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夫國家公園(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落磯山國家公園的天然景觀,
就是看湖泊、冰原、冰川、
瀑布和山脈和峽谷。
聽導遊解說,
比較有印象的大概是
和人有關的故事傳說。
四天當中有大晴天、
陰天和雨天不同的天氣。
晴天可以拍到藍天和湖泊的倒影。
陰天可以舒爽的健行,
雨天則可以看到雲霧嬝繞的朦朧美。
到落磯山國家公園,
很多地區是沒有電信訊號,
也沒有網路,
所以要聽導遊的提醒,
否則迷路是求救無門。
這次參訪的包括三個國家公園,
班夫國家公園在第一天和第四天造訪。

班夫公園命名因為思鄉


班夫距離卡加利大約
一個半小時的車程,
班夫國家公園最開始叫
落磯山國家公園,
後來改名露易絲國家公園,
最後之所以改名班夫國家公園,
是因為早期開發加拿大,
很多修建鐵路工人來自英國班夫,
假日時思鄉,
太平洋鐵路公司於是建議
改名班夫國家公園。
是加拿大第一座國家公園,
北美第二座國家公園,
僅晚於美國黃石公園。
班夫國家公園北面是賈斯柏國家公園,
西面是優鶴國家公園。


raw-image


遲到搬不走城堡山

從卡加利到班夫途中
會看到綿延的城堡山,
最早名叫石頭山,
美國艾森豪將軍
第二次世界大戰有功,
加拿大為了表示友好,
將山改名艾森豪山,
並請艾森豪到加拿大參加命名儀式,
但艾森豪因為打高爾夫球錯過儀式,
引起加拿大人不滿,
1969年艾森豪去世,
1979年就將山改名城堡山。


raw-image

動物專用天橋



加拿大橫貫公路
將落磯山脈分隔成兩半,
影響動物遷徙,
造成路傷事件,
所以建動物天橋解決。
公路共有六座動物天橋
六座在亞伯省,一座在BC省。
有設置「only for animals」告示牌,
不是給動物看,是提醒人不可進入。
道路兩側也都設有圍欄,
防止動物進入公路。


raw-image

露易絲湖高調示愛


湖維多利亞冰川旁的露易絲湖,
最早名稱「小魚湖」,
因為湖半年結冰,魚長不大
後來改名「雷湖」,
因為冰川崩解的聲音像打雷,
也曾因為顏色改名「翡翠湖」,
後來的總督為了取悅老婆,
以老婆之名命名「露易絲湖」。
中午在露易絲湖城堡飯店享用buffet,
連同用餐時間停留時間兩小時,
這一天有人在城堡飯店舉行婚禮,
也有人到露易絲湖畔拍攝婚紗照。
新人年紀看起來都不小了。
導遊說在加拿大,
多數人選擇同居,
也享有相同的權利。
連辦結婚登記都不多。
因為怕分開時,
要辦理繁複的手續,
還有財產的問題。
能到城堡酒店辦婚禮,
想必是想得很清楚,
而且要很有錢。
在湖畔看見老夫老妻牽手散步,
才是更令人羨慕和要學習的。
沒有太陽的涼爽天氣,
走在湖畔很愜意舒服,
但暑假期間露易絲湖
才發生熊傷人事件,
所以不斷看到警示。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加拿大20元紙幣的莫琳湖



