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進球場》是一部真正的職棒動畫,
就跟王國紀元是一款真正的戰爭遊戲一樣。 我不是第一個寫《錢進球場》評論文的人。比如,
Vannzic 早先提到,《錢進球場》有種「不加修飾的銅臭」,是一部非常另類的作品。
Altia 也認為「是一部非常邪道的運動漫畫」,沒有熱血的團結精神,而是強調「人與人之間的落差」。但我在這篇文章想論證的是:
這樣的「另類」其實是從 「動漫」 的角度來看,若從現實的職業棒球界來說,《錢進球場》的想法一點也不為過。 作為一個從小看棒球跟動漫長大的宅宅,我反倒要稱讚主角凡田夏之介的想法十分實際,而我也很推薦朋友們與其看一些奇怪的運動漫畫,還不如看本季黑馬《錢進球場》。
職業運動的世界是殘酷的,我們看到許多NBA球星帶傷打球,我國舉重好手許淑淨在2016年里約奧運拿下金牌,不到兩年就因為膝傷退休。運動選手光輝燦爛的一面背後,是與傷痛的長期抗爭。離開運動的領域後,又該如何規劃自己往後的人生?這些對於運動選手來說都是十分切身的問題,在職棒更是如此。 好比「金臂人」黃平洋叱吒風雲一時,退休後也是得賣便當維生;旅日的張誌家後來成為賭徒,欠下許多賭債。日職也不遑多讓,巨人中繼投手的笠原將生被開除後先是經營了一陣子餐廳, 後來竟然轉行當起牛郎,還穿著巨人軍的球衣陪客。例子族繁不及備載,但也反證職棒選手對自己的管理(包括身體、經濟、人脈等)至關重要。也正是為何我覺得凡田的想法十分真切。
棒球/漫畫的虛實之間
雖然這話題有點沉重,但我們不得不面對三個棒球漫畫幾乎都有的硬傷:
棒球動漫絕口不提職業球壇的現實狀況,只顧打球。
作者過度描寫棒球裡的投打對決,忽略其他面向。
對棒球的理解不是過時就是錯誤,要不就還停留在「精神論」的階段。
舉例來說,小時候看《
棒球大聯盟 》覺得好看、熱血,吾郎永不放棄這點很帥。但長大後看便覺事有蹊蹺。吾郎五歲就可以投出100公里的速球,上了大聯盟可以投到160公里云云。這些其實僅是反映了作者滿田拓也對球速的執迷,對棒球的理解錯誤。如同《
魔球 》作者麥可·路易斯提到:
投手最重要的特質不在於他的力量,而是他欺騙打者的能力,而欺騙有很多種形式。
事實是,一個投手的優劣難以用一項數據去評估,打者是否能從該投手手中敲出安打或是上壘,除了投球之外,捕手配球、壘上狀況,守備站位、教練團戰術都有影響。換句話說,滿田拓也以球速論投手優劣的方式不但不精準,甚至是錯誤到了極致。也讓主角茂野吾郎從一個棒球人的角度來看簡直是不可思議的負面教材(而他的故事竟然還能出續集):操壞右手之後換左手,不能當投手後當打者。明明受傷卻還要上場、明明在大聯盟拿下多個投手獎項卻經濟拮据等。從他的結局來看,不禁感到諷刺。
另一部早期棒球作品《
魔投手 》就歡樂一些(但不知從何吐槽起),完全把棒球當成投手跟打者之間的兩人比賽。劇情的迴圈也朝「投手訓練各式魔球」、「打者研究各式魔球的攻略法」的一來一往為主。魔球一破,投手就自動退場。因為太豪洨,導致小學生每個都要捏個軟式棒球投分身魔球,在投手丘邊轉圈邊投出大迴旋魔球等,這邊就不一一詳述了。但《魔投手》對後續棒球漫畫影響甚大,時至今日我們還是可以看到各式魔球在漫畫裡的甲子園乃至各大球場大顯神威。我們不禁要問
奉勸各位父母如果有愛運動的孩子,就更要慎選他看的書。費德勒不會外旋發球,大谷翔平不會分身魔球, (話說回來,內馬爾怎麼還不快用雷獸射門突破封鎖?) 「朗神」鈴木一朗的父親從小就教導兒子,肩膀是消耗品要好好珍惜,去打擊場練習不要為了省錢連壞球也打,而是要學習選球,這些才是正確的運動觀念。
凡田夏之介作為一個反英雄
在《錢進球場》之前,我們很難想像一部身手平平、長得像大叔、愛錢、內心叨叨絮絮很多的中繼投手成為棒球漫畫的主角。但凡田的出現帶出了前述漫畫中沒有提過,許多投打之外甚至是球場之外的事情,除了緩和整體職業球場的殘酷現實外,也讓很多懂棒球的人會心一笑。
其中最值一提的是,棒球裡面本來就有許多「小劇場」,像中職裡就有鐵拳振總、朱老打帶跑等經典畫面。正如《錢進球場》OP提到,「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一齣戲正在播放著。」但當每個人開始在名為「職業棒球」的場域中交集時,故事就變得不再只是輸贏那麼簡單。 原本要被下放二軍的看板老球星從凡田手中打出全壘打,讓敵隊的打線補強計畫功虧一簣;原本因調度的關係只想下放一人至二軍的球隊,在凡田的「輾壓」之下兩位待觀察球員雙雙吞下3K,氣得教練團把兩人都下放二軍;原本凡田幫前輩努力守住的勝投,最後卻因為終結者放火飛了;凡田在牛棚練了好幾輪,最後上場卻只是一發牽制結束比賽;面對Tempters中心打線,凡田先是衝撞跑者、觸身球保送、激怒對方洋砲最後製造雙殺結束這半局,氣得小雪牙癢癢,讚讚(?)
