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突然浮現一本名為【自性大圓滿】的書,很快的翻開,讀見其中一段:
各道皆具同一目標,即欲克服眾生「進入二元狀態後」產生的種種問題。
所謂「二元狀態」就是產生了一個「主觀的自我」,去經驗一個「非我的外在世界」,然後「不斷地企圖操縱」那個世界以獲得滿足感和安全感。
但是以這種方式我們絕對無法獲得滿足和安全感,因為這一切看起來好像是「外在的現象都是無常的」。
進一步說,造成這些痛苦和不如意的真因,乃是根本的不圓滿性,此不圓滿性是落入二元狀態然必然的結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個人思考與理解分享】
他,是「外在的世界」,然後我讓「主觀的自己」去「經驗這個外在世界」,所以對我來說,如果你是「他(這個外在世界)」你會這樣這樣做。我企圖操縱另一個世界獲得滿足感和安全感,意思是說我太入戲於另一個世界,以為是自己的世界,但其實那是另一個(他的)世界。我始終能操縱的只有「自己」這個世界。
或許可以嘗試和另一個世界溝通,我們從頭至尾能做的只有「溝通」,其餘的都是另一個世界自己的選擇。所以,心態上不要把最終目標放在「我要成功操縱另一個世界」,那我就不會那麼因為另一個世界而產生煩惱了。
比如說,我們看電影或電視劇,那些都是已經完成的故事劇情。所以,即使我們在看故事的同時想著,如果是我我會怎麼做,如果那個誰可以怎樣就好了。
但無論我們怎麼想:「劇情是固定的,不會因為我們怎麼想而改變。」
對吧,這邏輯應該可以通。 原來「置身世外」的意思是這樣~!
那我們待在這個世界,其實大家都會不由自主的變成這樣,因為普遍大家都在這樣,人類的大腦會很自然的被渲染和模仿多數人的心理、言語、行為。
所以,就多觀察自己是不是不小心掉進不屬於自己的世界了。唯一能做的就是「置身世外」的嘗試和另一個世界「溝通」。所以...從前的人就想到用「說故事」給「另一個世界聽」的方式。
但不建議「直接溝通」,建議說故事就好。因為直接溝通的方式,這種溝通多少會「帶著自己的操控心」。如果,可以不帶控制心的溝通,或許可以,但是這「效果非常有限」,這溝通方式沒效率的意思。
所以,不帶控制欲的溝通,那就是「說故事」啦~XD!讓聽者自己聽,自己思考,自己理解,自己悟了。
原來如此,以前的人好聰明。
哇~那當我們「以身作則」,不用言說的演繹故事,這種「說故事等級」更厲害了!
是「無言語的說故事溝通法」XD!(其實有很多方法可以做到,製作電影、畫漫畫、寫小說、做音樂等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