碓冰峠鐵道文化村:舊時代的鐵道歷史見證

時光土場
發佈於追尋日本國鐵時代 個房間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位於群馬縣的橫川車站在北陸新幹線通車以前是從關東前往輕井澤度假,或是繼續前往長野的必經之地。雖然現在的橫川車站變成一條地方鐵道的終點站,但從百年前的明治時代開始留下的鐵道技術與大自然搏鬥的歷史見證,卻被好好保存於此。這次趁著追逐蒸汽火車的機會,我來到了這座被群山環繞、受大人小孩喜愛的鐵道保存園區:碓冰峠鐵道文化村。

利用原橫川運轉區打造的碓冰峠鐵道文化村不僅保存了曾在當地活躍的車輛,同時以各種鐵道體驗吸引海內外遊客造訪

利用原橫川運轉區打造的碓冰峠鐵道文化村不僅保存了曾在當地活躍的車輛,同時以各種鐵道體驗吸引海內外遊客造訪

輕井澤山腳下的鐵道難關

碓冰線通車時使用的ABT式齒軌蒸汽機車模型(大宮鐵博藏)

碓冰線通車時使用的ABT式齒軌蒸汽機車模型(大宮鐵博藏)

日本在19世紀末期選定了經由輕井澤的中山道做為聯絡東京與京都的幹線,雖然後來因為工程太過艱鉅而將幹線改經由東海道,但為了聯絡長野與新潟地區並能大量運送物產,橫川輕井澤間的鐵道工程仍繼續進行。然而,從橫川到輕井澤的碓氷峠路段直線距離不過短短10公里,垂直落差卻高達552公尺,最大坡度有千分之66.7,當時一般的火車根本爬不上去。於是日本政府決定採用ABT齒軌的登山鐵路技術,橫川至輕井澤間在1893年4月1日通車,成為當時從關東前往長野的重要路徑。不過由於沿線有許多長隧道,在隧道內散不去的蒸汽機車煤煙屢屢造成鐵道員窒息等傷害,1912年官方便將這段鐵道以第三軌供電的方式電氣化,成為日本第一條電氣化的官營幹線鐵道。

在碓冰峠鐵道文化村內實地將ABT齒軌與供電軌以千分之66.7的坡度配置,讓遊客可以親眼感受鐵道的坡度

在碓冰峠鐵道文化村內實地將ABT齒軌與供電軌以千分之66.7的坡度配置,讓遊客可以親眼感受鐵道的坡度

隨著齒軌設備經年累月耗損,單線鐵道亦不足以應付增長的運輸需求,於是日本國鐵在1960年代在齒軌路線北側新建了路線標準比較高、雙線化的新線。全線採用與本線其他區間相同的直流1500V架空線方式供電,供電設備規格至此完全統一。不過坡度過大的問題依然存在,因此運用於這段路線的列車除了得加強連結器與車架等構造強度外,列車仍舊得在後方加掛與鐵軌間黏著力較強的EF62、EF63形輔助機車。作為火車上山前的最後一站,在鐵道通車時便在橫川設置機關車庫,組織歷經數次變革,國鐵民營化後改稱為橫川運轉區。1997年北陸新幹線長野路段通車後,考量橫川輕井澤間經營風險與成本過高,於是便在新幹線通車的同時廢線,橫川運轉區也隨之廢止。

車輛基地轉型再生的鐵道文化村

雖然新幹線的快速與便捷讓前往輕井澤的旅程不再艱難,但廢棄的鐵道沿線留下許許多多從明治時代以來的眾多橋梁與隧道,不僅是見證日本產業革命的成果,也是鐵道員與艱困地形搏鬥的歷史見證。以眾多鐵道關聯設施被指定為文化資產的契機,地方政府與JR東日本達成協議,由地方成立的法人──碓冰峠交流記念財團將橫川運轉區的土地轉型為碓冰峠鐵道文化村。除了作為在地的文化旅遊交流據點之外,更重要的是利用鐵道文化元素吸引各地遊客造訪,為當地的文化經濟注入活水。

碓冰峠鐵道文化村內的展示區域大致可以分為舊運轉區辦公室留用的鐵道資料館,由車輛保養用的檢修庫轉用的鐵道展示館,以及西側的戶外展示區。鐵道展示館內的陳設大致維持檢修庫時期的風貌,當時檢修更換用的工具和零件就掛在鐵皮屋的牆上,彷彿時間就凍結在20多年前的樣貌。展示車輛主要是活躍於廢線前的EF63形電力機車、189系電車,部分車輛除了可以讓遊客走進駕駛室一窺司機的工作環境之外,EF63形的兩用連結器也是保持在可動狀態,讓不少內行鐵道迷都試著扳玩。

