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撞生命之牆的狂喜之舞-謝克特「無盡的終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英國侯非胥.謝克特最新舞作《無盡的終章》來台演出。
 今天是台南日,又要去看表演了,在南下列車上,仍然掛心昨晚謝克特的《無盡的終章》,如果不是時間因素,真想再看一次,這作品對不管哪個領域的創造者而言,每看一次,定會功力大增。
 我們時時刻刻活著,也分分秒秒正在死去,一如謝克特所言,這部作品,是在艱難的時局裡,為歡慶生命而作。畢竟光才能造就陰影,黑暗就只是黑暗而已。(所以他煙才打那麼厚,讓光這樣好看嗎?)
 舞者詩意性而連貫的肢體,時而暴烈、時而輕盈,但始終保持在某種特定頻率上,我認為那不是為了能量的積累,相反地,是一種釋放;舞台上游移的生命之牆,為你我切割不同的人生場景,唯有舞動是真理,為愛而舞、為苦痛而舞,奄奄一息、動彈不得,活得如行屍走肉般不堪,仍要跳舞,仍要狂喜如歌。
 舞台上的音樂家演奏,讓我聽見類似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開頭的那幾個小節的和聲進行,中場朋友買了節目冊,果然是來自俄國民間曲調的挪用;然而,一如謝克特的創作理念,人生是一鏡到底的旅程,你我的人生,都不會因為這20分鐘的中場休息而停止,於是,弦樂團在大幕前悄然上陣,演奏一曲《風流寡婦》的變奏,像是說著陽光燦爛,風又輕柔,生命如歌,還要留在座位上的觀眾跟他們一起歡唱。但他們很快就被「吸」進大幕裡,跳舞有時,歡樂有時,中場休息也有時。
 走出劇院時,看見前方觀眾大約是舞者吧,已能模擬方才舞者舞動的方式跳舞,我也好想這樣跳舞,可惜我不會跳舞。
 但戲劇院附近經常有的管樂練習,從遠方傳來,聽來竟也像剛剛在劇院裡聽見的重低音聲響。
 一直覺得作品原文「Grand Finale」,頗有狄更斯《遠大的前程》(Great Expectations)的意味。
 但也因為「Grand Finale」這個標題,使得有歐洲媒體揣測,這是謝克特最後一部作品,實在是過度猜想了,謝克特說他身體一切都好,還有新作在進行;在無盡的終章之後,並不是結束的,而是下一章的開啟。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對於一名有懼高症的觀眾而言,坐在河床劇團所特殊打造的高台上看戲,是一次戰戰兢兢的體驗。除了高度令人恐懼,同時也深怕那欄杆輕輕一碰,人就要掉下舞台區,即使知道不太可能會掉下去,但這樣子的驚恐感,也
「聯覺」(Synesthesia)是心理學名詞,又稱為「共感」,描述人類的感官在接收到特定刺激時,會不自覺地產生另一種感官和認識;例如:聽見某段音樂,能聯想到某個顏色;又或者是看見某個數字,就不自覺
 烏克蘭大劇院首席指揮密克拉.迪亞杜拉首次來台,和NSO國家交響樂團即將在下周合作演出全本芭蕾舞劇《天鵝湖》和《睡美人》,指揮過許多交響樂團的他表示:「NSO的表現非常專業、傑出,對音樂的反應非常敏
曾獲大阪國際音樂大賽維也納區首獎的小提琴家葉哲睿和拿下多樣國際大獎的日本小提琴家中村太地,兩人是在維也納求學時期的同窗好友,兩人昨日(5月日)在台灣嘉義市文化局演藝廳同台,演奏巴哈d小調雙小提琴
 蕭邦的詼諧曲,一點也不詼諧,他賦予詼諧曲全新的面貌和內容,在輕快、華麗的樂章之間,埋藏他內心的憂鬱之苦,以及訕笑、挖苦世事的悲涼,這麼說來,蕭邦的詼諧曲是情感豐沛的,並揭露其赤裸本心。布拉姆
