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周處除三害-除去心中的害

【心得】周處除三害-除去心中的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電影一開始,陳桂林在黑道喪禮上秘密出現,並開槍射殺另一角頭,隨後逃避警方追捕。按法律,開槍殺人該被抓,但陳桂林殺的也是一個黑道角頭,本就是社會毒瘤,替社會除了一個,是否有罪?警方在黑道喪禮會場附近集結,是為了維持現場秩序,但為何警方不直接逮捕所有黑道份子呢?直接除去所有毒瘤。

在片中,陳桂林奶奶的醫生是一位拯救無數道上弟兄性命的仁醫,這位醫生在得知自己肺癌四期後,將自已的X光片偽裝成陳桂林的X光片,希望陳桂林能在自己死之前,到警局自首,留個善終。醫生救不了陳桂林的奶奶,但她的孫子還有救,這位醫生想把陳桂林的良心救回來。

陳桂林在得知自己將在半年內因肺癌死去,向關聖帝君請示是否該去自首,連續得到九個聖筊後,前往警局自首,排隊期間,陳桂林發現自己竟在通緝名單排行榜上,但自己的排名不是第一而是第三,就如同周處除三害的故事中,村中三惡,周處排第三。陳桂林內心一陣波瀾,如果就此自首,仍有二害在外,心中默默決定死前要除掉其他二害。

在傳統習俗中,九個聖筊意味著神明的三重同意。雖然電影中未明確表示,但我認為這暗示了神明支持除去三害。

陳桂林隨即展開除三害的死前任務,在除第二害香港仔時,意外地解救了小美,原來,小美的媽媽曾被香港仔從另一個壞人手中救出,為了還人情,媽媽選擇替香港仔頂替罪名,但小美卻不幸地成為香港仔的性奴。小美的媽媽義氣相挺換得什麼?自己在獄中被關,而女兒卻在外頭被香港仔控制,本是一人被關,實際上是兩人被關。

陳桂林除完第二害後前往澎湖尋找第一害-林祿和,過程中加入了一個靈修團體,在這裡,陳桂林找回善良純正的自我,本該是一樁好事,但一個小男孩打斷了這樁好事,小男孩在靈修堂中倒地,口中吐出黑血,陳桂林一看發現與自己先前情況相似,直接抱起男孩往醫院跑,在診間意外發現,醫生與靈修堂教主合謀詐財,這一幕徹底讓陳桂林內心崩潰,自己不是身處在天堂,而是地獄,最後甚至發現教主正是林祿和本人!

陳桂林一氣之下衝到靈修堂揭發真相,教主心生一計,將瑞士刀遞給男孩母親,在眾人慫恿殺害陳桂林時,男孩母親神情緊繃,刀一劃,男孩母親脖子血流如柱。善良的人無法對他人痛下殺手,既然丈夫已在天國,兒子陷入長期昏迷,自己何必逗留在人間尋找救贖?教主曾說:「錢財乃身外之物,拋棄世俗才能得救。」內心毫無牽掛時,也就沒有活著的必要。我想,這就是這位媽媽自刎的原因。

陳桂林從死劫中倖存,備妥數個彈匣後,前往靈修堂對林祿和與其黨羽進行「標靶治療」,陳桂林舉槍對著林祿和,給其九次機會生存下來,如果九發子彈都卡彈則陳桂林自戕。在槍殺林祿和後,陳桂林給予其他黨羽離開的機會,倒數結束,陳桂林對剩下的黨羽行刑式開槍,但陳桂林相信槍枝卡彈就是上天給條生路,所以凡遇到卡彈,陳桂林皆揮手示意其離開。

殺完靈修堂剩餘黨羽,陳桂林返台自首,最後被判死刑槍決。

在整部電影中,有不同層次的惡,第二害是不講道義,黑吃黑之外,也欺負自家小弟,甚至連枕邊人的女兒都欺辱,與其說是混黑道,倒不如說是泯滅人性;第一害,與眾所周知的惡不同,林祿和明白人性弱點,透過迷信達到他的目的-不只斂財還騙色,將惡提升到更高的層次。

如果一個人心甘情願地被騙,那這樣算是騙嗎?

