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離得開 Instagram?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那天晚上,我把 Instagram 程式重新下載回來,登入後的第一張照片,是很久沒聯絡的美國朋友和粉紅知己去加州玩的照片。她原本就像大多數的美國女生一樣,身材有些臃腫,加上不矮的身高,體型不小。去日本交換一年後,她瘦了一大圈,第一次看到照片著實嚇了我一大跳,而確切是什麼時候瘦的、如何瘦的,我一概毫無頭緒,因為我的手機裡面沒有 Instagram,當然也沒有歐美流行的 Snapchat。鮮豔的照片配上幾行我僅略懂一二的日文字,她看起來這麼漂亮、這麼快樂,跟朋友一起搭飛機橫越美國,到溫暖的聖地牙哥享受海浪的氣息與異鄉美食,我不由得覺得自己好可憐、我的人生好無趣。

今年初,我把 Instagram 程式從手機移除了。年底這幾個月,我常常禁不起誘惑而用網頁版瀏覽,除了收不到訊息外,基本上沒什麼大問題。雖然這樣把程式移除似乎沒什麼意義,但一打開手機不會馬上看到程式的圖標(icon),使用時間確實減少許多。我重新下載過幾次,但多半一、二天就再次移除了。而 Facebook 程式在我手機上耗電到睡前如果沒充飽電,起床可能直接關機,手機送修也檢查不出問題,所以去年就刪掉了,只用網頁版。在大學之前,我也刪過 Facebook 帳號一段時間,開學前為了學校才新辦一個帳號。

Facebook 已漸漸走下坡,然而 Instagram 才正在大放異彩。每個人、每一天都在滑 Instagram,一天沒發限時動態就渾身不對勁,大大小小的事都要放送給全世界知道。我身邊當然不乏三天兩頭就發個業配文、順便曬曬照的網美,或用字精簡、或長篇大論的文青,其他人時不時也會分享出遊照、美食照、自拍照、閃照或悲傷文、憤世嫉俗文、失戀文......誰離得開 Instagram?

誰離得開 Instagram?這個問題,我問了自己不下百次。當然,有不少人的帳號只是拿來關注朋友的生活、追蹤喜歡的名人,也有些人不熟悉這個平台而極少使用,但我真正想問自己的,是包含 Instagram 外的那一整圈--社群媒體,我們這個世代,誰離得開社群媒體?

我的手機上沒有社群媒體的程式。已經八、九個月了。

仔細把我認識的人想過一回,發現與我親近卻沒有使用社群網站的人,讓我更想透過聊天來了解他們。因為沒有其他方法。沒有那一張張照片播放他們的過去,沒有以前寫下的文字痕跡,如果想要更認識一個人,勢必得透過實際接觸,無論是網路聊天或面對面交談。刪掉 Instagram 後,我不知道哪些女生朋友交了男朋友或分手了,也不知道誰去參加了什麼活動,不知道舊朋友的大學朋友圈如何,不知道誰出國旅遊或去擔任志工。可是,這也讓我們聊天的話題增加了,我每問一個問題,他們都震驚我不知道答案。「已經交往三個月了!」「我現在在紐約,暑假結束才會回台灣。」「我每個星期都去上舞蹈課。」「我們兩個都交女朋友了。」「我之前有回台北啊。」「他休學了,而且我也有點想休,因為大學好像只是在交朋友。」

暑假前,我去參加一間公司的暑期實習說明會,走進辦公室時已有約二十來名申請者一面吃著披薩,一面等候其他人到達。大家互不認識,我安靜地拿著披薩想找個位子坐下,突然聽到有人小聲喊我的名字,沒戴眼鏡的我誰也看不清,(一如往常)假裝認出他,問可不可以坐他旁邊、因為我一個人也不認識。放好披薩、坐下後才看清楚,他竟是我近十年沒見的朋友。說明會上,每個人都要做簡短的自我介紹,聽他介紹自己感覺有點奇怪,我明明認識他,卻好像不太認識,但他又沒有太大改變。說明會結束後,我們撐著傘,一起搭捷運回家,聊了過去、現在與一點點未來,好幾十分鐘的車程一下便飛馳而過,過去的空白才上了底色,他就得下車了。我從沒想過會在這種情況下遇見他,更沒想到我們居然還能談得如此熱絡。