鐵道展示館是由原橫川運轉區的檢修庫直接沿用,館外則展示著過去常與EF63形一同爬山的189系電車

鐵道展示館是由原橫川運轉區的檢修庫直接沿用,館外則展示著過去常與EF63形一同爬山的189系電車

除了園區招牌的EF63形機車之外,在庫內深處還保存著橫輕間ABT齒軌時代使用的最後一代電力機車:ED42形電力機車。齒軌是指在軌道之間加設可供齒輪咬合的軌道,而過去當地使用的ABT齒軌系統則是用三條齒軌並排,且相鄰齒軌間的相位相差120度,藉此增加齒輪咬合度與安全性的系統,如今日本國內還在使用ABT齒軌的鐵道線以大井川鐵道最為人所知。從展示ED42形車的檢修溝下方就能清楚觀察到車軸上ABT齒軌系統的三個不同相位並排的齒輪,一旁也展示著已被指定為準鐵道紀念物的ABT齒軌。

ED42是日本國鐵最後一代ABT齒軌電力機車,目前除了碓冰峠鐵道文化村,僅有輕井澤的立東部小學校內的ED42 2號車留存

ED42是日本國鐵最後一代ABT齒軌電力機車,目前除了碓冰峠鐵道文化村,僅有輕井澤的立東部小學校內的ED42 2號車留存

ABT齒軌以三排牙齒,並錯開120度相位排列

ABT齒軌以三排牙齒,並錯開120度相位排列

穿越鐵道展示館來到西側的高地上,映入眼簾的是讓許多鐵道迷興奮的各式各樣的火車們!除了過去曾活躍於橫輕間路線的電力機車、客車與電聯車之外,戶外展示區還有為數眾多、過去分布在日本各地的電力機車、柴油車、工程用車輛,總數超過三十輛,車輛多樣性與數量規模堪比JR本州三社附屬的鐵道博物館。這裡之所以會擁有這麼多車輛,除了JR東日本的鼎力協助之外,一部份原因在於日本國鐵曾經有在京都梅小路機關區打造蒸汽機車博物館、高崎設置電力機車博物館的規劃,不過後來僅有梅小路成功轉型,高崎的計畫胎死腹中,大量收藏於今日群馬車輛中心的保存車也就轉而落腳在碓冰峠鐵道文化村。不過比起JR三社的博物館將車輛保存於室內,在藍天白雲以及群山環繞的戶外展示車輛,對於攝影愛好者來說除了友善好拍,更能透過構圖表現老火車們的英姿。

大人小孩都喜愛的動態火車

除了靜態展示的車輛之外,走進園區就能看到橫亙於眼前致敬碓冰三號橋的仿紅磚拱橋,一眼就能讓遊客對舊線上的經典風景留下印象。但不一會兒遠方卻傳來蒸汽機車的氣笛聲,一輛綠色的小型蒸汽機車「ABT君」牽引載著遊客的車廂緩緩走上拱橋,還不斷冒著黑煙呢!ABT君是一輛軌距610mm的蒸汽機車,路線使用一部份的信越本線舊線路廊,並環繞整個園區一周,是園區內頗受一般遊客喜愛的遊園列車之一。除了ABT君之外,鐵道文化村內還有迷你火車,利用軌距1067mm舊線往返園區與峠之湯的觀光小火車等等,提供親子遊客同樂的不同選擇。除了不同形式的親子向遊園小火車外,園方還向本格鐵道迷提供EF63形機車的動態運轉體驗服務,只要上網預約並完成訓練課程,就能讓你一圓當火車司機的夢想!

ABT君走過紅磚拱橋意象,頗有致敬舊鐵道的趣味

ABT君走過紅磚拱橋意象,頗有致敬舊鐵道的趣味

憑藉著碓冰線舊線跡造就的絕景,以及距離高崎約半小時車程的交通便利優勢,碓冰峠鐵道文化村不只是在日本國內受歡迎,在臺灣的旅遊介紹上也是相當有名氣的旅遊目的地。下次來到群馬,不妨帶著親友來欣賞老火車、搭乘小火車、品嘗當地有名的釜めし鐵路便當,來一趟深度的鐵道之旅!


碓冰峠鐵道文化村官方網站

關於更多群馬的鐵道攝影旅行請參考:

【時光土場】群馬蒸汽機車攝影紀行─高崎車站140週年紀念臨時列車

【時光土場】碓冰線舊線踏查(橫川=峠之湯)

【時光土場】碓冰線舊線踏查(峠之湯(新舊線分歧)=熊ノ平信號場)

【時光土場】ありがとう115系─關東地方115系電車定期運用終了

【時光土場】185系谷川岳特急紀行


探訪時間:2024.4.
完稿時間:2024.5.
本文同步刊於時光土場Blogger

31會員
117內容數
隨著日本進入令和時代,日本國鐵分拆民營化已超過三十年的歲月。這段期間不少國鐵時代的路線與車輛一一退場,成為我這個平成人類未曾參與到的旅行經驗。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日本旅行,我希望能在旅途中回味那些逝去的鐵道元素,抓住過去的鐵道風景。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