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點位預估

含有「標普點位預估」共 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付費限定
對比1995年美聯儲「高位降息」後的12個月美股走勢,推測未來12個月美股的點位預估
Thumbnail
tsai stevev-avatar-img
2025/08/13
咪大你好,看完這篇文章,你所敘述的是不是所謂的非理性繁榮,因為假設庫存循環週期大多是3-4年一次修正,那從這次牛市到現在已經算上三年時間了,但目前場外的自己規模還是很龐大,不管是巴菲特的短債還是 ON RRP等大資金都還沒進入風險性資產,那這樣等到降息開始,場外資金湧進股票市場形成一波以資金堆疊上去的行情,不在乎實體經濟問題,等到行情瘋狂到一定程度再開始進行庫存修正,之後會有這樣的劇本預測嗎?
MimiVsJames-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19
瘋狂一陣子 → 之後才修正。歷史上往往是資金行情先推到泡沫高估(這除了因果關係外,還有人性,但一定有因才有果,因是什麼?就是稍微病痛就趕緊吃類固醇,美國的經濟以前是古典學派,經濟生病希望自己好,但是基於選票之上,古典學派一定會被政客唾棄,所以相關凱因斯學派就起來,演變到現在就是一直打經濟類固醇,大家都很爽,後來企業獲利跟不上,才由庫存循環與需求放緩引爆修正。這就是所謂「最後一哩路」的非理性繁榮。 為什麼會這樣?後面有經濟的隔代理論和「政治經濟學」共同作用的結果。 比較可能的走向是: 2025 下半年:市場聚焦降息、資金回流,股市走「資金行情」。 2026:資金行情推到過熱,基本面與庫存開始背離。 2027 前後:庫存修正與需求降溫才真正打斷行情。 現在已經是非理性繁榮,而是正走在那條路上,經濟一定是因果循環理論的,也通常是宿命論,就像你想一想美債,誰來都一樣,有一天一定出事,但只要不在我任內出事,誰都只想舉債不想減債,為什麼?選票啊.... 市場可能還有最後一段「資金吹起來的泡泡」,等到庫存與基本面撐不住,就會回歸現實。如果你是經濟本科的,經濟唸久了你就會知道後面的結果會怎樣,結果已經寫好,是注定好的,只是跟閻羅王的生死簿一樣,不告訴你發生的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