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旅野雪:北海道二世谷==野雪地點選擇篇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滑野雪的目的,不在於上山頂,而是尋找一個好的雪坡,有風景,又沒有人打擾的雪坡。

滑野雪的目的,不在於上山頂,而是尋找一個好的雪坡,有風景,又沒有人打擾的雪坡。


22-23 年雪季結束之後,我慢慢的開始思考23-24 年的雪季規劃。我從日本的本州想到北海道,從與家人共遊想到獨旅,再從滑場內改成滑場外。這一切的改變對我來說都很有意義。我是不斷的在尋找我最喜歡的旅行與滑雪行程。

我從小到大從來沒有跟過旅行團,不論是一般旅行還是滑雪團都沒有。到後來越來越熟練,幾次的經驗之後對於行程中可能出現的狀況預判與行前收集各種資料,我越做越順手。

我最後決定去北海道二世谷滑野雪,是因為我在網路上看到了一大堆二世谷野雪地點的美麗的照片,所以可以說是被照片誘拐過去的。我必須說,當天氣好的時候,風景真的是無話可說,但是雪山的天氣有大尺度的可預測的規則,但也有小尺度不可預測的。所以想要每次出動都有好天氣好風景,還需要多做功課了解這些大小尺度的天氣變化。請見我的另一篇文章有關二世谷的山區氣候。這裡我就分享一下我最後決定要去的幾個野雪點。

行前功課與資料收集

北海道二世谷的獨旅野雪之行,自從我決定租一台車,放棄了場內計畫之後,世界好像就變寬了~~~ 二世谷的滑雪場只有五個個,而且其中四個都在一座山的不同面上。但是如果可以爬山滑野雪 (backcountry ski, 簡稱bc) 的話,附近可以玩的地方就有十幾二十個。完全不受限制。

所以我在幾個月前,就在網路上找資料。好幾個日文的網站與英文的,但兩個主要的網站是Hokkaidowild.org, 跟日文的yamap. 是我最常參考的。


Hokkaidowild.org 是一個英文網站,裡面有收集了北海道知名的野雪路線。二世谷附近的尤其多。幾個主筆把他們的行程紀錄用文章寫下來,並且提供照片與實用的資訊。那些藍天白雪大山大海的照片看了真的是很誘人啊~~!這個是英文的網站,可以自由下載gpx 檔,有給路線分級數。有幾個資訊一開始你覺得不知道為何寫上去,像是「本路線坡面方向是面北」這種資訊,也只有到了現場我才會了解他的意義何在。對行程規劃來說是一個非常具有參考價值的網站,在上面沒有用不到的資訊。甚至還記錄了下山之後附近有沒有溫泉可以泡!

yamap 是日本當地的登山記錄網站,很像台灣的山林筆記網站。yamap 還找得到日本人遠征台灣的知名百岳的記錄,非常有趣。我主要是看北海道二世谷附近的路線。每一個使用者會上傳他們的戶外山林記錄,也提供下載。我自己後來也弄了一個免費帳戶。地圖則是用做得很好的日本國家地理院發行的等高線圖,看起來乾淨,可讀性很高。日文的部份就勉強湊合著看。

不過yamap 的登山記錄搜尋系統還要自己適應一下。由於同一座山,四季路況差異非常大,所以他們的記錄可以按照月份來搜尋,是很聰明的作法。另外也可以依照記錄自己提供的資料來搜尋是純登山,還是有用雪鞋登山,還是backcountry ski。不過這個功能我覺得不是所有的記錄都會提供。有人的記錄明顯就是backcountry ski 但是他也不會在上傳的時候記錄他是帶ski 上去爬山的。所以我還是花時間慢慢的把某一個山區的三月的記錄都看一遍。看看他們的照片,看看他們照片裡的天氣、看看他們的穿戴,他們的裝備,來決定我自己去的話要帶什麼。


有關雪崩最關連的「坡度」,我使用日本國土地理院的地圖。在打開地圖之後,開啟標高土地の凹凸→全國傾斜量分區圖(雪崩相關) 疊圖上去,會發現某些山的坡面被標成黃紅色的,表示那裡不論雪量風速等因些,光是斜度本身就帶有雪崩風險。


