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線上網,像在大自然散步一樣的幸福?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過去許多研究探討生活在網路時代的人,一方面享受數位時代的便利,另一方面則可能面臨許多不同型式的潛在心理負面影響。上網連線,不論是與人的社交連結,或是資訊知識的傳遞,我們每天花許多時間上網進行各種活動,到底讓我們的生活更快樂還是更焦慮?

連線上網,像在大自然散步一樣的幸福?

連線上網,像在大自然散步一樣的幸福?

連線上網和幸福感的關係到底是正面還是負面?

2024年5月13日最新發表在《技術、心智和行為》(Technology,Mind and Behaviour)的研究「互聯網使用與幸福感之間關聯的多元分析」,是罕見的大規模為期 16 年,包含全球168 個國家240萬人的調查(根據資料集顯示,也包括台灣)[i]。研究發現平均而言,與缺乏網路使用的人相比,能夠自由生活在在網路世界的人在生活滿意度積極體驗對社交生活的滿意度方面得分高出8%[ii]

研究的人事時地物

英國牛津大學與荷蘭Tilburg大學共同研究自 2006 至 2021 年期間,蓋洛普世界民意調查的數據。對不同人口群體和建模決策的敏感度,分析擁有(行動)網路存取或積極使用網路是否可以具有八種幸福結果,包括生活滿意度,個人報告每天經歷負面和正面經驗的程度; 兩個社會福祉指數; 身體健康、社區福祉和目標體驗。研究先詢問幸福感隨網路連線的變化程度,問題如下:(a)報告造訪或使用(行動)網路的個人之間的幸福感有多大差異? (b) 不同網路採用預測因子、幸福感結果、次組和模型協變量規格之間的幸福感差異有多大?樣本中 53.1% 為女性,年齡四分位數範圍為 26-54 歲。然後,在 33,792 個分析規範的穩健性關聯中分析。

研究結果與限制

84.9% 的結果顯示網路連結與幸福感之間,存在統計上顯著的正相關關係。這些結果表明,網路的存取和使用可以積極地預測幸福感並且獨立於一系列看似合理的替代方案。 

然而,研究確實觀察到一組值得注意的負面關聯,是針對年輕(15-24 歲)女性的社區福祉報告,儘管尚未確定因果關係,但這項發現與先前有關網路霸凌增加的報告以及社交媒體使用與憂鬱症狀之間更多負面關聯的報告一致。 

結論仍受到許多因素的限制包括:

  • 人類狀況可能還有無數其他特徵、缺乏縱向研究、非傳統心理學衡量標準、自我報告的技術參與度衡量標準缺乏有效性等。研究進一步強調此結果,在網路存取和使用對個人福祉的因果影響方面仍是暫時的。未來必須做出關鍵的理論假設並在統計模型中正確應用,以便實現無偏見的因果估計。

研究人員怎麼說

牛津大學Andrew Przybylski在5月9日的新聞發佈會上說:

這種積極影響類似於在大自然中散步帶來的幸福感。

 A.H. : 牛津研究員的比喻,還真浪漫。。。現在正連線上網閱讀中的你,幸福否?


[i] Vuorre, M., & Przybylski, A. K. (2024). A Multiverse Analysis of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Internet Use and Well-Being. Technology, Mind, and Behavior, 5(2: Summer 2024). https://doi.org/10.1037/tmb0000127

[ii] Nature News: Is the Internet bad for you? Huge study reveals surprise effect on well-being. 12 May 2024

57會員
100內容數
愛因斯坦: "所有的科學都只不過是日常思維的提煉。” 對於A.H.而言,每個人的內在都住著一個好奇的小孩, A.H.藉著寫科普,提煉日常的觀察與理解, 期待科學其實也能成為大家閒話家常的有趣日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