今年3月在台南孔廟有一場別緻的演出,鋼琴家盧易之在草地上一連演奏多首台灣民謠改編曲,熟悉的旋律、古典鋼琴演奏技法,加上多變的和弦聲響,讓原本來來去去觀光的人們,都停下腳步,坐下來聆聽。  盧易之是多
  對於一名有懼高症的觀眾而言,坐在河床劇團所特殊打造的高台上看戲,是一次戰戰兢兢的體驗。除了高度令人恐懼,同時也深怕那欄杆輕輕一碰,人就要掉下舞台區,即使知道不太可能會掉下去,但這樣子的驚恐感,也
「聯覺」(Synesthesia)是心理學名詞,又稱為「共感」,描述人類的感官在接收到特定刺激時,會不自覺地產生另一種感官和認識;例如:聽見某段音樂,能聯想到某個顏色;又或者是看見某個數字,就不自覺
 烏克蘭大劇院首席指揮密克拉.迪亞杜拉首次來台,和NSO國家交響樂團即將在下周合作演出全本芭蕾舞劇《天鵝湖》和《睡美人》,指揮過許多交響樂團的他表示:「NSO的表現非常專業、傑出,對音樂的反應非常敏
曾獲大阪國際音樂大賽維也納區首獎的小提琴家葉哲睿和拿下多樣國際大獎的日本小提琴家中村太地,兩人是在維也納求學時期的同窗好友,兩人昨日(5月日)在台灣嘉義市文化局演藝廳同台,演奏巴哈d小調雙小提琴
 蕭邦的詼諧曲,一點也不詼諧,他賦予詼諧曲全新的面貌和內容,在輕快、華麗的樂章之間,埋藏他內心的憂鬱之苦,以及訕笑、挖苦世事的悲涼,這麼說來,蕭邦的詼諧曲是情感豐沛的,並揭露其赤裸本心。布拉姆
今年3月在台南孔廟有一場別緻的演出,鋼琴家盧易之在草地上一連演奏多首台灣民謠改編曲,熟悉的旋律、古典鋼琴演奏技法,加上多變的和弦聲響,讓原本來來去去觀光的人們,都停下腳步,坐下來聆聽。  盧易之是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不過, 那曾經的夢境,實在過於真實, 不過, 那破碎的希望,終將化為塵埃, 晨霧中的幻影,終消散於晨陽。 為何要, 奢望那微弱的憐憫之光? 人間的舞台上, 我們原是搖擺的舞者。 而可愛的人間, 最是厭棄搖擺不定。 這不過是一場美麗的誤解, 夢醒之際
Thumbnail
2024年5月4日,登上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的 ⟪ 大創藝家 2024 ⟫ , 榮幸我也能參與其中。 以肚皮舞為基礎,加入爵士及魔術演出,給予觀眾不同的視覺、聽覺饗宴。 演出結束的感動,透過文字記錄下來吧~
  生命的意義不是必要條件,只是用以協助仍不了解這些作品的人認識會場的導覽手冊。看展時能拿到的話,的確挺令人高興的(畢竟誰都不喜歡空手而歸)。但在仍需要你以作者身分給出更多繼續推展風格的作品時,手冊這類的事情,如果尚沒有造成你太多的煩惱,或許就先擺在一邊,以後再思考。
Thumbnail
傳記電影《作家不跳舞: 等待貝克特》是以愛爾蘭、法國諾貝爾文學獎者-山繆貝克特的一生為主。在獲獎當夜,劇作家貝克特試圖逃離原本典禮現場,與另一個自己對話,他們從過去談論到現在,兒時的母親、跳舞的女子、二戰的摯友、伴隨一生的妻子等。貝克特試圖找尋人生的汙點、戲謔與荒誕,跳上舞台韃靼的脫離現實主義。
Thumbnail
莎士比亞(《馬克白》第五幕第五場)“世界是一個舞台,所有的男人和女人都只是演員:他們有出口,也有入口;一個人在他的時代扮演許多角​​色。 明天、明天、明天, 日復一日地以這種小步子爬行, 直到記錄時間的最後一個音節, 我們所有的昨天都照亮了愚人通往塵土飛揚的死亡之路。
Thumbnail
清明時節黎明即起 ,餘震餘波盪漾只希望大家平安,也用音樂與視覺帶來寧靜的光影。 前幾天想到了徐志摩<再別康橋>,試了幾張自己音樂的文字視覺,如果文學經典都能透過現代得到一種創生。最近被問到是否會音樂劇,其實音樂劇的元素在於舞蹈、音樂、與戲劇,而剛好又曾經配樂過音樂劇場,也經過多年涉獵不同風格和