我選的二世谷野雪行程

三月,如果沒有奇怪的天氣的話,理論上初春是BC 的好月份。

我出發前選了以下幾個BC路線

  1. ウアイスホルン (Weisshorn):在二世谷的花園滑雪場旁邊的路底。本身是一個廢棄的滑雪場,但是現在是花園滑雪場的CAT ski 場。所以仍然不能自由進出,但是可以從旁邊的山坡上去山頂。這是一般評價很簡單的路線,坡面面東南,平緩,雪崩風險低。yamap 上有非常多上這個山頭的記錄,還有人是雪季半夜上去看日出,或是下午上去看日落的。
  2. 五色溫泉與附近的イワオヌプリ(硫黃山):這是比較中級的路線。硫黃山的坡面面東,陡,北面有雪崩過,地理院地圖上硫黃山整個坡面都是紅色的,看起來就是不好惹。我去現場看也覺得陡陡的,雖然往下滑是鬆雪不怕摔,但是往上爬倒是很辛苦。後來沒有去拜訪。yamap 硫黃山的三月記錄還不少,但是多半是結伴去,感覺就不是很簡單的路線。
  3. アンヌプリ/安奴普利山西斜面:二世谷的四個大雪場:花園、比羅夫、二世谷村跟安奴普利滑雪場,全部都在這個安奴普利山的東南面與正南,不同的方面差別而已。而北坡與西坡則是野雪區。西坡我是在hokkaidowild 上看到的。也是有一般人都是從另一面的滑雪場坐纜車上山頂再自己選擇那一個坡滑下來。不過從五色溫泉也是可以自己往上爬西稜線上去。在yamap 上用這個方法上去的也是有,不過記錄不算多。整個アンヌプリ 山的正西坡和東北偏東坡是這山比較緩的坡面,西南坡最陡,西北坡是禁止進入的雪崩管制區。
  4. チセヌプリ/ウェナスヒル/シャクナゲ/長沼:這是従大湯沼那個登山口上的一連串好幾個著名的野雪點。這個登山口本來也是一個已經廢棄的滑雪場,一樣現在是一個CAT ski 公司在營運。bc 客要從旁邊的路線上山。往上到最頂端的廢纜車站之後才開始分成去チセヌプリ 或是 ウェナスヒル/シャクナゲ。我在hokkaidowild 與yamap 上看到好幾個這個區域的滑法,有的是有雪崩風險的,有的他們很推薦。yamap 上面也都找得到三月去這些地方的記錄。他們的照片都好美好吸引人。但是誰知道我去的時候又是那種天氣呢!チセヌプリ 的坡面以南面最陡,有雪崩風險,其他三面則還好。ウェナスヒル 與 シャクナゲ 則一般是從緩的東面上。
  5. 雷電山南坡:這是在hokkaidowild 上看到的一個路線。雷電山是二世谷山系裡最靠海的最後一個山頭。如果上得了山頂,天氣又好的話,可以看到日本海風景。當然幾乎每一篇yamap 記錄都會說雷電山山頂常有暴風!~ hokkaidowild 上有一篇記錄從南面的コックリ湖登山口沿南面上雷電山南麓,但是他停在1046 山頭就沒再前進了。我這次本來打算繼續往上爬,但是我後來也是只停在1000 的高度就不想往上了,因為當天風也不小,再往上也就是一直吹風,也可能沒有風景。這個路線是我這次整個行程裡覺得cp 值最高的路線。他的雪況很不錯,軟硬適中,往上爬不費力,往下滑不怕摔。700m 以下有樹林可以tree run, 裡面還藏了好幾個天然小跳台,700m 以上是alpine 地形,大片的雪地隨便玩,遠方還有大風景。而且坡度是很緩,與Weisshorn 差不多,雪崩風險低,非常友善。
  6. アンヌプリ北面:與Weisshorn 一樣停車點進去爬アンヌプリ北面。我看等高線圖與雪崩風險,這個山北面斜度高,但中間有幾塊是較緩的,所以從這裡上600m 也許可行。這個行程大部份人是從山的另一面坐雪場的纜車上山頂再從這一面滑下。但是我沒在hokkaidowild 或yamap 上找到有人從北面這裡bc 上去下來的。這…也許已經說明了什麼。不過我很鐵齒的還是自己去試了一次。結果是,上坡有夠累的,這種坡度上升我不行。這裡的雪好鬆好厚,又鬆又厚的雪對下坡來說也許很舒服很安全,但是對上坡來說像地獄一樣,就算ski 加了皮也一樣難走。用zigzag 往上也因為雪很鬆所以踩每一步都很辛苦。我的結論就是,也許西坡那裡比較容易上。或是,別撐了吧!下次去買張纜車票,用纜車拉上山頂比較輕鬆啦!而且把力氣都花在爬山,下坡ski 根本太累,站都站不穩。


