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製作到劇情都充滿故事的《歡樂滿人間》(Marry Poppins)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1964年,改編自同名小說的《歡樂滿人間》(Marry Poppins)上映。此部電影成了迪士尼至今,在奧斯卡上提名最多(被提名了13獎項)、也獲獎最多(獲得5項獎項)的電影。而「歌舞電影」的形式,讓這部電影也多次被改編成舞台音樂劇。
在相隔55年後的前天(2/1),這部電影的續作《愛.滿人間》(Marry Poppins Return)在台灣上映(美國是在2018/11上映)。相隔50幾年的作品,到底有什麼樣的魅力,讓迪士尼會製作了續集、在北美的票房甚至賣了1.6億美金?
昨天帶著疑惑看完《歡樂滿人間》(Marry poppins)後,我瞬間可以理解了:不只是續作的優異票房、還包含了這部電影本身,受到這麼多肯定的原因。
--
《歡樂滿人間》的故事的背景是在倫敦。George Banks是一名重視紀律的銀行職員;他的太太Winifred Banks是專注於女權運動的女性,兩人都因為工作太忙而只能將兒女Jane跟Michael托給保姆照顧。無奈兩姊弟一直不斷的把保姆給氣走,在一次重新應徵保姆的時候,Mary Poppins來到了這個家庭。Mary Poppins和其他的保姆非常不一樣,不只教導孩子的方法和目標有別於一般的保姆(甚至親父母),她同時也改變了終日忙於於銀行業務與女權運動的George和Winifred,讓他們也體認到了家庭的重要性。為整個Banks家庭,帶來非常大的轉變。
--
雖然是55年前的作品了,但你還是會沒有辦法克制的喜歡它。其實他要傳達的訊息很簡單:填鴨式的教育方式對孩子並不管用,以及不管你遇到什麼難關,你終究會有辦法解決的。
無論是哪個概念基本上在現在的作品裡都算常見,而且整個故事敘事的方式也很單純、簡單;但因為電影裡,從情境、歌曲到人物的互動,都讓你感覺到滿滿的幸福,讓你默默的、自然的接受了這樣的訊息、也讓你有了獲得力量的感覺。
除了劇情的部分外,讓這部電影造成轟動的還有電影裡,現實人物穿越道動畫裡的場景。
以這部電影的年紀來說,許多現實人物與動畫互動的畫面,很多細節都照顧得非常好。不但不會讓你有覺得突兀、過度明顯的合成感,甚至會讓你覺得很自然,不斷的驚嘆這技術真的不得了。
在距今超過50年的時空背景下,現實與動畫兩者可以融合得如此完美,真的很不容易。當時的迪士尼也確實為這部電影,費盡了心思,會得到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的肯定一點也不意外。
最後就是電影裡的音樂們。
買部音樂都很朗朗上口,想要傳達的訊息也都很簡單明瞭,為這部電影大大加分了不少。也收到奧斯卡「最佳原著配樂獎」及「最佳歌曲獎 ("Chim Chim Cher-ee")」的肯定。
眾多歌曲當中,"A Spoonful of Sugar"和"Supercalifragilisticexpialidocious"是一放出來就打動了我,雖然沒有到噴淚但也讓我覺得滿感動的,真的「未來沒有什麼難關我過不了」的感覺。
--
除了電影的內容外,這部電影的製作過程也是充滿了故事性。
華特·迪士尼為了實現和女兒的約定:將女兒喜歡的小說《Marry Poppins》改編成電影,因此花費了許多時間與作者P. L. Travers來回溝通;得到授權後,雙方合作的過程,也讓製作團隊吃盡了苦頭。有興趣了解的大家可以去翻翻2013年的《大夢想家》(Saving Mr. Banks),或是先看飽妮的〈重看歡樂滿人間 | 比悲傷更悲傷的60年代傳奇〉,都有滿詳細的解說。(我預計這兩天才會將《大夢想家》找來看,有心得也會繼續更新)
只能說這部電影雖然老,但是真的很好看。就像部長的影片裡提到的,我也相信不同年齡層的人來看,一定都會獲得到一點什麼。推薦給大家,希望大家看完也可以跟我一樣,感受到幸福跟獲得往前走的力量!