我很懷念這種實實在在的相處,也很珍惜這段突如其來的巧遇。透過聊天來更新生活狀況,絕對比網路更加真實而溫暖。

一遍遍滑過美國女生去加州旅遊的照片,低落的心情就是趕不走,認為自己沒有她美,妝化得沒有她好,日文沒有她流利,也沒有那麼多錢跟朋友到遠方旅行。我知道繼續瀏覽 Instagram,我永遠無法停止比較。我無法看著別人的生活,而不去埋怨自己的人生多平淡;我無法看著別人的照片,相信自己能跟她們一樣漂亮;更無法說服自己,有一天也會跟照片裡的他們一樣快樂。我知道「比較」讓我貶低自己,也知道不該比較、不該羨慕別人,但是我也清楚明白,我沒有辦法不比較。

我打開電腦,搜尋「Instagram 刪除帳號」。登入之後,記下未來可能想繼續追蹤的名人和攝影家,然後最後一次瀏覽過去發布的所有貼文、照片、朋友標註我的相片。其實我不需要依依不捨,因為這些照片我都留著,隨時都能翻出來看。回到刪除帳號的頁面,警告寫著:帳號一旦刪除便無法復原。

刪除。

確定。

不只是移除程式,我刪除了整個帳號。所有照片、過去幾年的貼文,全都煙消雲散。心裡好像有一塊石頭滾落,墜入峽谷,沒入黑暗中。好幾天後,我躺在床上想起這刪除的帳號,才想到應該把幾篇文字截圖留下的,但這就是永久刪除的好處吧--即使回頭,也沒有改變的餘地。

我懷念沒有社群媒體的日子,想念面對面的相處,還有在咖啡店更新近況時傳來的咖啡香。從第一次移除 Instagram 程式開始,我就知道減少瀏覽社群網站對我的益處遠多於壞處。當然,有時會忍不住偷看,沒有回覆別人的私訊有點不好意思,刪除帳號可能會心疼,可是唯有這樣,我才能逼自己不去跟別人比較,我才能更專注在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興趣。

「誰能離開 Instagram?」我離開了,我不再每天看著別人的生活,心想自己有多可悲。我不再關心得到多少讚、誰看過我的限時動態、誰追蹤或退追我;朋友文字裡的負面能量再也無法傳播給我,他們的快樂也不會再讓我湧起相反的情緒。

刪除 Instagram 並不代表我放棄記錄自己的生活。我在手機裡的日記程式記下了過去二年來的心情,也練習用正在學習的語言寫日記,我仍然可以回顧過往,而有了其他抒發情緒的管道,我成功逃脫了網路,不再被社群媒體綁架。