位於十峰谷中的莫琳湖,
名氣沒有露易絲湖來得大,
被稱之為「秘境美景
到停車場後有平面健行
和往上登高兩種選擇。
我們腳程還算快,
兩邊都走過。
莫琳湖邊有很多枯木,
導遊特別交代,
千萬不要去爬。
時間夠的話,
可以租個船遊湖。
看到有人綁了吊床,
在湖邊看書,
想必是身心靈都充實。
走過一層層的頁岩山坡,
大約20分鐘的路程,
到山頂可見湖面呈寶石藍色,
晶瑩剔透,
在鋸齒狀的山谷的擁環下
,就像一塊寶玉,
平靜無波的水面
讓人以為是畫出來的,。
這塊「國寶」被印在
加拿大20元的紙幣(1969年版)上。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聰頭夫妻趴趴go的沙龍
63會員
360內容數
夫妻退休後國內外趴趴走,旅遊體驗分享記錄。
2019/10/05
以石頭和木頭為主要建材的賈斯珀小鎮 是賈斯珀國家公園內的商業中心, 也是觀光客來到賈斯珀國家公園, 讓人有質樸而閒適的感受。
Thumbnail
2019/10/05
以石頭和木頭為主要建材的賈斯珀小鎮 是賈斯珀國家公園內的商業中心, 也是觀光客來到賈斯珀國家公園, 讓人有質樸而閒適的感受。
Thumbnail
2019/10/03
因為限制而得到保護的班夫小鎮 是落磯山國家公園令人留連忘返的小鎮。
Thumbnail
2019/10/03
因為限制而得到保護的班夫小鎮 是落磯山國家公園令人留連忘返的小鎮。
Thumbnail
2019/10/01
從最下游瑪琳峽谷 到中途的魔法湖, 水源都來自瑪琳湖。 依序造訪。
Thumbnail
2019/10/01
從最下游瑪琳峽谷 到中途的魔法湖, 水源都來自瑪琳湖。 依序造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路易斯湖Lake Louise無疑是班夫國家公園最具指標性的景點之一 翡翠色般的廣大湖面搭上遠方的雪山的確是令人屏息的世界級景色 但...
Thumbnail
路易斯湖Lake Louise無疑是班夫國家公園最具指標性的景點之一 翡翠色般的廣大湖面搭上遠方的雪山的確是令人屏息的世界級景色 但...
Thumbnail
沒有料想這麼快在這個年紀,能夠完成人生清單─跳傘;踏上即將消失的冰川,體驗走在巨大流動固體上;一賭世界遺產景觀的米爾福德峽灣(Milford Sound)。我想人生的美好之一是與摯友享受這趟旅程,看看這個美麗世界,義無反顧。
Thumbnail
沒有料想這麼快在這個年紀,能夠完成人生清單─跳傘;踏上即將消失的冰川,體驗走在巨大流動固體上;一賭世界遺產景觀的米爾福德峽灣(Milford Sound)。我想人生的美好之一是與摯友享受這趟旅程,看看這個美麗世界,義無反顧。
Thumbnail
Day3 從黃金鎮到班夫國家公園,選擇的第一個景點是強斯頓峽谷(Johnston Canyon) 這個峽谷景點的標示就是這麼簡單明瞭 然後這個距離看牌,是一定要拍的,開始進行換算,1哩 =1.6
Thumbnail
Day3 從黃金鎮到班夫國家公園,選擇的第一個景點是強斯頓峽谷(Johnston Canyon) 這個峽谷景點的標示就是這麼簡單明瞭 然後這個距離看牌,是一定要拍的,開始進行換算,1哩 =1.6
Thumbnail
來到池上不到天堂路、伯朗大道,就像沒來過池上,所以一早就拉著學長先到這二個地方遊覽。但今天的主要旅遊目標是知本天山農場的金針花海,所以我們走台9線到知本後接南迴公路欣賞南迴的美麗山海,到金崙折返。回程再到台東市吃好吃的津芳鹹冰棒,去台東美術館當小野人爬樹。
Thumbnail
來到池上不到天堂路、伯朗大道,就像沒來過池上,所以一早就拉著學長先到這二個地方遊覽。但今天的主要旅遊目標是知本天山農場的金針花海,所以我們走台9線到知本後接南迴公路欣賞南迴的美麗山海,到金崙折返。回程再到台東市吃好吃的津芳鹹冰棒,去台東美術館當小野人爬樹。
Thumbnail
內湖碧湖公園位於臺北市內湖區,是一個風景優美、環境幽靜的城市綠地。這個公園以其湖光山色和豐富的自然生態聞名,吸引著許多市民和遊客前來休憩、散步和觀賞大自然的美景。 碧湖公園的主要特色之一是它的人工湖,湖水清澈見底,湖面上荷花盛開,吸引著許多鳥類在此棲息和覓食。漫步湖畔,可以感受到清新的空氣和悠閒的
Thumbnail
內湖碧湖公園位於臺北市內湖區,是一個風景優美、環境幽靜的城市綠地。這個公園以其湖光山色和豐富的自然生態聞名,吸引著許多市民和遊客前來休憩、散步和觀賞大自然的美景。 碧湖公園的主要特色之一是它的人工湖,湖水清澈見底,湖面上荷花盛開,吸引著許多鳥類在此棲息和覓食。漫步湖畔,可以感受到清新的空氣和悠閒的
Thumbnail
​台灣各地有許多公園都附有許多典故而命名。這篇介紹尼加拉瓜公園就是一個例子。儘管這個典故消失但是依舊是一個充滿歷史記憶與地理紀念地的一個特色公園。 尼加拉瓜公園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蘆洲區集賢路267號 ​電話: 02    2281     1484 ​備註: 公園 從集賢
Thumbnail
​台灣各地有許多公園都附有許多典故而命名。這篇介紹尼加拉瓜公園就是一個例子。儘管這個典故消失但是依舊是一個充滿歷史記憶與地理紀念地的一個特色公園。 尼加拉瓜公園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蘆洲區集賢路267號 ​電話: 02    2281     1484 ​備註: 公園 從集賢
Thumbnail
卡卡杜國家公園充滿冒險和美景,我們經歷了行車渡河的刺激,還欣賞了原始森林中的野馬,以及壁畫和卡卡杜平原的壯麗景色。
Thumbnail
卡卡杜國家公園充滿冒險和美景,我們經歷了行車渡河的刺激,還欣賞了原始森林中的野馬,以及壁畫和卡卡杜平原的壯麗景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