這邊附上我自己滿喜歡的一首歌”Spoon Full of sugar”
avatar-img
4會員
7內容數
喜歡閱讀,但記性不太好,所以就養成筆記的習慣 原本是在Instagram上,但這次IG的當機,讓我開始另尋住所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賴昱汝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出自於Caroline Kepnes之手的《安眠書店》(You),被改編成影集後,由《河谷鎮》(Riverdale) 監製 J.B. 莫藍維爾 (J.B. Moranville)負責監製;角色的部分
不是很新穎的概念,被很平凡的故事劇情所呈現,隨著少女的不斷跳躍,讓人對於所嚮往的能力,有了不一樣的想像。
 【重要】這篇會討論到《風之影》和《靈魂迷宮》兩本書的內容,雖然不會太詳細,但是會在意暴雷者還是先看完書再服用喔! 
  《漢娜的遺言》第二季前陣子在Netflix上架,但因為我對第一季的印象實在不怎麼好,因此拖了一陣子才把第二季給看完。「好險我看完了」是最後一集結束、螢幕黑屏時我的第一時間的感想。而如果你跟我一樣,對第一季不是很滿意、還在猶豫要不要把第二季給追完,希望接下來的分享能推你一把,讓你能再給這部影集一個
當初留意到這本書,是因為他是第155屆芥川賞得獎作品,剛好在學校圖書館有看到,就把他借回來了。一開始以為就是一本主軸描述很清楚、但手法很淡薄的一本小說,事後回想,卻讓我不是很舒服。 這本書內容描述
出自於Caroline Kepnes之手的《安眠書店》(You),被改編成影集後,由《河谷鎮》(Riverdale) 監製 J.B. 莫藍維爾 (J.B. Moranville)負責監製;角色的部分
不是很新穎的概念,被很平凡的故事劇情所呈現,隨著少女的不斷跳躍,讓人對於所嚮往的能力,有了不一樣的想像。
 【重要】這篇會討論到《風之影》和《靈魂迷宮》兩本書的內容,雖然不會太詳細,但是會在意暴雷者還是先看完書再服用喔! 
  《漢娜的遺言》第二季前陣子在Netflix上架,但因為我對第一季的印象實在不怎麼好,因此拖了一陣子才把第二季給看完。「好險我看完了」是最後一集結束、螢幕黑屏時我的第一時間的感想。而如果你跟我一樣,對第一季不是很滿意、還在猶豫要不要把第二季給追完,希望接下來的分享能推你一把,讓你能再給這部影集一個
當初留意到這本書,是因為他是第155屆芥川賞得獎作品,剛好在學校圖書館有看到,就把他借回來了。一開始以為就是一本主軸描述很清楚、但手法很淡薄的一本小說,事後回想,卻讓我不是很舒服。 這本書內容描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你有找不到自己筆記的經驗嗎?還是覺得某個想法似曾相似,但不確定自己那個靈感是從哪裡得到的嗎? 前陣子,Sunny 發現我在閱讀當下紀錄的筆記,經常找不到,還有在閱讀類似主題的書籍或是文章時,印象中在某本書好像有出現過,我自己有記下類似的筆記和當下想法,但究竟在哪本筆記本、哪篇數位筆記裡,要下什
Thumbnail
最近我們團隊Ø Studio的AI作品在多個國際的影展中入圍獲獎,後來也在好萊塢跟當地的特效公司、遊戲公司工作人員分享我們的創作流程。最近剛好有回台灣的行程,朋友希望我把在好萊塢分享的講座帶回台灣分享: 專為影像創作者設計的AI工作流講座 AI工具那麼多,哪個才是我需要的? 想像很美好,但出來
Thumbnail
心血來潮,帶著兒子去看二輪的迪士尼百年“大”片:這劇本轉的好“用力”牽強啊,聲光特效、腳本分鏡各方面沒獨到之處。 內涵卻很深,值得細細品味,但,應該沒幾個人能Get到吧? 兒子說,會不會是在講真相被集體屏蔽的國家?其實我看到這片的內涵有可見光譜與不可見光譜!
