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嘉義玩,我總喜歡到嘉義公園走走。這裡曾經是著名畫家經常來作畫的地方,公園的每一個角落似乎都留有他的創作痕跡。當時的公園還需要收取入場費,園內有龍形雕塑、有魚池、有廟宇,還有各式各樣的景觀,儘管當時的景觀並不如今日豐富,但這些回憶始終特別。

如今,嘉義公園雖然變成了一個更加現代化的公共空間,失去了某些過去的特色,但對我來說,它依然美麗。站在工橋上,孔廟映入眼簾,兩旁對稱的紅色建築充滿了歷史的記憶,也象徵著一種時代的痕跡。雖然孔廟是華人文化的重要部分,但這種建築風格與日本的傳統建築並無太大差異,都是在歷史長河中留下的記號。對於這些佔領時期的遺跡,我的感受是複雜的,雖然不喜歡,但也無法否認它們在歷史中的位置。


在公園的僻靜角落,有一片羽毛球場,再往下走便是一條小河。這條河流的規模更像是一條排水溝,兩岸長滿了樹木,形成了一片天然的綠蔭。即使在高達34度的炎熱天氣下,這些樹木仍然提供了難得的陰涼,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庇佑。

還有一大片空地,設有幾張座椅供人乘涼。這裡樹蔭繁茂,孩子們在樹下追逐嬉戲,笑聲不斷。看到這一幕幕生機勃勃的景象,我不禁感嘆,這就是公園最美好的地方——讓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

我拍下了一張照片,想要記錄這個時刻。照片中,前景是一座涼亭,背景也是一座涼亭,中間是一條長長的步道,遠處則是棒球場。雖然當時太熱,不適合作畫,但這些景象將來一定會在我的畫本中呈現出來,作為這個夏日炎炎中,嘉義公園的美好記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