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最Gin聽叁曉爵士?2018/4月號(Jazz nerd alert)</p>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以下是我這一個月來最常聽/新發現的一些音樂。非爵士樂重度成癮者慎入,爵士樂重度成癮者.....更要為你的荷包著想而慎入。

1. BIGYUKI: Eclipse (feat. Chris Turner) from 《Reaching for Chiron》(2018)

BIGYUKI本名平野雅之(Hirano Masayuki),是新崛起的日籍音樂家。據稱他在Berklee音樂院就讀期間因為不敢和其他人合奏,所以把自己關在琴房中不停地以左手替自己伴奏練琴,造就他獨立性強的左手技巧,因此他的作品中厚實又充滿律動的低音都是他自己用貝斯合成器所彈奏的。他受到嘻哈名團A Tribe Called Quest、Bilal等的重用,參與他們的專輯錄製,以一個亞洲人來說殊屬難能!今年他發行的作品《Reaching for Chiron》非常精采,值得一聽。

 

下面這首沒有收錄在專輯中,但是太好聽了不得不放:

 

2. Walter Smith III: Ask Me Now from 《TWIO》(2018)

薩克斯風手Walter Smith III今年發行了一張:「全部都是標準曲」、「幾乎沒有奇數拍(除了最後一首Smith根基於"Like Someone in Love"的和弦行進所寫的創作"Contrafact"是5/4拍)」的無鋼琴專輯 《TWIO》,在現今中生代中是難得一見的「創舉」。然而,你可以清楚聽見這些中生代對於傳統爵士樂的駕馭能力。這首"Ask Me Now"是鋼琴大師Thelonious Monk的作品,Smith在曲末以獨奏的形式演繹主題,高超的技巧讓人嘆為觀止。專輯中另一首《On the Trail》特邀他的薩克斯風前輩Joshua Redman共奏,也是亮點之一。大家或許可以猜猜看《On the Trail》中的"Twin Tenor"是誰先solo?

 

3. Kevin Sun: Bittergreen《Trio》(2018)

薩克斯風手Kevin Sun前陣子剛隨中國吉他手張雄關來到台灣演出,然而我在此之前就已經關注他很久了。他撰寫部落格"A Horizontal Search"已久,發表許多精彩的爵士分析文章和採譜,是個在演奏和理論上都有深厚造詣的音樂人。他的文章"見樹又見林:同儕眼中的Mark Turner"更是獻給影響他最深的當代薩克斯風大師Mark Turner,深具洞見與卓越的文筆。今年他自己發行的專輯《Trio》也是張無鋼琴的三重奏作品,讓人想起Turner的Fly樂團。除了Kevin本身絕佳的旋律性和樂器掌控力外,鼓手 Matt Honor自由伸展的打法也讓人印象深刻。

 

4. John Raymond: Joy Ride《Joy Ride》(2018)

小號手John Raymond和吉他手Gilad Hekselman、鼓手Colin Stranahan共組的無貝斯三重奏Real Feels在首張專輯《Real Feels》以及隨後的現場專輯《Real Feels: Live Vol. 1》表現十分亮眼。受惠於效果器科技的進步以及吉他手在多聲部彈奏技巧上的提升,無貝斯三重奏跳脫了Bill Frisell(Paul Motin Trio)、Brad Shepik(Dave Douglas Tiny Bell Trio)等吉他手建立的典範,開創了全新的可能性。這首《Joy Ride》以5/8拍為根基,最終堆疊至鼓手獨奏的高潮。專輯中Gilad的效果器疊的有點太多層,變的假假的,影片中的live版感覺比較真實些。

 

5. Tom Guarna: Unravel《The Wishing Stones》(2017)

吉他手Tom Guarna全明星陣容的《The Wishing Stones》邀請鼓手Brian Blade、貝斯手John Patitucci和鋼琴手Jon Cowherd錄製,是張精彩異常的作品。曲目"Unravel"以5/4拍寫成,Blade的鼓可說是鋪天蓋地,搭配Guarna深受Kurt Rosenwinkel影響的吉他語彙,相當刺激。

 

6. Music Spoken Here: Pirates of the Konnakol《Pirates of the Konnakol》(2016)

由來自丹麥的吉他手Henrik Andersen、長笛/手風琴手Elisabeth Klein和Tabla演奏家Omri Ben David共組,這是個融合南印度音樂Konnakol和爵士樂和聲的樂團。樂團名明顯地是向吉他大師John McLaughlin的經典專輯《Music Spoken Here》致意。南印度音樂中Raga的旋律概念還有Tihai的節奏概念盡見於他們的創作中,也有部分曲目是揉合北歐民謠旋律。喜歡世界音樂的絕不能錯過。

 