Thumbnail
24.01散場 (詩歌詠唱) 執著永遠別放在心上 青春舞會散場杯盤狼籍中的紅粉佳人 妳為我耗盡了青春 我也為妳付出所有深情 但自古好夢最易醒 我走過古往今來多少繁華過的地方 熱鬧歌舞的人生散場後 人空留下 只有一座座寂寞墳場 散場 說再見太沉重
Thumbnail
人們在大時代沸騰的浪潮裡掙扎翻滾,劇中橫跨三十年,一個世代又一個世代,人們奮力地掙扎與抗爭,對看劇當下的我們來說,彷彿是飛蛾撲火、螳臂擋車般的徒勞。You are my shining ending,配樂之一這樣唱著。바람이 되어(化做千風),另一首歌這樣唱著。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不過, 那曾經的夢境,實在過於真實, 不過, 那破碎的希望,終將化為塵埃, 晨霧中的幻影,終消散於晨陽。 為何要, 奢望那微弱的憐憫之光? 人間的舞台上, 我們原是搖擺的舞者。 而可愛的人間, 最是厭棄搖擺不定。 這不過是一場美麗的誤解, 夢醒之際
Thumbnail
2024年5月4日,登上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的 ⟪ 大創藝家 2024 ⟫ , 榮幸我也能參與其中。 以肚皮舞為基礎,加入爵士及魔術演出,給予觀眾不同的視覺、聽覺饗宴。 演出結束的感動,透過文字記錄下來吧~
  生命的意義不是必要條件,只是用以協助仍不了解這些作品的人認識會場的導覽手冊。看展時能拿到的話,的確挺令人高興的(畢竟誰都不喜歡空手而歸)。但在仍需要你以作者身分給出更多繼續推展風格的作品時,手冊這類的事情,如果尚沒有造成你太多的煩惱,或許就先擺在一邊,以後再思考。
Thumbnail
傳記電影《作家不跳舞: 等待貝克特》是以愛爾蘭、法國諾貝爾文學獎者-山繆貝克特的一生為主。在獲獎當夜,劇作家貝克特試圖逃離原本典禮現場,與另一個自己對話,他們從過去談論到現在,兒時的母親、跳舞的女子、二戰的摯友、伴隨一生的妻子等。貝克特試圖找尋人生的汙點、戲謔與荒誕,跳上舞台韃靼的脫離現實主義。
Thumbnail
莎士比亞(《馬克白》第五幕第五場)“世界是一個舞台,所有的男人和女人都只是演員:他們有出口,也有入口;一個人在他的時代扮演許多角​​色。 明天、明天、明天, 日復一日地以這種小步子爬行, 直到記錄時間的最後一個音節, 我們所有的昨天都照亮了愚人通往塵土飛揚的死亡之路。
Thumbnail
清明時節黎明即起 ,餘震餘波盪漾只希望大家平安,也用音樂與視覺帶來寧靜的光影。 前幾天想到了徐志摩<再別康橋>,試了幾張自己音樂的文字視覺,如果文學經典都能透過現代得到一種創生。最近被問到是否會音樂劇,其實音樂劇的元素在於舞蹈、音樂、與戲劇,而剛好又曾經配樂過音樂劇場,也經過多年涉獵不同風格和
Thumbnail
24.01散場 (詩歌詠唱) 執著永遠別放在心上 青春舞會散場杯盤狼籍中的紅粉佳人 妳為我耗盡了青春 我也為妳付出所有深情 但自古好夢最易醒 我走過古往今來多少繁華過的地方 熱鬧歌舞的人生散場後 人空留下 只有一座座寂寞墳場 散場 說再見太沉重
Thumbnail
人們在大時代沸騰的浪潮裡掙扎翻滾,劇中橫跨三十年,一個世代又一個世代,人們奮力地掙扎與抗爭,對看劇當下的我們來說,彷彿是飛蛾撲火、螳臂擋車般的徒勞。You are my shining ending,配樂之一這樣唱著。바람이 되어(化做千風),另一首歌這樣唱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