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他命

含有「K他命」共 1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來自高雄一名年約三十歲的男子「龍哥」,吸食 K 他命長達六年,自認雖然染毒,但並未影響生活與工作。然而,當新興毒品「喪屍菸彈」(依託咪酯)出現後,他迅速成癮,生活狀況一落千丈,甚至比吸食K他命還慘。不到一年,龍哥身形暴瘦十幾公斤,身體出現顫抖、無法站穩、皮膚與指甲變黑、臉部長滿大顆黑痘......
Thumbnail
來自北桃園的阿哲,因長年染上K他命與喪屍煙彈(依托咪酯)而與家庭疏遠。16歲時,他因沉迷電玩與父親發生激烈衝突,一怒之下離家出走,這一走就是12年。期間,他與家人偶有聯繫,但與父親始終無法好好交談。直到28歲吸毒過量、四肢癱軟被朋友送回家,父母才驚覺他長年的毒癮問題。
Thumbnail
當你陷入過去失敗或痛苦的回憶,或者感覺生活很無趣,你會做什麼轉換心情?有些人會運動、有些人看電影,有些人喝酒,有些人選擇吸毒。用這個角度去看待成癮者吸毒這件事,你就會比較能理解,為何一個人會反覆吸毒而無法控制自己。
Thumbnail
根據調查報告顯示,年輕人對娛樂性藥物越來越感興趣,這是一種出現在20世紀的流行趨勢,改變了人類精神的藥物。我們應該了解這些藥物是什麼、它們的作用會造成什麼症狀、判斷家人是否正在嘗試娛樂性藥物!娛樂性藥物(又稱俱樂部毒品,club drugs)的傷害到底有多大?
Thumbnail
阿凱是那可拿雲林戒毒機構的畢業生,國中二年級就在表哥的帶領下嘗試了第一口K他命,「哥哥問我要不要吸吸看,這個感覺會很舒服。我看到他拿電話卡把白色的粉磨細,接著推成長條狀,遞給我一支吸管教我吸進鼻孔,我照著做,感覺有一團苦苦的味道進到喉嚨,哥哥說吞下去!我一吞,就不省人事了。」
Thumbnail
警政署最新統計,製造K他命的毒品先驅原料,查獲量逐年增加。2023年的1至9月已查獲1441公斤,顯見K他命在毒品市場的需求甚高。另依法醫研究所統計,新興毒品相關的死亡案件,平均年齡為29歲,K他命致死率在前三名。吸食K他命的小寧,初期並不認為這一抹白色的粉末會使人上癮
Thumbnail
來到那可拿雲林戒毒中心的佳函已經吸食K他命十幾年未曾間斷,身體被K他命嚴重破壞,腎臟與肝功能受損,兩眼的視線看著不同方向,語速和行動都非常緩慢,和他對話很明顯地能感覺到思緒完全不在此刻。毒癮者的身體若沒有回復到一定的健康,強制讓他接受輔導或以藥物替代治療,效果不大。
Thumbnail
你對毒品、毒癮的了解夠深入嗎?你是否有疑問,為何有些人明明知道毒品對人體有害、容易上癮,還是會去用呢?根據衛福部調查結果發現,吸毒者首次使用毒品,動機以「好奇」(70.5%)為主,地點大多位於同學或朋友家裡(29.9%)。若你有印象,早期的毒品預防講座,講師會告訴你:......
Thumbnail
台灣毒品問題氾濫,高檢署統計,2022年執行的第七波安居緝毒專案,短短半年就查獲一萬多人、近7千公斤的毒品,是史上查緝數量最多的一次。查獲的毒品以K他命最多,其次是二級毒品安非他命1154公斤和大麻占728公斤。由於近年毒品原物料上漲,販毒集團多半進口半成品再到台灣加工製成成品
Thumbnail
許多文化遺址顯示出人類使用迷幻藥的歷史,甚至能追溯到數千年以前。其中一則敘述了西伯利亞獵人發現毒蠅傘的經過,獵人注意到吃下這種蕈類的馴鹿出現異常行無,於是也決定吃看看。獵人發現毒蠅傘能帶來深刻的幻覺效果,藥效之強,連食用者的尿液也帶有藥物活性。可見人類對迷幻藥的上癮程度並非近幾年才攀升。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