7. 米澤恵実: Untitled: 《A Result of the Colors》(2017)

又一位日籍好手米澤恵実(Yonezawa Megumi)的處女作,令人驚豔的佳作。搭配鋼琴大師Fred Hersch的節奏組:貝斯手John Herbert和鼓手Eric McPherson,Megumi能扎實地彈奏各種風格,能詩意也能自由,在這樣流動性的節奏組輔助下更顯寫意。今年她推出的作品《Boundary》則是全然自由即興的方向,亦可聽聽。

 

8. 張雄關: Slow Down & Sun《Struggles》(2017)

來自中國上海的吉他手張雄關,和他在新英格蘭音樂院念書的同儕們共同錄製了專輯《Struggles》。技巧華麗的雄關是現在中國新生代的爵士音樂家中的佼佼者,並已在上海音樂院任教。作品"Slow down and Run"在Up tempo swing和拉丁節奏間交錯,充滿張力。影片中雖非專輯的原班人馬,但是足以佐證當代中國爵士音樂家的程度非常不錯。

 

9. Le Boeuf Brothers + JACK Quartet: Alkaline《Imaginist》(2016)

最近常常回頭聽這張作品。由Remi、Pascal兩位薩克斯風/鋼琴兄弟檔領軍,他們的弦樂編曲實在太有張力、太刺激。他們也獲得葛萊美獎最佳作曲的提名,可惜敗陣給大老Chucho Valdes和Arturo O'Farrill(私心覺得 Le Boeuf Brothers好多了)。

 

 

