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反思
含有「職場反思」共 1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生涯著色盤-繪出個人色彩
2025/05/11
【人資那些事18】我們不是不會,只是沒那個舞台:那些「跳脫人資框架」的講座,其實很不接地氣
許多人資專業人士感到受困於傳統角色,無法將新學習的技能和觀念應用於職場。本文探討人資專業人士在職場上面臨的困境,並點出問題不在於個人能力不足,而在於公司體制與資源的限制。文章呼籲關注人資人員的處境,並建議重新思考職涯方向。
#
人資那些事
#
人資真相
#
HR不只行政
2
留言
刻意微挑戰
2025/05/03
那些我曾經走過的路:錯過的、繞遠的,也曾放棄的
我們以為人生要選對路才會成功,但其實,走錯的、繞遠的、甚至半途放棄的路,也在教我們東西。那條你多走一遍才懂的彎路,那個你錯過但記到現在的機會,還有那些你沒走完的計畫……全都不是浪費,而是在幫你長出自己的地圖。走過,才會懂什麼最值得繼續走下去。
#
人生方向
#
職場反思
#
自我成長
3
留言
『啃談』Ken's Talk
2025/04/25
(啃談)別急著解題,先問:這是事實,還是問題?
在職場協作中,認知差異往往被誤認為是溝通問題。本文從一段魚骨圖的討論出發,拆解「事實 vs 問題」的本質差異。透過下雨的生活比喻與認知機制解析,提醒我們:許多痛苦來自於「解錯問題」。接受事實,是修養;解決問題,是能力。只有釐清,才能在職場中真正高效,也才能停止不必要的抱怨,專注於行動。
#
溝通與理解
#
職場協作
#
問題解決
1
留言
『啃談』Ken's Talk
2025/04/23
(啃談)一位被格式化的夥伴:習慣的建立,不斷被壟罩的自己
一位曾經共事的夥伴準備再次轉職,談起過往第一份工作的主管與影響時,讓我深刻看見職場早期的「習慣養成」,其實很多時候不只關乎個人努力,更來自於環境、風格與制度的「格式化訓練」。這篇文章,記錄我從觀察、理解到陪伴他的過程,也思考作為主管,我們究竟能不能成為那位真正給出解藥的人。
#
職場反思
#
工作思維
#
主管
4
留言
『啃談』Ken's Talk
2025/04/20
( 啃談 )你是先想再做,還是先做再想?
與同事討論「時間不夠」課題時,想起自己剛入職場,那段站在門鈴前猶豫半小時、。從完美主義的「想太多不敢動」,到後來碰見「先做再想」的衝動行動者,開始意識到——不論你是哪一型,過猶不及都是問題。這篇文章分享我如何從自身轉化、帶領夥伴調整節奏,到最終領悟:領導的本質,是先看見人,再處理事。
#
方格人氣王
#
自我覺察
#
職場反思
2
留言
『啃談』Ken's Talk
2025/04/16
( 啃談 )原來「標竿」不是單一標準,而是一種感動的發生
我們常以為「標竿」是很會做事的人,但真正影響我們的人,可能只是某個時刻做了一件打動你的事。在這篇文章中,我整理了三位夥伴的真實故事:一位給你自我對話練習的主管、一位總是拉高標準的學姐、一位能力極強卻溫和指引的主管。他們不是因為厲害而成為標竿,而是因為,他們曾經讓某個我們,想變得更好。
#
職場反思
#
自我覺察
#
工作思維
3
1
『啃談』Ken's Talk
2025/04/11
(啃談)經營別想著什麼都做!想成功,你只需要「單點打穿」
本文探討商業經營策略,強調「聚焦」的重要性。作者以自身經驗及與一位醫療器材創業家的對談為例,說明多數企業容易犯的錯誤:什麼都想做,反而忽略了營收主力。作者引用孫子兵法「以多勝少」的策略,以及鑿井的比喻,闡述集中資源於核心業務的重要性,並呼籲讀者找到值得投入的「痛點」,集中資源,「單點打穿」。
#
方格人氣王
#
職場反思
#
方格新手
2
留言
『啃談』Ken's Talk
2025/04/10
(啃談)GenAI時代的提案藝術:從「解題」到「解對題」
本文分享一次與外部企劃公司合作的真實案例,探討有效溝通的重要性。案例中,作者與兩家公司進行提案,第一家公司提案過於制式,缺乏特色;第二家公司雖積極,但方向錯誤,未能理解客戶需求。作者藉此說明在GenAI時代,創意不稀缺,有溫度的創意才珍貴,溝通時需理解對方的需求與出發點,才能有效解決問題,達成合作。
#
方格新手
#
方格人氣王
#
創意
1
留言
『啃談』Ken's Talk
2025/04/08
(啃談)別再怪KPI制度!是我們還沒學會怎麼用它
本文分享一個真實案例,一位年輕主管對公司 KPI 制度感到挫折,作者透過自身經驗和管理學觀點,引導其重新理解制度的本質與應用方法,並點出主管和員工雙方都需承擔責任。文章強調制度不是問題的根源,關鍵在於使用者是否正確理解和運用制度,並藉由反思自身與組織需求的連結,提升工作效率和達成目標。
#
方格新手
#
方格人氣王
#
工作思維
1
留言
『啃談』Ken's Talk
2025/04/07
(啃書)《松下幸之助—實踐經營哲學》第七~九章啃後心得:理解經營本質
閱讀《松下幸之助—實踐經營哲學》第七至九章,探討企業經營不應只追求自身利益,應與世界共存共榮。文章以松下幸之助的經營哲學為基礎,闡述了共存共榮、公正光明和必成信念的重要性,並結合其他企業家的觀點,如信義房屋的「合理利潤」和王永慶的「失敗後檢討」,說明透過實踐、反求諸己和哲學思維,建立穩定的企業發展。
5/5
實踐經營哲學--松下幸之助
#
方格新手
#
方格人氣王
#
工作思維
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