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關西、渡南。那條回家的老路

2019/04/03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自東安古橋下遠眺牛欄溪
如何保存屬於自己家鄉、自己土地的故事與記憶有許許多多的方式,而在城鄉差距仍舊不斷擴大、人口外移狀況嚴重的城鄉,更是個不簡單的任務。位於新竹的關西則用了一個獨特、也非常具有意義的方式——把已經消逝,過去前人們曾經行走的「渡南古道」找回來。
這次會走訪關西,起因是友人邀約參加2018年10月6-7日為期二天,由千里步道羅屋書院一起主辦,修復渡南古道的手作步道工作假期。千里步道在台灣發起手作步道工作假期,已行之有年。參與手作工作假期的志工基本上必須負擔自己的食宿交通、利用假日休閒時間來參與步道修復的工作,這樣花錢又費力的行徑,似乎有種瞎浪漫的情懷在裡頭。不過確實在千里步道的帶動下,「手作步道」這種需要大量人力、盡量對環境造成最小負擔的工法,確實近年來也獲得不小的成果與嘉譽。
2018年千里步道跟拍縱走「樟之細路 Raknus Selu Trail 」的短片。旁白之一即為現今羅屋書院的管理人羅仕龍先生。
「渡南古道」實則是千里步道執行客委會「樟之細路 Raknus Selu Trail 」台三線客家山林古道計畫的其中一個小小環節。這條僅約六百多公尺的步道,過去是關西上南片居民出入的重要路徑。這條小徑位於山林與城鎮的交會處,它對於山林而言是邊界,對於聚落而言也是邊界,和許多古道一樣,渡南古道也負擔了上南片居民過去運輸貨物、交通出入的重要任務。
渡南古道位置。在橋樑修築前,上南片居民多要透過渡南古道來到渡船頭,再由渡船頭搭船到對岸後,才能抵達石店子(現關西老街)。
在關西牛欄溪上的幾座橋樑陸續修建後,這條古道漸漸失去了它原有的功能而被淹沒在山林之間。但它的重要性關西人一直記在心中,因而對渡南古道的修復,歷史人文記憶的意義顯然大於交通便利的作用。
進入渡南古道前,自渡船頭大橋遠眺潮音禪寺(泰國廟)。
渡南古道一角。油桐花一年有二個花季,除了眾所皆知的五月雪外,十月也會開花,只是不如五月那般繁盛。
自渡船頭端進入渡南古道後,往羅屋書院方向前進。
因而渡南古道的修復,對於關西人而言,是要「找回自己地方的歷史記憶」,而對外讓其他地方的朋友來到關西參與古道的修復,也同時具有和讓外地朋友「認識關西」的功能。如第一日導覽行程的駱老師所言,單單提到「關西」這個地名,台灣人的第一個印象不是新竹的關西,而是日本的關西。這顯示著新竹的關西實際上與台灣其他地方、其他人的疏遠距離。而如何在台灣單單提到「關西」,人們的第一反應不是想到日本而是新竹,是他們正在致力進行的工作。
在短短二天的工作假期中,也確實地從工作團隊充分地感受到了這股企圖與熱忱。2018年10月的手作步道已經是第三梯次,關西地區的居民已經接待過二批來到這裡當他們修建家鄉老路的志工,也對這些志工們釋放他們的熱情與善意。對於參加工作假期的志工們來說,來到一個地方、了解地方後,再留下一些痕跡在地方,也是個讓人對這個地方產生難以忘懷情感的方式。
千里步道的手作步道工程,非常重視步道本身與周圍環境的協調,大多都是就地取材,利用林野裡現有的資材如倒塌的樹幹、岩石等作為步道的材料。由於都是倚賴人力來進行搬運資材和施作,因此自然費時也費力。關西社區發展協會當初會與千里步道合作,就是想要讓古道呈現「百年前的樣貌」——在那個沒有大型機械施工、完全倚賴人力的時代,前人如何「開拓」出這條路徑,後人也希望用同樣的方式把它修復回來。