10. Frank Woeste/Gilad Hekselman: Dialogue#18

但是德國鋼琴家Frank Woeste發表的這系列二重奏影片足以構成兩張很棒的錄音作品。每集邀請不同的音樂家來作客,集集精彩。#18是和吉他手Gilad Hekselman合作,非常詩意的作曲。其他例如和Lage Lund(#6)、Clarence Penn(#3)、Stephane Galland(#5)、Eric Vloeimans(#12)、Eric Legnini(#11)、David Enhco(#17)等合作的影片,也都相當悅耳。喜歡他的作品的朋友,不妨購買他的作品《Pocket Rhapsody》試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華勁的沙龍
119會員
65內容數
《紐約發生蛇摸爵士?》試圖捕捉20年來爵士樂發展的脈絡,從先前世代的影響、年輕音樂家的創見、新興的爵士風格一路介紹到當前音樂家的優勢與困境。10多年來累積聆聽當代爵士樂的經驗,也持續閱讀國外的文本,我找出自己的見解,試圖為我所熱愛與著迷的這些音樂梳理出方向,讓更多不得其門而入的樂迷得以體會並欣賞。
林華勁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18
前兩天相信有在台北Sappho參與Tom Ollendorff Trio feat. Ari Hoenig的朋友都聽的相當過癮。Jazz nerd如我替大家整理了第一天的曲目(第二天應該也差不多吧?),請見文底。
Thumbnail
2024/09/18
前兩天相信有在台北Sappho參與Tom Ollendorff Trio feat. Ari Hoenig的朋友都聽的相當過癮。Jazz nerd如我替大家整理了第一天的曲目(第二天應該也差不多吧?),請見文底。
Thumbnail
2023/10/24
最近進行中的大稻埕音樂節,其實在上週日(10/22)邀請了一位難能可貴的鋼琴家:Aaron Goldberg來到台灣演出。但我因為同時間已經先安排了自己的演出,只能扼腕地錯過。
Thumbnail
2023/10/24
最近進行中的大稻埕音樂節,其實在上週日(10/22)邀請了一位難能可貴的鋼琴家:Aaron Goldberg來到台灣演出。但我因為同時間已經先安排了自己的演出,只能扼腕地錯過。
Thumbnail
2023/10/13
薩克斯風大師Wayne Shorter為爵士音樂帶來巨大的轉變,也對我個人有著莫大的影響。秉持著對他的敬意,我試圖透過‖WaynesThangWaynesWorld‖的系列文章,讓大家從不同的面向觀察Wayne Shorter其人其樂。
Thumbnail
2023/10/13
薩克斯風大師Wayne Shorter為爵士音樂帶來巨大的轉變,也對我個人有著莫大的影響。秉持著對他的敬意,我試圖透過‖WaynesThangWaynesWorld‖的系列文章,讓大家從不同的面向觀察Wayne Shorter其人其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口琴大師的全新爵士大碟,29歲的CY Leo編寫演繹最新個人向度,集合最優秀的藝術家,親自參與監製創作。新推出誠意滿分的作品,他會為觀眾帶來怎樣的一場現場新碟發佈會?
Thumbnail
口琴大師的全新爵士大碟,29歲的CY Leo編寫演繹最新個人向度,集合最優秀的藝術家,親自參與監製創作。新推出誠意滿分的作品,他會為觀眾帶來怎樣的一場現場新碟發佈會?
Thumbnail
很快的,2022已經到來,連農曆年都過完了。好一陣子沒貼最近聽甚麼音樂,不如就趁有空檔的時候紀錄一下吧。
Thumbnail
很快的,2022已經到來,連農曆年都過完了。好一陣子沒貼最近聽甚麼音樂,不如就趁有空檔的時候紀錄一下吧。
Thumbnail
Nina Simone曾言:「我選擇在音樂上反應(reflect)我的時代,才能找到自我。」當代爵士樂手正實踐著這樣的時代精神,將身邊的音樂化為自我,爵士、電子、搖滾、嘻哈不再涇渭分明,而合為一體....
Thumbnail
Nina Simone曾言:「我選擇在音樂上反應(reflect)我的時代,才能找到自我。」當代爵士樂手正實踐著這樣的時代精神,將身邊的音樂化為自我,爵士、電子、搖滾、嘻哈不再涇渭分明,而合為一體....
Thumbnail
幾個月沒寫寫最近聽了甚麼,疫情就一發不可收拾。不如就再提供一些最近聽的音樂,好讓大家 ̶宅̶在̶家̶積極地參與防疫吧。
Thumbnail
幾個月沒寫寫最近聽了甚麼,疫情就一發不可收拾。不如就再提供一些最近聽的音樂,好讓大家 ̶宅̶在̶家̶積極地參與防疫吧。
Thumbnail
很快的一個月又過去了,跟大家拜個晚年,新年快樂!!最近這一兩個月的聆聽朝兩個編制人數的極端走,一方面很著迷於尼龍弦吉他的獨奏(或是二重奏),一方面對大樂團很有興趣。再這邊就與大家分享一些我聽的東西!
Thumbnail
很快的一個月又過去了,跟大家拜個晚年,新年快樂!!最近這一兩個月的聆聽朝兩個編制人數的極端走,一方面很著迷於尼龍弦吉他的獨奏(或是二重奏),一方面對大樂團很有興趣。再這邊就與大家分享一些我聽的東西!
Thumbnail
每位樂手的音樂造詣不在話下,卻不讓技巧成為封閉內心的障礙。他們不僅聆聽彼此的即興樂句,還能聽懂樂句的意境,彼此給對方足夠的留白。讓萬物擁有自己的個性,又毫無矛盾地共存,可見深知禪的絕妙三昧。
Thumbnail
每位樂手的音樂造詣不在話下,卻不讓技巧成為封閉內心的障礙。他們不僅聆聽彼此的即興樂句,還能聽懂樂句的意境,彼此給對方足夠的留白。讓萬物擁有自己的個性,又毫無矛盾地共存,可見深知禪的絕妙三昧。
Thumbnail
小號手Wynton Marsalis,讓原音回歸的王者,不僅在音樂上表現突出,也協助建立了重要的Jazz at Lincoln Center,讓爵士樂成為可登大雅之堂的 「美國古典樂」....
Thumbnail
小號手Wynton Marsalis,讓原音回歸的王者,不僅在音樂上表現突出,也協助建立了重要的Jazz at Lincoln Center,讓爵士樂成為可登大雅之堂的 「美國古典樂」....
Thumbnail
張雄關,是位中國爵士新生代中,最被看好的一位吉他手。這篇文章,揭露的是雄關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上海的爵士新聲,值得樂迷的關注。
Thumbnail
張雄關,是位中國爵士新生代中,最被看好的一位吉他手。這篇文章,揭露的是雄關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上海的爵士新聲,值得樂迷的關注。
Thumbnail
以下是我這一個月來最常聽/新發現的一些音樂。非爵士樂重度成癮者慎入,爵士樂重度成癮者.....更要為你的荷包著想而慎入。
Thumbnail
以下是我這一個月來最常聽/新發現的一些音樂。非爵士樂重度成癮者慎入,爵士樂重度成癮者.....更要為你的荷包著想而慎入。
Thumbnail
<p>好的音樂家太多,有趣的音樂層出不窮,要煩惱的總是該選哪張,選好後又煩惱好像還有遺珠之憾。不過撇開這種天人交戰的時刻,回頭重新聆聽這一年來接觸的音樂,感受音樂家們的創意,依舊令人興奮。</p>
Thumbnail
<p>好的音樂家太多,有趣的音樂層出不窮,要煩惱的總是該選哪張,選好後又煩惱好像還有遺珠之憾。不過撇開這種天人交戰的時刻,回頭重新聆聽這一年來接觸的音樂,感受音樂家們的創意,依舊令人興奮。</p>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