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電基本功-拉線跟放線

水電基本功-拉線跟放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搞工程的在很多場合會很需要"對手",
施工才會比較方便以及有效率。
這裡的對手,指的並不是「競爭對手」,
而是所謂的夥伴。

就像今天介紹的拉/放線就很需要兩個人才會方便施工。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
拉線跟放線需要兩個人之間互相配合,
一放一拉,電線才會順利從電管拉到我們想要的位置。
通常放線者的前置作業會比較多:

1)
要事先準備要拉的電線(包刮考量線徑、顏色),
然後要去算總共要拉幾條線。

2)
待穿線者把拉線器穿過來後,
要做電線包裹的動作。

3)
拉線過程中需要把電線撿順,
如此拉線者才會拉得比較輕鬆。

4)
在拉線過程中需發號施令,
「來~來~」:指的是告知拉線者那頭可以開始施力。
「休但幾累」:則是告訴拉線者暫停施力,因為可能遇到電線打結需要一些時間把它順開。

/
也因為放線者的sop會比較多,
所以學徒時期通常都是先擔任拉線者的角色,
純粹聽口令去做拉線的這個動作。

/
水電兩三事,
我們下次見。

/

avatar-img
小森的沙龍
10會員
38內容數
水電DIY心得、經驗談相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小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 這禮拜在看水電爸爸頻道, 剛好在介紹抽水馬達更換。 看完之後就決定把自己之前觀念還不是很純熟時的配管改一改。 # 因為最早是做消防設備, 以為消防設備的觀念也可套用在水電, 就‘’天才‘’地把補水用的球閥做在逆止閥下方。 (消防用地下室蓄水池: 若要抽水必須先將馬達吸入口到底閥這段的管路補滿水才
# 修繕總是會多少遇到不同時期下的產物: 陶瓷插座就還真的沒看過。 早期的接線盒是採用塑膠製, 雖然不會有生鏽的問題, 但是久了還是會有脆化的機率。 早期的用電量不大, 插座電線線徑大多配1.6mm, 而電管多配三分管居多。 # 兄台你好, 我是水電醫森。 偶爾發文, 開拓你的修繕人生。
# 做水電的家裡如果有東西要修改/更換, 通常都會一直自動展延(?)。 因為一個禮拜有六天都在做別人的案場, 回到家還要做自己的還真的會有點懶。 # 利用難得的連假來處理自家抽水馬達。 # 經過建案的洗禮, 深刻體會: 「管路並不是接得起來不會漏水就好, 還需兼顧美觀。」 # 水管管徑分別: 16m
# 這禮拜在看水電爸爸頻道, 剛好在介紹抽水馬達更換。 看完之後就決定把自己之前觀念還不是很純熟時的配管改一改。 # 因為最早是做消防設備, 以為消防設備的觀念也可套用在水電, 就‘’天才‘’地把補水用的球閥做在逆止閥下方。 (消防用地下室蓄水池: 若要抽水必須先將馬達吸入口到底閥這段的管路補滿水才
# 修繕總是會多少遇到不同時期下的產物: 陶瓷插座就還真的沒看過。 早期的接線盒是採用塑膠製, 雖然不會有生鏽的問題, 但是久了還是會有脆化的機率。 早期的用電量不大, 插座電線線徑大多配1.6mm, 而電管多配三分管居多。 # 兄台你好, 我是水電醫森。 偶爾發文, 開拓你的修繕人生。
# 做水電的家裡如果有東西要修改/更換, 通常都會一直自動展延(?)。 因為一個禮拜有六天都在做別人的案場, 回到家還要做自己的還真的會有點懶。 # 利用難得的連假來處理自家抽水馬達。 # 經過建案的洗禮, 深刻體會: 「管路並不是接得起來不會漏水就好, 還需兼顧美觀。」 # 水管管徑分別: 16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