靈修無法證偽,憑信念就能踏入此門,與宗教類似。如遇內心清明的導師,則能得道;如遇詭計多端的導師,則失財、失身或失去性命。

心如明鏡,不可以塵之也;又如止水,不可以波之也。

心如止水,則所到之處皆可席地而坐靜心修行,無須特定場所、特定導師,甚至無須經典、無須教條。

「不傷害人」是基本的「善」,幫助他人則是「愛」。陳桂林在收拾前兩害的過程可以看出,他已經不是三害之一:他不傷害無辜,解救小美與抱著小男孩往醫院跑可以看出,他心中既有「善」也有「愛」。

陳桂林的奶奶在死前送他一只可愛的手表,在犯案時都會脫下這只手表,因為手表象徵著奶奶,他不希望奶奶看到自己正在犯案,進獄中也將手表託付給小美,不想讓奶奶與他都被關押在監獄裡,希望小美能戴(帶)著他奶奶生活下去,看看更美好的世界。

林祿和在傳遞邪教思想時說:「生命的意義是什麼?生命其實是沒有意義的。」,這句話可以是對的,也可以是錯的。對宇宙來說,地球上的生命太過於渺小,生命的存在沒有意義;但對於生命來說,每一個決定的背後都有其意義,而做決定的生命自然也乘載著意義。不能因為渺小而忽略不計,不能因為天災死了幾百幾千人,自己殺個幾十人就忽略不計,這都是自欺欺人的想法。

現在靈修團體的人數成長十分快速,但有多少人真的得道了?可能這些教主得到的更多吧?在資本主義薰陶下,很多人覺得多花點錢效果更好,殊不知,釋迦摩尼在路邊找顆菩提樹,盤腿而坐即開悟。

我們崇信這些宗教經典,雖不是壞事,但不也代表我們的思想停滯了幾千年?在釋迦摩尼佈道前,也有那時代的傳統宗教經典,為何他開創了新的道路,我們卻苦苦尋找他走過的路?我們應該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自己的「道」,不須外求,只需「內省」。

心靜則如鏡,可以辨是非善惡。
avatar-img
廢的先生(Mr.Fed)
35會員
131內容數
二刀流: 1. 總體經濟 2. 虛擬貨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廢的先生(Mr.Fed) 的其他內容
這部電影深入揭示軍隊內的忠誠和派系問題,揭開了軍事政變的幕後真相。透過鮮明的角色刻畫和緊張的劇情,它引發對權力濫用、民主脆弱性和政治警覺性的深思。這是一個關於政治與個人選擇的強烈警世故事,適合對社會政治議題有興趣的觀眾。它挑戰觀眾反思自身對忠誠和正義的理解,並探討如何在複雜的政治環境中保持清醒。
這部電影背景設定於1990年代的台灣,主要講述了廖界和他父親,以及他們與謝老闆的關係。故事深入描繪了資本主義社會下的人性複雜性和道德抉擇。廖界缺少母愛,在成長過程中受到謝老闆的影響,逐漸失去了原有的自我。電影透過他們的互動,展現了社會不平等、信息不對稱的現象,以及個人如何在這種環境下做出選擇。
誰是好人或壞人?小丑揭露了人性的複雜,使得蝙蝠俠和檢察官陷入兩難。兩艘渡輪的選擇突顯了民主與犯人間的道德差異。小丑深諳人性,利用痛苦將檢察官由光明推向黑暗。蝙蝠俠為了保護城市的信心,背負了所有罪行,成為真正的「黑暗騎士」。這部片不僅是正邪對決,更是對人性的深度探討,使人反思真相、道德和社會的價值。
這部電影深入揭示軍隊內的忠誠和派系問題,揭開了軍事政變的幕後真相。透過鮮明的角色刻畫和緊張的劇情,它引發對權力濫用、民主脆弱性和政治警覺性的深思。這是一個關於政治與個人選擇的強烈警世故事,適合對社會政治議題有興趣的觀眾。它挑戰觀眾反思自身對忠誠和正義的理解,並探討如何在複雜的政治環境中保持清醒。
這部電影背景設定於1990年代的台灣,主要講述了廖界和他父親,以及他們與謝老闆的關係。故事深入描繪了資本主義社會下的人性複雜性和道德抉擇。廖界缺少母愛,在成長過程中受到謝老闆的影響,逐漸失去了原有的自我。電影透過他們的互動,展現了社會不平等、信息不對稱的現象,以及個人如何在這種環境下做出選擇。
誰是好人或壞人?小丑揭露了人性的複雜,使得蝙蝠俠和檢察官陷入兩難。兩艘渡輪的選擇突顯了民主與犯人間的道德差異。小丑深諳人性,利用痛苦將檢察官由光明推向黑暗。蝙蝠俠為了保護城市的信心,背負了所有罪行,成為真正的「黑暗騎士」。這部片不僅是正邪對決,更是對人性的深度探討,使人反思真相、道德和社會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