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語的說故事法

含有「無言語的說故事法」共 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今天突然浮現一本名為【自性大圓滿】的書,很快的翻開,讀見其中一段: 各道皆具同一目標,即欲克服眾生「進入二元狀態後」產生的種種問題。 所謂「二元狀態」就是產生了一個「主觀的自我」,去經驗一個「非我的外在世界」,然後「不斷地企圖操縱」那個世界以獲得滿足感和安全感。 但是以這種方式我們絕對無法獲得
Thumbnail
安立格-avatar-img
2025/07/12
這位不傻的媽咪,是不是應該是「置身事外」,而不是「世外」。「事外」的話,整篇論述就通了。好比對劇情的感受,想歸想,別把自己入得太深,再怎麼樣,也改變不了已經拍好或寫好的劇情。「置身事外」英文就一目了然,叫做「Stay out of it」, 意思是別陷入,得保持距離。說故事,是最佳詮釋,是保持了距離,卻實質的重新編寫劇情,重新操控,這也正是寫作的魅力,可以恣意揮灑乾坤。同意嗎?😊 後話,「世外」的話,這就應歸屬玄學領域,像是「通靈」,「觀落陰」等等,好可怕耶!
♊傻媽咪𓇻-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12
安立格 嘿嘿,我這邊是刻意選擇的「世外」🤣。安大哥是一個世界,我也是一個世界,我在你的世界之外。 以這個立場角度來說的話,我們經常站在自己的世界想去干涉另一個世界。但其實,我們始終無法真正干涉到另一個世界。這部分最難的就是與自己最親近的另一個世界,例如父母對孩子,父(世界)母(世界)很容易不小心踏入試圖操縱孩子(世界)的狀況。 所以當我們真心希望對方好的時候,其實能做的就是「說故事」了!但也要對方願意聽才行。所以,其實我們所有人都是說故事的人,尤其是各位創作者們(做電影、小說、漫畫等等的作品)。 好的故事可以為心帶來洗禮,也有人聽了悲傷的故事、音樂而更加憂鬱的。用間接的方式給予訊息,會比直接給予訊息更令人容易接受。(沒辦華~我們天生有傲性嘛~除非傲性已經清除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可以接受直接給予訊息~通常大多數人只能接受“間接式給予”訊息~) 我的分享就像是一則小故事,然後大家的分享就是屬於自己的思考觀點,觀點越多越好。大家都有不同見解才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