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聯軍

含有「阿拉伯聯軍」共 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是說新上任的拜登政府已宣布將退出在葉門的戰事,不過仍將繼續留在當地執行反恐任務,讓這場漫長又血腥的人道危機,添加新的變數。葉門戰事起因於北葉門的胡塞組織,這個隸屬於伊斯蘭什葉派的組織,不滿當時葉門政府的腐敗與政策,因此從二○○四年開始,與政府軍爆發衝突。再加上當時的葉門執政者與伊斯蘭遜尼派.....
Thumbnail
內戰、疫情肆虐 葉門如煉獄 葉門住民以阿拉伯人為主,全國9成信奉伊斯蘭教,但65%是遜尼派、35 %為什葉派,兩派內戰不休,分別有沙烏地阿拉伯、伊朗支持,加上「蓋達組織」占地發展,國家動亂不斷,難以發展經濟,淪為世界窮國。去年新型冠狀病毒全球肆虐,葉門內戰更成為全球防疫的重大缺口。   疫情衝擊 內戰現防疫漏洞  長達5年內戰的葉門,衛生體系脆弱,篩檢能量不足,根本無力負擔檢測或控制疫情。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葉門半數人口恐已染疫,逾4萬人亡。  控制北方的「青年運動」(又稱為胡塞組織),在去年5月初宣布北方出現新冠肺炎首例,並聲明僅2人感染,其中1人死亡,死者為東非索馬利亞移民。然而,疫情並未如「青年運動」所言,首都沙那的市集與社區頻傳封鎖,北部局勢進一步惡化。聯合國官員表示,「青年運動」掩蓋疫情,若欠缺確診案例,聯合國無法動員運送物資協助抗疫。此外,葉門南方也陷入分裂,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支持「南方過渡委員會」,脫離國際承認的哈迪政府自治,指揮系統混亂,南部衛生體系無所適從,在全球皆努力抗疫之際,葉門卻傳出醫療人員嚴重短缺,每10萬人中,僅10名衛生工作者。  因疫情所造成的死亡人數,恐怕超過5年內戰、疾病和饑餓的總和,聯合國將葉門稱為世界上最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全國約8成人口亟需人道救援,半數處於饑餓邊緣。自2015年3月以來,有365萬人流離失所, 全國卻只有500台呼吸器(含兒童60台)和700張重症監護病床。  歷史古國 南北分隔難整合  葉門的歷史悠久,地緣環境成各方爭霸之地。 3000年前的《舊約聖經》,即記載當地有「示巴王國」,7世紀也成為阿拉伯王國一部分。  經濟以農業和放牧為主,因土壤沙漠化,缺水問題日趨嚴重,後來依賴石油開發做為國家經濟來源,產值約占國家GDP的25%、政府財稅收入的63%。棉花、咖啡與阿拉伯茶等作物,也是主要出口商品;因耕地種植經濟作物,導致糧食無法自給,除缺水、缺糧外,還有高失業率、高出生率、國民生產毛額低等問題。  一次世界大戰後,葉門北部地區脫離奧斯曼帝國獨立,於1962年革命成為親西方的「阿拉伯葉門共和國」;南葉門原是1839年英國殖民亞丁灣後,吞併南部哈德拉毛數十個酋長領地,形成的「亞丁保護國」,後英國勢力撤出,南葉門在1970年成立親蘇聯的社會主義國家「葉門人民民主共和國」。  冷戰結束後,南、北葉門在1990年5月22日合併成為今日的「葉門共和國」,由北葉門的沙雷出任總統。1994年南、北葉門再度爆發內戰,北方獲得勝利;1999年沙雷經選舉成為民選總統,任期7年,並於2006年連任。長期無法解決的經濟與民生問題,加上政治腐敗,促使葉門人民響應「阿拉伯之春」,要求執政達21年的沙雷下台。大規模反政府示威活動,進一步演變成部落武裝與政府軍對峙。使醞釀已久的「南葉門運動」乘機坐大,欲脫離葉門獨立。  2011年10月,沙雷宣布即將下台;同年11月,在聯合國和多國的斡旋下,沙雷於沙烏地阿拉伯,將政權移交南葉門出身的副總統哈迪。