Thumbnail
隔離期間難得有時間,陪小孩挑部闔家觀賞的影片來看,這部電影封面老實說不太吸引我,2021年上映了卻一直沒有興趣看,這次只是想先試看一小部分,沒想到劇情跟個角色的刻畫、投射在現實生活中的現象,以及迪士尼電影一貫的歌舞劇、優質的音樂加分效果,讓我給予這部片很高的評價。
Thumbnail
以媽媽的身份去看這部電影,感受跟小時候看完全不同,震驚地發現,這電影根本是給家長看的,而且非常警世。 結局的驚人,在於得到報應的小孩,都沒有得到教訓,繼續他們原本的個性,反倒是家長都難堪、後悔。
Thumbnail
1965年的時候,有一部電影叫做《真善美》( The Sound of Music) 上映,當時我還在建國中學讀書,大概一兩年後才在台北市公館.東南亞電影院看到二輪片。女主角茱莉.安德魯斯本身就是舞台劇的演員,她扮演小修女麻雀變鳳凰的故事,使我印象特別深刻,對她高亢而甜美的唱腔, 更是難以忘懷。
Thumbnail
你有找不到自己筆記的經驗嗎?還是覺得某個想法似曾相似,但不確定自己那個靈感是從哪裡得到的嗎? 前陣子,Sunny 發現我在閱讀當下紀錄的筆記,經常找不到,還有在閱讀類似主題的書籍或是文章時,印象中在某本書好像有出現過,我自己有記下類似的筆記和當下想法,但究竟在哪本筆記本、哪篇數位筆記裡,要下什
Thumbnail
最近我們團隊Ø Studio的AI作品在多個國際的影展中入圍獲獎,後來也在好萊塢跟當地的特效公司、遊戲公司工作人員分享我們的創作流程。最近剛好有回台灣的行程,朋友希望我把在好萊塢分享的講座帶回台灣分享: 專為影像創作者設計的AI工作流講座 AI工具那麼多,哪個才是我需要的? 想像很美好,但出來
Thumbnail
心血來潮,帶著兒子去看二輪的迪士尼百年“大”片:這劇本轉的好“用力”牽強啊,聲光特效、腳本分鏡各方面沒獨到之處。 內涵卻很深,值得細細品味,但,應該沒幾個人能Get到吧? 兒子說,會不會是在講真相被集體屏蔽的國家?其實我看到這片的內涵有可見光譜與不可見光譜!
Thumbnail
隔離期間難得有時間,陪小孩挑部闔家觀賞的影片來看,這部電影封面老實說不太吸引我,2021年上映了卻一直沒有興趣看,這次只是想先試看一小部分,沒想到劇情跟個角色的刻畫、投射在現實生活中的現象,以及迪士尼電影一貫的歌舞劇、優質的音樂加分效果,讓我給予這部片很高的評價。
Thumbnail
以媽媽的身份去看這部電影,感受跟小時候看完全不同,震驚地發現,這電影根本是給家長看的,而且非常警世。 結局的驚人,在於得到報應的小孩,都沒有得到教訓,繼續他們原本的個性,反倒是家長都難堪、後悔。
Thumbnail
1965年的時候,有一部電影叫做《真善美》( The Sound of Music) 上映,當時我還在建國中學讀書,大概一兩年後才在台北市公館.東南亞電影院看到二輪片。女主角茱莉.安德魯斯本身就是舞台劇的演員,她扮演小修女麻雀變鳳凰的故事,使我印象特別深刻,對她高亢而甜美的唱腔, 更是難以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