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的分類是在普遍不識字以及訊息傳播不方便的古代,方便老百姓農耕生活所使用的。古代人類在長期的採集或漁獵以至於進步到畜牧農耕的生活,發現太陽東升西落、月亮的圓缺、氣候的寒暑變化,都有一定的規律,若是善加利用這些天文曆法的知識,對於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幫助。但是這些曆書是供識字有文化的人看的,一般廣大的農民大都不識字,所以就將這些天候變化的知識變成口訣、諺語,讓大家可以口耳相傳,讓偏鄉的農人也知道什麼時候種什麼?什麼時候要注意什麼事?所以根據二十四節氣衍生了許許多多的諺語,這些諺語簡單順口,很方便流傳和記憶,傳統上一直是農民的知識寶庫。
為什麼一直到現在幾乎所有人還以為節氣是
. 這些年跟朋友閒聊時,常常會拋出問題「二十四節氣你能說得出幾個?」
「大雪、小雪、大寒、小寒、立冬、冬至……」通常朋友都會從這些比較對稱的先回答,然後就是帶有詩意的比如驚蟄、穀雨、霜降……等等。
然後我會再問:「中秋是不是節氣?」
「當然不是,那是節日!」
「清明是不是節氣?」
「應該是吧?」
最後總算到了我真正想問的:「二十四節氣是農曆還是國曆?」
通常十個朋友有九個半會一副你沒知識也該看有常識的口氣回答:「廢話!當然是農曆呀!」
「哈哈!節氣其實是陽曆,也就是國曆,日期幾乎是固定的,難道你沒發現,清明節每年都是四月五日,夏至都是六月二十一或二十二,冬至吃湯圓是十二月二十二或二十三日?」
「咦?喔對!清明掃墓每年都是四月五日,可是從小以來,一直到今天,大家都認為二十四節氣是農曆?難道大家都錯了嗎?」
在跟朋友擺龍門陣、抬槓時,這是個很有趣的話題。
以為二十四節氣是依農曆的日期來訂,是大家習以為常的盲點。ㄧ般所謂國曆,就是陽曆,也就是太陽曆;農曆就是陰曆,也就是月亮曆。地球繞太陽旋轉一圈來計算,真正所需時間為365天又5小時48分46秒,我們簡化成一年為365天,然後累積四年多一天,放在2月第29日,稱為閏年。至於陰曆,它是以月亮繞地球轉一圈為一個月,然後十二個月為一年,月亮轉一圈大約是29天12分44秒,因此,陰曆訂大月為30天,小月為29日,一年才354天,所以陰曆不是累積幾年才多一天,它是用閏月的。
二十四節氣就是古人將一年分為二十四個段落的一種表達方式,根據的是地球繞太陽旋轉的弧度(而不是月亮繞地球的角度)等分為24份,也就是ㄧ個圓周360度,每15度為一個節氣,也就是ㄧ個月有兩個節氣。不過因為地球繞太陽的軌道是橢圓型的,有一點傾斜,所以依陽曆的節氣日期會有一天或兩天的變動,不過,與陰曆比較,節氣在陽曆來說,是相對固定的。
節氣的分類是在普遍不識字以及訊息傳播不方便的古代,方便老百姓農耕生活所使用的。古代人類在長期的採集或漁獵以至於進步到畜牧農耕的生活,發現太陽東升西落、月亮的圓缺、氣候的寒暑變化,都有一定的規律,若是善加利用這些天文曆法的知識,對於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幫助。但是這些曆書是供識字有文化的人看的,一般廣大的農民大都不識字,所以就將這些天候變化的知識變成口訣、諺語,讓大家可以口耳相傳,讓偏鄉的農人也知道什麼時候種什麼?什麼時候要注意什麼事?所以根據二十四節氣衍生了許許多多的諺語,這些諺語簡單順口,很方便流傳和記憶,傳統上一直是農民的知識寶庫。
為什麼一直到現在幾乎所有人還以為節氣是農曆,日期不是固定的,以為必須去看農民曆才知道的原因,主要是以前的人平常過日子用的是陰曆,也就是月亮曆,所以想知道陽曆的節氣,必須去翻農民曆來查。因為民國元年才開始使用陽曆,但是民間那種想知道節氣就必須翻農民曆的印象還深深留在腦海裡,所以不知不覺就把二十四節氣以為是依農曆而訂的。
節氣聽起來很浪漫,所以現在很多行業在行銷時會利用節氣的那種復古情懷,其實節氣就是提醒我們依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自然輪迴來過生活。
不過,二十四節氣主要是反映了黃河流域中下游農業生產與氣候的關係,對於其他地區,有些現象適合,但有些節氣就不一定合用了。不過這種現象我們老祖宗也發現了,所以不同地區流行的諺語是不同的,比如以種棉花為例,棉花要在攝氏12度以上才能種,所以華中的諺語是『清明前、好種棉』;華北是『穀雨種棉正當時』;到了台灣的平地,幾乎一整年大半時候都算是黃河流域的夏天,節氣無法當作我們農耕的指導。
不過,話又說回來,雖然現在一般人的日常生活已經脫離農耕與土地,我們的食衣住行也不完全是依循二十四節氣來運轉。但是我們若能從春夏秋冬周而復始的循環中,體會到自然的節奏,讓自己依時吐納,活在當下,重新看到人與自然萬物及太陽運轉的關係,那麼或許才比較容易找到自己的生命節奏,找到安身立命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