Image by Wokandapix via Pixabay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unny的沙龍
3會員
6內容數
Sunny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6/28
妳曾向我道歉,抱歉惹我不開心。然而信箱裡,全都藏著我的任性。
Thumbnail
2020/06/28
妳曾向我道歉,抱歉惹我不開心。然而信箱裡,全都藏著我的任性。
Thumbnail
2020/02/12
人命問題當前,我們撕下了中國的標籤,卻還要因為掛不上台灣的名牌而拒絕參與嗎?
Thumbnail
2020/02/12
人命問題當前,我們撕下了中國的標籤,卻還要因為掛不上台灣的名牌而拒絕參與嗎?
Thumbnail
2020/01/26
過去熱鬧的團圓飯、熱絡的飯後閒聊,如今要不是被空虛與死寂取代,便是被猜忌懷疑、流言蜚語所充斥,臉上堆出來的笑容都是假的,吐出口的問候都不是真心的,對話內容不是為了比較便是嘲笑,巴不得虛偽的談話可以掉包成對方那份遺產。
Thumbnail
2020/01/26
過去熱鬧的團圓飯、熱絡的飯後閒聊,如今要不是被空虛與死寂取代,便是被猜忌懷疑、流言蜚語所充斥,臉上堆出來的笑容都是假的,吐出口的問候都不是真心的,對話內容不是為了比較便是嘲笑,巴不得虛偽的談話可以掉包成對方那份遺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最近一個禮拜有更多時間可以去處理其他事,於是秉著和交友圈重新連線上的想法,又下載了IG;久違地和舊友再聚,看見了不同的可能性,也清楚世界不再是我認識的那個樣子,而又思考自己身在何方。
Thumbnail
最近一個禮拜有更多時間可以去處理其他事,於是秉著和交友圈重新連線上的想法,又下載了IG;久違地和舊友再聚,看見了不同的可能性,也清楚世界不再是我認識的那個樣子,而又思考自己身在何方。
Thumbnail
原來距離我detox ig的日子過了大半年,這是我第一次成功戒毒超過三個月。除了查看某些店鋪的營業時間和向見山查詢存貨外,便完全與這個空間隔絕,可能以前對自己不夠狠心吧,現在才知道如何在充滿拉扯的日子裡讓自己過得更舒坦。 我會懷念這一切的。
Thumbnail
原來距離我detox ig的日子過了大半年,這是我第一次成功戒毒超過三個月。除了查看某些店鋪的營業時間和向見山查詢存貨外,便完全與這個空間隔絕,可能以前對自己不夠狠心吧,現在才知道如何在充滿拉扯的日子裡讓自己過得更舒坦。 我會懷念這一切的。
Thumbnail
前幾年,曾經樂於從自己的社群裡破千百的通知裡,瀏覽一個又一個陌生的社群帳號。黑色的夜間模式介面,讓瀏覽像是一場深夜的城市野遊,開著汽車無視號誌地飛駛穿梭在街道間,身體突在天窗之外,對著空氣胡亂比手畫腳;帳號的公開與不公開,如同看進一幢幢明暗的大樓,有時候能看見透著光的窗戶裡有人正在做些什麼。
Thumbnail
前幾年,曾經樂於從自己的社群裡破千百的通知裡,瀏覽一個又一個陌生的社群帳號。黑色的夜間模式介面,讓瀏覽像是一場深夜的城市野遊,開著汽車無視號誌地飛駛穿梭在街道間,身體突在天窗之外,對著空氣胡亂比手畫腳;帳號的公開與不公開,如同看進一幢幢明暗的大樓,有時候能看見透著光的窗戶裡有人正在做些什麼。
Thumbnail
想到這裡,想起日常各式「我們認識N年了」的說法,突然地覺得有些懷疑。認識終究是需要持續發生的。打開手機,社群軟體成日在問你,你認不認識他?動態如一條輸送帶般輪番送到面前:有些人結婚了、有人剪髮、有人轉職,那麼,這樣你還認識他嗎?
Thumbnail
想到這裡,想起日常各式「我們認識N年了」的說法,突然地覺得有些懷疑。認識終究是需要持續發生的。打開手機,社群軟體成日在問你,你認不認識他?動態如一條輸送帶般輪番送到面前:有些人結婚了、有人剪髮、有人轉職,那麼,這樣你還認識他嗎?
Thumbnail
不論你發什麼,我都不相信你是真的過得好。   對社群軟體越來越厭倦,不過是把人與人關係裡的討厭複製到了社群軟體上。沉默當然不是今晚的康橋了,是我們現實中的關係。
Thumbnail
不論你發什麼,我都不相信你是真的過得好。   對社群軟體越來越厭倦,不過是把人與人關係裡的討厭複製到了社群軟體上。沉默當然不是今晚的康橋了,是我們現實中的關係。
Thumbnail
身處這個數位資訊爆發的時代,練習簡單生活的課題之一,於我而言,最有挑戰性的就是整理與捨棄我「不需要」、「不想要」或「看了心情不會變好」的數位資訊,比起看得見的文件,我覺得清掃自己的電腦硬碟,以及停止收看對自身無益的資訊內容,更是需要靜下心來思考,我告訴自己:「必須拿回接收資訊的主導權」......
Thumbnail
身處這個數位資訊爆發的時代,練習簡單生活的課題之一,於我而言,最有挑戰性的就是整理與捨棄我「不需要」、「不想要」或「看了心情不會變好」的數位資訊,比起看得見的文件,我覺得清掃自己的電腦硬碟,以及停止收看對自身無益的資訊內容,更是需要靜下心來思考,我告訴自己:「必須拿回接收資訊的主導權」......
Thumbnail
「朋友圈就像是人生的櫥窗一樣,你在裡面佈置了一個你想要讓別人看見的自己,我唯一的建議就是:不要讓它佔掉你太多的心力,因為你最重要的還是面對你自己,而不是那個櫥窗。」-蔡康永 這是當時打醒我的一句話,刪掉 IG 帳號到現在已經滿 7 個月了。 現在的我過得更踏實,享受生活,更喜歡自己。
Thumbnail
「朋友圈就像是人生的櫥窗一樣,你在裡面佈置了一個你想要讓別人看見的自己,我唯一的建議就是:不要讓它佔掉你太多的心力,因為你最重要的還是面對你自己,而不是那個櫥窗。」-蔡康永 這是當時打醒我的一句話,刪掉 IG 帳號到現在已經滿 7 個月了。 現在的我過得更踏實,享受生活,更喜歡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