儘管葉門人民在「阿拉伯之春」,成功讓強人沙雷下台,但國內情勢仍然動盪。「青年運動」掌控西北部的薩達省,南部則有主張分離主義的武裝部落,境內更有蓋達組織「阿拉伯半島基地組織」。哈迪想以聯邦制化解危機,仍無法避免內戰。2014年9月,「青年運動」占領首都沙那,哈迪被迫辭職,逃往南部最大城市亞丁,獲沙國支持繼續行使職權,是目前國際承認的政府與臨時首都。  沙烏地阿拉伯認為是伊朗支持「青年運動」奪權,2015年沙國領導遜尼派海灣國家,在美、英、法支持下,展開空襲活動。2015年3月起,以沙國為首的海灣國家聯盟,發起了針對「青年運動」的軍事運動,目標是恢復哈迪政府。美、英向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出售武器,並提供技術和後勤援助,伊朗則向「青年運動」派遣先進武器和軍事顧問。西方國家力挺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伊朗則提供支援什葉派的「青年運動」,使競爭更加複雜。  沙、伊介入 國家四分五裂  南葉門受英國殖民影響,傳統部族組織被新興中產階級,如知識分子、工商階級取代,也讓南葉政府相較於北葉,擁有較佳的統治能力。而北葉傳統的部族社會受到西方影響較少,仍以部族政治為主,從而降低北葉門共和國的統治能量,也因此在1990年南北葉統一後,政治結構上的差異,加深雙邊矛盾與衝突,也成為葉門長期紛爭與內戰不斷的原因之一。  2015年4月,聯合國安理會通過2216號決議,要求「葉門各方通過協商對話,和平解決分歧」,在此基礎上,衝突雙方舉行多輪和談,但均無疾而終。直至2018 年 12 月,哈迪政府和「青年運動」達成《斯德哥爾摩協議》,核心內容是雙方同意建立交換戰俘機制,在荷台達省與荷台達、塞利夫、埃薩3個港口停火,並組建討論局勢的委員會。  隨後,南部也陷入分裂,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支持的「南方過渡委員會」,2019年夏天將葉門政府趕出臨時首都亞丁;哈迪政府與南方過渡委員會則在沙烏地阿拉伯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斡旋下,2019年11月在沙國首都利雅德簽署協議,同意與南方過渡委員會將在30天內共組新內閣。但「南方過渡委員會」立場反覆,至去年12月,雙方才共組聯合政府,並同意將各自作戰部隊劃歸聯合政府國防部下指揮,南葉地區才實現名義上的統一。  伊朗和沙國競爭,美國和沙烏地結盟,伊朗與俄羅斯合作;蓋達恐怖組織的阿拉伯半島分支則在葉門,策動一連串攻擊美國本土的計畫。由於葉門中央政府控制能力薄弱,使得全國形成伊朗支持的北方「青年運動」控制區、沙烏地支持的哈迪政府管轄地區,和「蓋達組織」根據地,加上哈迪政府下又分裂出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支持的南方過渡委員會,國家更陷入四分五裂。  小結  政治結構上的差異和過往南北葉門的矛盾與衝突,成為該國長期紛爭與內戰不斷的原因之一。宗教派別的分歧、南北地域的分立,雖然表面統一,但部落、人民間的鴻溝並未跨越,內部不和諧、經濟發展差,難以成為統一的國家。加諸外部因素,陷入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的代理人戰爭,使得國家治理更困難,複雜的地緣政治博弈與疫情肆虐,更讓該國難有未來,人民難以生存,人道危機有待國際社會解決。https://www.ydn.com.tw/news/newsInsidePage?chapterID=1334379&type=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