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USG%:數據201

認識USG%:數據20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USG%是一項公式簡明的數據,本身並無什麼爭議。但是因為中文多翻譯為「使用率」,語意混淆加上球迷的不求甚解,因此在中文圈中才會被誤用與過度解讀。(update: Apr 2020)

由於USG%兩三句便能釋疑,所以順帶做一些與USG%相關的數據比對。

首先,弄清楚USG%的公式與定義

  • (FGA + Possession Ending FTA + TO) / POSS

可得知USG%是球員上場時終結回合的比率。因此比起常見的「使用率」,更精準的翻譯會是「終結回合率」。

所以,以下是中文圈會誤用與過度解讀的方式

問題核心便是將USG%視同「球權」。球權是一個概括性稱呼,可說是「終結回合率」+「自主進攻率」+「場上持球率」的混合產物,調和比自由發揮。

為了不要錯把馮京當馬涼,以下取幾個相關數值與USG%簡單比較。


雞生蛋蛋生雞。能力越強,責任越大

雞生蛋蛋生雞。能力越強,責任越大

平均一隊分不到一位

平均一隊分不到一位

USG%越高,通常代表自主進攻的機會越多

USG%越高,通常代表自主進攻的機會越多

無球跑動球員是聯盟主體,之中有機會蛻變成持球人的不多

無球跑動球員是聯盟主體,之中有機會蛻變成持球人的不多

扛下更多的終結責任之餘,若仍能維持聯盟平均效率,便足以成為球隊當家

扛下更多的終結責任之餘,若仍能維持聯盟平均效率,便足以成為球隊當家

聯盟中約一成球員無法有效產出帳面數據

聯盟中約一成球員無法有效產出帳面數據

※以上數據已濾掉上場時間過低的雜訊樣本

延伸閱讀

USG%與進攻效率關係

不同USG%區間球員的投射受助率(AST%)分佈

avatar-img
貓爹 Eugene's Dad的沙龍
507會員
60內容數
關於NBA與NCAA男子籃球的觀察心得及意見筆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若將NBA補強陣容的規則進行分類,則可歸納成簽約、續留與交易。本文將會解說關於簽約的部分。(update: Oct 2023)
NBA薪資規則有如一棟無法拆掉重蓋的古老建築,因此每一期都會因應不同的環境需求去擴充/改建/刪減,所以對薪資估算對沒有概念的球迷來說,會看起來如同有字天書。以下試以圖像化的方式解釋,引導球迷入門。(update: Oct 2023)
DARKO的進階數據DPM,是2021年NBA業內認為最具參考價值的正負值進階數據。更是唯一一個,將球員生涯表現趨勢攤給你看的網站。(update: May 2022)
若將NBA補強陣容的規則進行分類,則可歸納成簽約、續留與交易。本文將會解說關於簽約的部分。(update: Oct 2023)
NBA薪資規則有如一棟無法拆掉重蓋的古老建築,因此每一期都會因應不同的環境需求去擴充/改建/刪減,所以對薪資估算對沒有概念的球迷來說,會看起來如同有字天書。以下試以圖像化的方式解釋,引導球迷入門。(update: Oct 2023)
DARKO的進階數據DPM,是2021年NBA業內認為最具參考價值的正負值進階數據。更是唯一一個,將球員生涯表現趨勢攤給你看的網站。(update: May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