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銘(Easy Life)

阿銘(Easy Life)

0 位追蹤者
身為四年級後段班,經歷過台灣成長快速的年代。希望能將一些生活體驗與歷練與大家快樂分享,一起學習成長達到 easy-life !
由新到舊
去過紐約(7)- 知識的泉源來到胡適先生和吳健雄女士畢業的學校 : 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胡適曾是台灣中央研究院院長,年輕時在北大也參與過五四運動。吳健雄則是中國第一位女性物理博士,也曾是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哥大主圖書館前的"智慧女神(Alma Mater)"雕像,她不僅是哥倫比亞大學的象徵,也代表著知識與學習。 胡適是早期中
Thumbnail
2022-12-23
3
去過紐約(6)-現在是熊市還是牛市大家有看過 2000年喬治 克隆尼 領銜主演的 " The Perfect Storm " ,台灣翻成 "天搖地動",但事實上直譯就是"完美風暴"。現在美國股市就處於"完美風暴" 前緣,一場完美風暴是在多重因素的罕見疊加下產生的一種氣象事件。電影中的船員強行通過此風暴,結果無一倖免。
Thumbnail
2022-07-16
2
去過紐約(5)-江海之間的紐約港 紐約港(New York Harbor)是一個地理辭彙,是臨近紐約市的哈德遜河河口周邊所有河流、海灣及潮汐河口的總稱,很久以前這裡盛產牡蠣。紐約港於十七世紀初為荷蘭人開始建設,後為英國人所經營。美國獨立戰爭勝利後,紐約港進行大規模建設,由於自然條件優越,1800年便成為美國最大港口。
Thumbnail
2022-07-14
4
去過紐約(4)- 創造歡笑的任天堂“Putting Smiles on the Faces of Everyone Nintendo Touches”任天堂的願景
Thumbnail
2022-07-12
3
去過紐約(3)-代表人權的自由女神像十八世紀初以來,法國與西班牙就結盟對抗英國。所以美國獨立革命(1775-1783年)是由法國、西班牙和美國革命部隊合作對抗英國,而成功的。 在這裡讓我想到英國歌手 Sting (史汀),他的歌 "Englishman in New York"。 歌詞提到:
Thumbnail
2022-07-09
4
去過紐約(2)-美麗的夜景紐約市是資本家的天堂,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初,世界金融中心是倫敦,通用的貨幣是英鎊,現在則在紐約用的都是美金。 歷史是一面鏡子,總能讓人們看到過去發生的事件,做為參考了解未來的風險在那裡。馬克吐溫說過: "歷史不會重演,但總是驚人的相似。"
Thumbnail
2022-07-06
6
去過紐約(1)-開始以前的故事:" 物換星移 " 是很有深意的成語。當你旅遊至時差超過十個小時的外國地方,你就會感覺出這個成語的含意。用科學用語,環境變了,時間也不一樣就是 3D change and time axis(another D) shift together。 AMTREK 美國鐵路
Thumbnail
2022-07-02
4
2021 年台灣賺最多錢的公司CRIF中華徵信所今天公布最新出版的「台灣大型企業排名TOP5000」,鴻海連續17年拿下營收王,台積電連18年居獲利霸主,航運三雄經營大躍進。但很明顯航運股的長榮航、陽明和萬海是景氣循環股,2020年和 2021年的排名變化太大。價值投資者須慎重選擇,而長期投資還是在股市低點選擇表現比較一
Thumbnail
2022-06-29
3
我的第一張CD談到電腦數位流的開始記得我在 HP 第一次出國是 1985 年12 月至德國巴伐利亞 Bavaria 附近的 Böblingen 二個星期。那是德國南部大城Stuttgart(斯圖加特)附近的工業小鎮,不僅 HP 在此有歐洲最大的工廠,德國的 Bentz (朋馳)生產基地也在此。 同一地點,相隔 75 年的景像。
Thumbnail
2022-06-28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