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其六:離家,只求泛起小革命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銅鑼灣是我非常隱私的住處,很少在公眾場合透露,甚至很少朋友黨員知道我的住處地點。在當選後正式遷居,之前比較像是聚腳的總部,帶有點公共、戰略的意味。將其改造成私人的空間後,我便很低調、很隱密地住在這裏,盡量不讓人發覺。

 

然而,像我身份比較敏感的人,總逃避不了來自北方的關注和觀察。北京的監察和耳目經常使我精神緊張,郭民貴都曾披露大陸委派幾百位公安在港執法,恰巧總部就設在銅鑼灣,所以我連窗簾都不敢拉開,經常留意身邊是否有形跡可疑的人,是否有不尋常的氣味。

 

保持神秘的私人休憩住所是非常重要,縱使這個神秘的面紗是否只如國王的新衣般赤裸,任何形式的躲藏都是徒勞。 Big brother是否永遠都watching you,就是永遠懸疑不決、無法查找的答案。但至少我就沒有明顯地被埋伏跟蹤到回家的經驗,或許這是事實,也可能只是我太愚鈍而不察覺。

 

raw-image

 

過去有記者行家提醒,大公民匯(編按:即文匯,粵語民、文同音)等黨報會派出「狗仔隊」跟縱他們的「眼中釘」,希望獲取更多第一手資料,查找各人的缺陷弱點,以輿論攻擊。有次是非常明顯的跟蹤,我坐的士在崇光百貨附近下車,於銅鑼灣中心地帶繞了幾圈,從諜匪片搬弄似是而非的反跟蹤技巧,最後又真的沒有任何可疑人物跟至家的附近,這種東施效顰也可能有點用處。

 

我也試過在黑紫荊行動被捕後,於警署釋放出來,被兩架國安車輛跟蹤,明目張膽得可怕。那時是習近平訪港期間,據聞中方在港的眼線維穩系統大幅強化,被國安車輛跟蹤就變得理所當然。那時我在回家途中已發現他們,立即叫司機轉向前往立法會,他們尾隨並在立法會樓下泊了整晚,不知是否如我一樣睡著。

 

在我小心翼翼的行動下,銅鑼灣成為我隱密的避風港,讓我在此感到寧靜,縱使我要花點力氣去嘗試從天羅地網中隱藏他。或許從來沒有成功過,但至少我不覺得失望,理性和感性矛盾地刺激着我的安定心和警惕,形成微妙及飽滿的交響樂,但我在鋼索上小心但有力地行走,不是太害怕,不致太裹足。

 

raw-image

不論如何,我會繼續走

 

單獨居住,也希望將這些強烈政治性的騷擾遠離家人,避免家人受到政權邪惡的波及。不單是政權,有些下流的大埔,也作政權武器,或他人家中的人士,當時八卦小道消息加鹽加醋,非常卑劣。

 

在家庭的國度,我自怨地認為自己是半個罪人,無法為在草根的家庭帶來經濟上的支持,反而加重母親心理上的負擔,以家庭人倫角度而言,確是愧疚。現時跟在獄中,承擔着公民抗命的法律後果,以及內置政權的無盡壓迫。我已得不到安定,我離家,便不能盡力保護家人。就像一頁小船隨風漂流,人在岸上,只能乾着急。除非你是呼風喚雨的大老爺,可惜我不是,我只能狠狠地泛起每人心中的小革命。

 

 


延伸閱讀:

「家」其一:銅鑼灣,我獨立後的家

「家」其二:美麗的巧合和意外

「家」其三:在新的環境,重新認識新的自我

「家」其四:港島的人群

「家」其五:那段250呎的生活

 


