠債,選擇「把人關在家裡」來避免社會問題,但也不處理孩子的吸毒狀況。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