千里步道的老師在第一日夜晚在羅屋書院和志工們解說工法施作的基本知識。


第二日一大早,志工們陸續起床用膳。
二日的行程,第一日的導覽、解說與工作說明都是為了第二日的步道修復做準備。步道修復的工法該如何實施自然是志工們行前重要的教育項目,但主辦方特意多花點時間,大概利用一個下午的時間來帶志工們繞了一趟關西認識重要歷史人文點,目的也是在幫助志工們對於隔日即將動手修復的「古道」有更近一步的認識,了解為什麼要修復這條步道。第二日的體力勞動是此次手作步道工作假期的主要任務沒錯,但「認識關西」更是此趟工作假期主辦單位想帶給志工們的重要附加價值。
來到關西想認識歷史,大概也不脫這幾個重要的地點:東安古橋、關西分駐所、太和宮、警察局長日式宿舍、關西老街,以及對於關西非常至關重要的羅家私塾羅屋書院。
帶著這批志工認識關西,以東安古橋為起點。這座橋的興建代表著關西地方民間力量的集結,也是重要的歷史發展指標。關西自清代開始由客裔來到此地開始拓墾,原居於此地的族群為泰雅馬武都社,由於其本身肥沃的地力和地理交通位置的優勢,成為重要的農業、礦業產地。現為台灣僅存的百年五拱古橋、且為民眾自己集資的東安古橋的興築,即是關西開墾、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與見證。
東安古橋現貌(2018)。周遭環境於1999年整治為親水公園竣工,供民眾遊憩。
仰望老橋依稀可見當年的工法。後方為戰後為了減輕老橋負擔新修的「新橋」。
從東安古橋走回關西鎮上,可以看到不少過去有著繁榮勝景、今日仍是關西重要農業來源的種茶與製茶產業,關西盆地周圍目前仍有相當比例的茶作,現今也有如錦泰茶葉這樣有悠久歷史,在近代轉型、結合觀光的茶農。
可惜導覽當天適逢錦泰茶葉休息日,否則若適逢有營業的時候,可入內參觀製茶工廠與設備。
錦泰茶廠旁的關西聯合福利中心,建物前身為東泰戲院。
錦泰茶廠的隔壁是過去關西近有的二家戲院的其中之一:東泰戲院。(另一間為第一戲院,位於今惠愛路)。關於這二家戲院的小史,第一戲院與東泰戲院皆為同一個老闆開設。不過東泰戲院後來改為製衣廠,因此相較於第一戲院,東泰戲院只留下建築物外貌,許多當年與電影相關的施設佈置,都已經見不到了。
穿越巷弄來到關西老街後,往北走即可先到過去關西的重要行政中心:關西分駐所和太和宮。
關西分駐所現貌(2018)。
關西分駐所的樑柱和牆面裝飾。
關西分駐所與太和宮可說是有著極深的淵源。現今的關西分駐所現址其實是早年清代太和宮的原址,日治初時由於太和宮位處地段重要,因此被當局要求徵收、商議遷移宮廟,被信眾、居民反對,1895年一場大火燒掉原有的太和宮後,原地段設立興築了分駐所。關西分駐所在戰後持續地被作為警政單位的派出所施設,一直到2018年10月關西派出所單位才正式完全遷出,原有的建物則接下來預定作為地方的小型展覽空間使用。
而太和宮則是由當地的仕紳以羅家羅碧玉先生領頭號召重建,另外在原宮廟附近擇址,這才有了現今的太和宮,將當地的信仰中心重新蓋回來。因而這座後來重新修建的太和宮,至今也已有百年歷史。
在1900年重建後的太和宮現貌。
有著「啣彩鳳」對聯的宮內立柱。