【鋼索上的不安世代】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羅冠聰的沙龍
49會員
68內容數
<p>從學運領袖、到政黨主席、再到立法會議員,後被剝奪資格,再成階下囚,過去數年我過著曲折卻精彩的生活。牢獄讓我重新回看過去幾年的體悟,決定在此寫下這些年來屬於羅冠聰及香港的故事。</p>
羅冠聰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9/09/28
【🇺🇸參議院聽證: 中方須信守承諾 落實自治與民主 國際社會與港人攜手監察 制裁侵犯人權者官員🇭🇰】 在美國時間26號早上,我繼於5月就香港狀況在國會聽證後,今日再次受邀出席。這是連續兩個星期國會有關於香港的聽證會,其關注度是史無前例的。然而,即使《香港人權民主法案》貌似聲勢浩大,距離
Thumbnail
2019/09/28
【🇺🇸參議院聽證: 中方須信守承諾 落實自治與民主 國際社會與港人攜手監察 制裁侵犯人權者官員🇭🇰】 在美國時間26號早上,我繼於5月就香港狀況在國會聽證後,今日再次受邀出席。這是連續兩個星期國會有關於香港的聽證會,其關注度是史無前例的。然而,即使《香港人權民主法案》貌似聲勢浩大,距離
Thumbnail
2019/09/22
【💪接力遊說:下週出席參議院聽證 持續提升香港議題關注】 面對各位手足在香港面對濫捕毆打、槍林彈雨之際,散落在各地的香港人總是希望用自己微小的力量,為運動帶來一點幫助。自從到了耶魯修讀後,除了一開始面對來自中共鋪天蓋地的攻擊和宣傳,甚至有死亡恐嚇後,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夠從海外協助香港的運動,
Thumbnail
2019/09/22
【💪接力遊說:下週出席參議院聽證 持續提升香港議題關注】 面對各位手足在香港面對濫捕毆打、槍林彈雨之際,散落在各地的香港人總是希望用自己微小的力量,為運動帶來一點幫助。自從到了耶魯修讀後,除了一開始面對來自中共鋪天蓋地的攻擊和宣傳,甚至有死亡恐嚇後,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夠從海外協助香港的運動,
Thumbnail
2019/08/17
一整天我的fb和ig都給中國翻牆的網友炸開了,用一堆只會對牆內網民有共鳴的灌水式攻擊來試圖離間和抹黑。結果我發現,原來是官媒(央視微博)在背後推動,並成功令我留學的新聞推到了微博熱搜。 到底為何他們要如此高調攻擊我呢? 先讓大家了解一下中國輿論現時的節奏以及目標。自機場事件後,中共已強烈動
Thumbnail
2019/08/17
一整天我的fb和ig都給中國翻牆的網友炸開了,用一堆只會對牆內網民有共鳴的灌水式攻擊來試圖離間和抹黑。結果我發現,原來是官媒(央視微博)在背後推動,並成功令我留學的新聞推到了微博熱搜。 到底為何他們要如此高調攻擊我呢? 先讓大家了解一下中國輿論現時的節奏以及目標。自機場事件後,中共已強烈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綠島之行,親子間的糾葛,浮然現出。 牽絆是束縛 ? 放手是不在乎 ? 囚禁人的是牢籠,還是關係。
Thumbnail
綠島之行,親子間的糾葛,浮然現出。 牽絆是束縛 ? 放手是不在乎 ? 囚禁人的是牢籠,還是關係。
Thumbnail
因為疫情沒有出國近三年,難得這個農曆新年假期有十天,真的很有衝去歐洲的衝動。天爸在歐洲幾國都有親戚朋友,英國的是遍佈全國,法國有親戚,比利時、德國也有朋友。但天爸窮,沒錢去歐洲探親會友,但也不想踏足香港,也不建議大家前往香港,理由如下:
Thumbnail
因為疫情沒有出國近三年,難得這個農曆新年假期有十天,真的很有衝去歐洲的衝動。天爸在歐洲幾國都有親戚朋友,英國的是遍佈全國,法國有親戚,比利時、德國也有朋友。但天爸窮,沒錢去歐洲探親會友,但也不想踏足香港,也不建議大家前往香港,理由如下:
Thumbnail
2022年12月 明目張膽,玩轉全世界。在境外設立警僑事務海外服務站,將勢力蔓延至全球每一個角落,令人生活在恐懼中,他們不但只把國內的反對聲音滅絕,就連全世界的反對聲音也相繼滅聲。這些服務站,在每個國家有不同的名稱,但擁有着相同的性質,最終就是要把反對的聲音滅絕。
Thumbnail
2022年12月 明目張膽,玩轉全世界。在境外設立警僑事務海外服務站,將勢力蔓延至全球每一個角落,令人生活在恐懼中,他們不但只把國內的反對聲音滅絕,就連全世界的反對聲音也相繼滅聲。這些服務站,在每個國家有不同的名稱,但擁有着相同的性質,最終就是要把反對的聲音滅絕。
Thumbnail
乘著那風的幻想,離別的故事散落途上⋯⋯
Thumbnail
乘著那風的幻想,離別的故事散落途上⋯⋯
Thumbnail
沒錯,說的就是惡法下的六四。
Thumbnail
沒錯,說的就是惡法下的六四。
Thumbnail
我踏出家門,輕輕地呼吸,嗯,沒事了,臭味減輕了許多。 然後,我才有了餘裕去觀察四周。 我所居住的,是座有逾四十年歷史的老舊公共屋邨,據說是剷平了一座山的山頭來興建,所以居高臨下,同時卻又離荃灣的中心相當遙遠,住在這裡,有種被放逐的感覺。 這屋邨並不大,只有三棟樓,兩棟是深受港產片青睞的井字型公屋,餘
Thumbnail
我踏出家門,輕輕地呼吸,嗯,沒事了,臭味減輕了許多。 然後,我才有了餘裕去觀察四周。 我所居住的,是座有逾四十年歷史的老舊公共屋邨,據說是剷平了一座山的山頭來興建,所以居高臨下,同時卻又離荃灣的中心相當遙遠,住在這裡,有種被放逐的感覺。 這屋邨並不大,只有三棟樓,兩棟是深受港產片青睞的井字型公屋,餘
Thumbnail
「過去兩個月我不斷向國內朋友解釋香港的事情,跟香港人站在一起。可是昨天晚上的事情,讓我兩個月的努力白廢了!」 813機場一夜過後,港漂同事擦了胭脂的臉,從一顆可愛的水蜜桃轉成像一隻爛橘子。她重提727機場阿伯被圍,回顧813付國豪及公安被襲。兩次暴力事件令她覺得自己被背叛了!六月以來,徹夜與內地同
Thumbnail
「過去兩個月我不斷向國內朋友解釋香港的事情,跟香港人站在一起。可是昨天晚上的事情,讓我兩個月的努力白廢了!」 813機場一夜過後,港漂同事擦了胭脂的臉,從一顆可愛的水蜜桃轉成像一隻爛橘子。她重提727機場阿伯被圍,回顧813付國豪及公安被襲。兩次暴力事件令她覺得自己被背叛了!六月以來,徹夜與內地同
Thumbnail
年滿21歲,我便要轉至成人監獄繼續服刑。 在青少年監獄待了50多天,是時候總結一下這裡的作息生活:步操、職訓、清潔和上課,基本上就是每天的循環,單調枯燥渡日固然難受,但綜合9星期以來的經歷,更難受的......
Thumbnail
年滿21歲,我便要轉至成人監獄繼續服刑。 在青少年監獄待了50多天,是時候總結一下這裡的作息生活:步操、職訓、清潔和上課,基本上就是每天的循環,單調枯燥渡日固然難受,但綜合9星期以來的經歷,更難受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