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Jo的奇妙冒險》本身就是個奇妙的作品,任誰都想不到,荒木當年提出的「人類讚歌」-一個他編造用來回絕「畫那種駕駛機械打來打去的機器人漫畫」的藉口,竟然成了連載一個長達30多年的故事。關於「人類的美好之處到底為何?」,荒木始終還在追求的路上。各種奇妙事件、每個角色獨特的慾望、成長、邂逅,使得《JoJo》即便「致敬」了大量元素,卻沒人會否認《JoJo》是荒木飛呂彥獨具匠心的作品。在這樣的基礎上,本書作者杉田俊介提出的論點是:《JoJo》是一本關於「自我發展」的作品,對於慾望、平等、自我啟發、協作、自立、命運、奇蹟、生命都有一定程度的探討。

或許大家會問,《JoJo》作者荒木飛呂彥自己都已出版《漫畫術》、《奇妙恐怖電影論》等著作剖析自己的各項創作靈感了,我們還需要看一本非作者自身論述,而是由一個讀者、評論者論述的《JOJO論》嗎?答案是必要的。本書作者杉田俊介除了是個高度涉獵動漫與文學的評論家之外,也是一個NPO工作者,從事照護殘疾人士的工作。漫畫作品雖然是虛構的,但始終來自現實社會的滋養,漫畫有時甚至會回過頭來,發揮比現實事件更大的影響力,進而模糊兩者的疆界。杉田對於社會的觀察,使他看動漫的態度十分不同。

由此也可看出,創作者荒木與評論者杉田的著眼點不同,創作者善於汲取生活中的大小事物化為靈感,重新將之化作故事賦予生命(宛如黃金之風中,主角喬魯諾可以透過擊打或碰觸物體給予物品生命);評論者善於指出這樣的過程,並賦予作品本身無限的意義與詮釋(宛如喬尼·喬斯達的黃金迴旋)。
而每一部作品帶給人們的感動是不一的-例如覺悟,或許你贊同喬魯諾的看法而非普奇神父;相較於喬納森正大光明的戰鬥方式,喬瑟夫敗中求勝,擅長欺騙的方式也未嘗不可;黃金精神也並非只有貴族才能擁有,不良少年、黑幫流氓、一個不知名的路人都可能有黃金精神。JOJO的「奇妙」之處,或許不在冒險,而是思想上的百花齊放。閱讀《JOJO論》時,別忘了手邊多放一套漫畫,搭配各名場面服用,更加有效。
#感謝典藏藝術邀稿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