《錢進球場》要說的從來不是投手打者的英雄故事,而是考量棒球的變化繁雜,瞬息萬變的氛圍。故事裡的教練團往往選擇「打安全牌」這樣的作法,既是職業的表現,也是對棒球動漫中精神論的反思。事實就是,棒球作為一種團體競賽有太多複雜的變化及風險,放手一搏固然有可能逆轉,但在局勢明顯一面倒的情況下,選擇保留實力、穩定發揮才是職業精神的展現。 這也是為何凡田並沒有怪罪漫畫家牧場老師的原因,儘管職業不同,但選擇穩定的態勢持續發展才是聰明的選擇。
順帶一提,第十二集凡田到小雪的食堂吃炸雞炒飯時,製作組也完全不掩飾自己向另一部大叔系作品《
孤獨的美食家 》致敬的痕跡。類似的背景音樂,加上凡田特有的內心嘮叨、吃飯的方式、對小雪的愛慕等,加上動畫裡的新聞中還特別提到「井之頭」選手結婚一事(按:《孤獨的美食家》的主角名字是「井之頭」五郎)、請
北野武 來參一腳配音,顯然是製作組玩梗玩上癮啦XD。
但就是這些嘮叨、這些獨白、這些不器用的小行為反而讓我們覺得凡田夏之介就跟我們一樣平凡,他話講得輕鬆,卻又帶有一定程度的殘酷現實以及他個人的人生哲學,也讓《錢進球場》散發著反英雄(anti-hero)的氣氛,這才是本作最大亮點。
在職業世界裡,談錢一點也不粗俗
「
グラ ウンドには
ゼニ が落ちている(球場裡埋著錢)!」這是日職棒球員鶴岡一人的名言。也是本作
《 グラゼニ
》 標題的來源。事實是,球場的確是個一攫千金的地方。我們可以站在道德高點上批評凡田愛錢,但必須承認他取得的方式十分正當,實際上也必須背負風險、持續維持身手、關鍵時刻也要全力一搏。美國職棒中的豪門球隊往往重金禮聘強投強打(按:不少美國棒球隊老闆宣稱,
職棒已經不再是運動的競技,而是金錢的比賽 ),如果真有好身手,那麼像凡田這樣想多賺點錢又有什麼不對呢?像中職這樣低薪血汗強調態度、毅力的氛圍才是錯誤的吧?又或是,我們長期受到不切實的夢想、理念影響,連打個棒球都要做功德,好像為金錢奮鬥是一件很骯髒的事?另一部動畫《
極道超女 》中,新田在請小雛第一次吃鮭魚丼飯時,告訴她一個大人世界再簡單不過的道理:
顯然,錢很重要。雖然錢未必像凡田想的是一種戰力數據。但年薪的多寡顯然是與球員的表現相關聯的,美國大聯盟中也是有薪水與身手不符、言過其實的選手、但也有「俗擱大碗」,便宜而好用的選手在。這兩者之間的平衡在哪?是否存在著某種客觀數據分析來將棒球理論化?這些都是現代職業棒球極力尋找的答案。
=========================
後記:雖然很可惜,但是不用擔心凡田
最近《錢進球場》也宣布會出第二季動畫了。既然身為一個會看棒球的宅宅,我想做一些不負責的劇情走向猜測,先說結論:我個人十分看好凡田。 原因如下:
凡田可能擁有更長的職業生涯 :凡田是神宮Spiders隊的一人左投LOOGY(從英文的Lefty One Out Guy而來),他的地位目前仍無人可取代。雖然「左投剋左打」並非金科玉律,但可以想像凡田在未來的比賽還是會不斷出場,而且每次出場應該都是出來克制敵隊的左打強棒,以階段性任務居多。雖然他26歲對職棒選手來說算是不上不下的年齡,但在手臂消耗上較少的他應該可以撐久一點,領更多年薪。
凡田個性與球路相性佳 :凡田球速不快,但控球很好。加上第九集學長給他的慘痛教訓,他應該會持續用他擅長的球路來解決對手。雖然不具備成為強投的資質,卻有成為老球皮的潛力。
可以穩吃局數、穩定壓制年薪比自己低的打者 :凡田雖然也有放過火,但相較於現任終結者瀨戶表現為佳。另外凡田的「特殊能力」也值得期待,打擊新秀不遺餘力的他、會是個很好用的工具人。也許當先發上的心態準備不足,但未來成為終結者(closer)的可能性很高。
本文參考書目:
麥可·路易斯,《魔球》,2011,早安財經文化出版
原作/久住昌之,作畫/谷口治郎,《孤獨的美食家》,2012,圓神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