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撞生命之牆的狂喜之舞-謝克特「無盡的終章」

衝撞生命之牆的狂喜之舞-謝克特「無盡的終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英國侯非胥.謝克特最新舞作《無盡的終章》來台演出。

英國侯非胥.謝克特最新舞作《無盡的終章》來台演出。

 今天是台南日,又要去看表演了,在南下列車上,仍然掛心昨晚謝克特的《無盡的終章》,如果不是時間因素,真想再看一次,這作品對不管哪個領域的創造者而言,每看一次,定會功力大增。

 我們時時刻刻活著,也分分秒秒正在死去,一如謝克特所言,這部作品,是在艱難的時局裡,為歡慶生命而作。畢竟光才能造就陰影,黑暗就只是黑暗而已。(所以他煙才打那麼厚,讓光這樣好看嗎?)

 舞者詩意性而連貫的肢體,時而暴烈、時而輕盈,但始終保持在某種特定頻率上,我認為那不是為了能量的積累,相反地,是一種釋放;舞台上游移的生命之牆,為你我切割不同的人生場景,唯有舞動是真理,為愛而舞、為苦痛而舞,奄奄一息、動彈不得,活得如行屍走肉般不堪,仍要跳舞,仍要狂喜如歌。

 舞台上的音樂家演奏,讓我聽見類似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開頭的那幾個小節的和聲進行,中場朋友買了節目冊,果然是來自俄國民間曲調的挪用;然而,一如謝克特的創作理念,人生是一鏡到底的旅程,你我的人生,都不會因為這20分鐘的中場休息而停止,於是,弦樂團在大幕前悄然上陣,演奏一曲《風流寡婦》的變奏,像是說著陽光燦爛,風又輕柔,生命如歌,還要留在座位上的觀眾跟他們一起歡唱。但他們很快就被「吸」進大幕裡,跳舞有時,歡樂有時,中場休息也有時。

 走出劇院時,看見前方觀眾大約是舞者吧,已能模擬方才舞者舞動的方式跳舞,我也好想這樣跳舞,可惜我不會跳舞。

 但戲劇院附近經常有的管樂練習,從遠方傳來,聽來竟也像剛剛在劇院裡聽見的重低音聲響。

 一直覺得作品原文「Grand Finale」,頗有狄更斯《遠大的前程》(Great Expectations)的意味。

 但也因為「Grand Finale」這個標題,使得有歐洲媒體揣測,這是謝克特最後一部作品,實在是過度猜想了,謝克特說他身體一切都好,還有新作在進行;在無盡的終章之後,並不是結束的,而是下一章的開啟。

avatar-img
李欣恬的藝文筆記。Artsy Tea Talk
37會員
134內容數
在資訊爆炸的年代,如果你也相信文字報導的力量,歡迎持續關注我的粉專和文字。我會盡我所能地訪問、盡可能地寫,願字裡行間的一切,有天成為你願意一再造訪的天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對於一名有懼高症的觀眾而言,坐在河床劇團所特殊打造的高台上看戲,是一次戰戰兢兢的體驗。除了高度令人恐懼,同時也深怕那欄杆輕輕一碰,人就要掉下舞台區,即使知道不太可能會掉下去,但這樣子的驚恐感,也
「聯覺」(Synesthesia)是心理學名詞,又稱為「共感」,描述人類的感官在接收到特定刺激時,會不自覺地產生另一種感官和認識;例如:聽見某段音樂,能聯想到某個顏色;又或者是看見某個數字,就不自覺
 烏克蘭大劇院首席指揮密克拉.迪亞杜拉首次來台,和NSO國家交響樂團即將在下周合作演出全本芭蕾舞劇《天鵝湖》和《睡美人》,指揮過許多交響樂團的他表示:「NSO的表現非常專業、傑出,對音樂的反應非常敏
曾獲大阪國際音樂大賽維也納區首獎的小提琴家葉哲睿和拿下多樣國際大獎的日本小提琴家中村太地,兩人是在維也納求學時期的同窗好友,兩人昨日(5月日)在台灣嘉義市文化局演藝廳同台,演奏巴哈d小調雙小提琴
 蕭邦的詼諧曲,一點也不詼諧,他賦予詼諧曲全新的面貌和內容,在輕快、華麗的樂章之間,埋藏他內心的憂鬱之苦,以及訕笑、挖苦世事的悲涼,這麼說來,蕭邦的詼諧曲是情感豐沛的,並揭露其赤裸本心。布拉姆
今年3月在台南孔廟有一場別緻的演出,鋼琴家盧易之在草地上一連演奏多首台灣民謠改編曲,熟悉的旋律、古典鋼琴演奏技法,加上多變的和弦聲響,讓原本來來去去觀光的人們,都停下腳步,坐下來聆聽。  盧易之是多
  對於一名有懼高症的觀眾而言,坐在河床劇團所特殊打造的高台上看戲,是一次戰戰兢兢的體驗。除了高度令人恐懼,同時也深怕那欄杆輕輕一碰,人就要掉下舞台區,即使知道不太可能會掉下去,但這樣子的驚恐感,也
「聯覺」(Synesthesia)是心理學名詞,又稱為「共感」,描述人類的感官在接收到特定刺激時,會不自覺地產生另一種感官和認識;例如:聽見某段音樂,能聯想到某個顏色;又或者是看見某個數字,就不自覺
 烏克蘭大劇院首席指揮密克拉.迪亞杜拉首次來台,和NSO國家交響樂團即將在下周合作演出全本芭蕾舞劇《天鵝湖》和《睡美人》,指揮過許多交響樂團的他表示:「NSO的表現非常專業、傑出,對音樂的反應非常敏
曾獲大阪國際音樂大賽維也納區首獎的小提琴家葉哲睿和拿下多樣國際大獎的日本小提琴家中村太地,兩人是在維也納求學時期的同窗好友,兩人昨日(5月日)在台灣嘉義市文化局演藝廳同台,演奏巴哈d小調雙小提琴
 蕭邦的詼諧曲,一點也不詼諧,他賦予詼諧曲全新的面貌和內容,在輕快、華麗的樂章之間,埋藏他內心的憂鬱之苦,以及訕笑、挖苦世事的悲涼,這麼說來,蕭邦的詼諧曲是情感豐沛的,並揭露其赤裸本心。布拉姆
今年3月在台南孔廟有一場別緻的演出,鋼琴家盧易之在草地上一連演奏多首台灣民謠改編曲,熟悉的旋律、古典鋼琴演奏技法,加上多變的和弦聲響,讓原本來來去去觀光的人們,都停下腳步,坐下來聆聽。  盧易之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