太和宮在清代不僅是信仰中心,也是負擔著重要的防禦要地(墾民為抵禦當時的泰雅族),可說是關西發展的源頭。而從廟堂的結構來看,由於是在日治時期重建,工法上除了閩南式的傳統宮廟結構外,在樑柱外牆的修飾上也融入了對於當時而言較新穎的日式工法(例如廟門正面二側樑柱上的八仙圖),也可說是一種時代融合、演變的紀錄。
修復後於2018年開放參觀的關西警察長官日式宿舍。
長官宿舍正面和注連繩裝飾。
警察局長長官宿舍與員警宿舍於近幾年也陸續發包進行修復,長官宿舍已先於2018年完成修復並對外開放;而員警宿舍正在進行修復中。這批宿舍都是因應關西分駐所的設立,於1920年後陸續建造。
長官宿舍一景。
長官宿舍內原有的傢俱、裝飾,也被繼續保存下來作為陳設。例如這個鎖櫃,櫃子上方是宿舍原有的屋瓦。
自關西分駐所、長官宿舍往南走,就是關西過往最繁榮的地區:石店子。石店子地區主要的幹道在戰後被命名為中正路,關西的社區發展團體有爭取經費,對於老街樣貌的保存、發展與社區再造進行規劃。近年來仍舊難抵人口嚴重外流、觀光客於關西停留時間不長的影響,老街的發展現今也面臨到了一些瓶頸。但即便如此,還是有許多的在地老居民、願意返鄉的青年們持續努力,將老街作為一個「傳播」關西的媒介,將老街規劃為整個關西的「博物館」,在老街的騎樓石拱下一間接一間行走,就是觀覽關西小知識的文史長廊。
關西老街。
在地青年經營的石店子69有機書店。
這次的導覽來到老街的重頭戲之一,是請石店子冶茶四九的「前」負責人賴哥(現負責人/老闆其實就是賴哥的夫人!)和志工們聊聊關於他記憶中的關西、為何長大離鄉後要返鄉在關西打拼、以及他所知道的關西文史。
石店子冶茶四九,店名來自於門牌為49號,也取自於「野茶似酒醉人」的寓意。
賴哥或許可說是這批在地社區發展協會有志人士的代表類型:他們生於關西、長於關西,關西過去的歷史是與他們自身的生命連結在一起的,例如賴哥對於羅家對於關西發展的肯認,自小生活成長的環境是這些地方重要仕紳與所有關西居民一同建設出來的成果。老一輩們透過許多的地方重要建設,將記憶傳承給他們,而面對如今關西人口外移、凋零,他們不僅同感憂心,也憂心歷史記憶隨著人們的離去而被遺忘、老建築們傾頹荒蕪成為廢墟。
冶茶四九是賴哥花了數年的時間從廢墟逐漸整頓出來,所有的傢俱擺設都是既有或來自其他地方的二手、回收改造再利用而來。
和步道志工們暢聊中的賴哥。
夜晚來到羅屋書院繼續和大家閒聊的賴哥,繼續深入地聊他對羅家、羅碧玉先生的認識,還額外加碼朗讀分享自己寫的客家唸謠給大家。
如賴哥這般的青年投入社區發展團體的工作,目的就是為了將人重新拉回關西,這股拉力投射的方向不僅是向著離開故鄉的關西人,也是向著對關西仍感到陌生的觀光旅客、外鄉人。
因而整個手作步道的工作假期,步道的施工是這個「將人拉回/帶進關西」目地的一個契機,和結合在地人深度地導覽帶領志工們認識這塊土地互為誘因,因為手作步道工作假期而參與此次行程的人藉此了解自己施作的這條步道之餘地方有怎樣的意義;想來關西走訪的人透過走訪一圈關西,了解在地文史後,手作步道的施作讓志工不再只是來了就走的觀光客,而是產生了與這塊土地的連結。整個手作步道的工作假期,也因而有了雙重的目標與價值,工作假期這種「花錢幫人做事」的精神,恐怕也只有走這一遭、親手作這一遭,才能體會作為一個外來者,如何透過自己的手、眼、耳,與一個地方產生起連結吧。
3會員
26內容數
如果一台不夠,那就兩台|三味線、民謠學習筆記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