Weisshorn 當天去天氣很差,山上風超大。又是第一次bc滑雪,換裝備吃足了苦頭

Weisshorn 當天去天氣很差,山上風超大。又是第一次bc滑雪,換裝備吃足了苦頭

從アンヌプリ西面的山坡回望五色溫泉

從アンヌプリ西面的山坡回望五色溫泉

チセヌプリ舊滑雪場上方的平緩處,可以看到附近三個野雪山頭,左邊的是ヴェナスヒル,右邊是チセヌプリ。

チセヌプリ舊滑雪場上方的平緩處,可以看到附近三個野雪山頭,左邊的是ヴェナスヒル,右邊是チセヌプリ。

雷電山南面上到700m 之後出了樹林線,望向日本海

雷電山南面上到700m 之後出了樹林線,望向日本海

最後一天bc 日,選擇一個超陡的アンヌプリ北面,非常難skin 上坡。不過天氣卻是非常的好~。我應該要去重爬一次對面的Weisshorn 才對的。

最後一天bc 日,選擇一個超陡的アンヌプリ北面,非常難skin 上坡。不過天氣卻是非常的好~。我應該要去重爬一次對面的Weisshorn 才對的。


2024 三月實際現場挑戰記錄

2024 年三月的獨旅野雪行程,以上每個點都去探過了。但是除了雷電山南坡我真的有爬山也有bc ski 下來很滿足之外,其他幾個都算是沒有探成。主要是天氣的原因。我另一篇說三月是二世谷bc 的好月份,結果今年就是例外。今年2024 年二月,本來不該有零上溫度的二世谷突然大暖了兩三天;讓所有的人都驚嚇到,是不是春天提早到了。結果三月中我去的時候,根本是冬天大復活。整個九天的行程,只有第一天交通天,跟最後一天交通天的天氣最好。第二天就來了一個西伯利亞冷氣團,風雪一直吹,天氣超差,山稜線上像刮颱風一樣,一點樂趣也沒有。所以weisshorn 那天,冷氣團剛到,我有走到最後一個纜車站,離山頂還有約150m 就因為風勢強勁而自己折返了,而アンヌプリ西坡,チセヌプリ附這幾個點,雖然沒大雪,但是風還在,而且大雪剛下完,雪很鬆很粉,上坡困難,就這樣走到一半就決定不玩了。最後一天去アンヌプリ 北坡,則是爬不動,也滑不動,真的累了。

再來就是體力分配不佳,為了拼上山頂,花了太多體力在上坡。穿BC 裝備很盡力的在skinning 往上爬,花了很多力氣,結果要下山滑雪時變得大腿沒力。加上一開始新裝備不熟悉,佔了一些適應學習的時間。所以往下滑的滑野雪的部份,也是跌跌撞撞的沒有說很盡興。這也讓我慢慢了解,bc行程雖然有一大部份是爬山,但不是真的以「上山頂」為目標。「上山頂」是爬山者的心態,bc 滑雪是以「好雪坡加好風景與沒人打擾」為目標在上山的。這個心態要能轉換,而不是只要是上坡就腳癢停不下來一定要上山頂,這是登山者的心態不是滑野雪的心態。有的山頂冰多於雪,或是風超級大,根本不能滑之外,照片裡的大風景也不是天天保證都有。

如果明年還要再去的話,雷電山我一定會再享受一次。アンヌプリ的幾條路線,我決定乖乖的去買雪崩三寶,從山背面的雪場買纜車票坐上去,再自己滑下來吧!不要浪費體力在上坡了。

保存體力,把チセヌプリ/ウェナスヒル/シャクナゲ/長沼 擺到前面幾天去,因為這裡才是很真實的bc 路線,不得打混的。



一切有關正念運用、呼吸訓練、性器官探索,前列腺快感、乳頭調教、口交感受調教,肛門調教與男性高潮理解之文章在此。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