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行為金融學04】你能真正了解一家公司嗎—信息收集階段的認知偏差

更新於 2024/12/1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人為什麼不能真正了解一家公司?
無論在投資前你認為自己對一家公司有多麼了解,實際上你都無法真正了解一家公司,那是因為人在處理信息的整個過程中都存在認知偏差。
認知過程可以切分為四個階段: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輸出和信息反饋,人在每一個階段都很有可能犯錯。
這一講來聊信息收集,在看企業的財務報表和聽企業和行業的新聞過程中,有哪些錯誤你有可能犯呢?
易記性偏差
你的決策其實只依賴於兩類渠道的信息:一種來源於所有被你記住的信息,另一類是還沒有被你記住的信息。
人有一種行為習慣,就是蒐集信息時喜歡先在自己的記憶庫中去找信息,容易被你記住的你會認為它是真的。舉例來說,給你幾個股票的名字,讓你說哪支股票比較好,我猜你會從熟悉的股票中找出那個你認為最好的,不太可能會說你不熟悉的。
那麼,哪些信息容易被你得到,從而被你記住呢?
心理學研究發現,剛剛發生的事,容易從記憶庫中提取出來,在做決策的時候更容易影響你。
剛剛盈利了,更容易再買,從而忽略風險。剛剛虧損了,更容易悲觀,不敢再碰。
新聞媒體不斷報導的事情,會加深你的記憶,你也更容易認為這是真的,例如有段時間新聞連續報導飛機失事,你可能就會盡量避免坐飛機。
沒被你記住的信息 — 信息發生順序影響決策
接著來說第二類,信息來源於你在身邊正在發生的,但還沒被你記住的信息時,你會犯什麼錯。
1.首位效應
你經歷過一見鍾情嗎?一見鍾了情,後來有點問題,自己還是願意去接受的;一見沒鍾情,後來你的對象再怎麼好,都很難再接受了。
這種現象稱為首位效應,指你在做決策時給首次到達的信息賦予了最大權重。
運用在金融市場上,你對一家公司仔細調研後,形成了對這家公司的一個判斷。之後你就不太可能改變這個判斷了。如果你覺得它是家公司,後來又出了壞消息,你會為他辯解;如果你覺得這是家壞公司,後來出了好消息,你也不會相信這個好消息。
2.末位效應
還有另外一種與首位效應完全相反的情況,叫末位效應,指最後到達的信息在做決策時賦予了最大的權重。舉個例子,你認真看下面這兩句話。
我給你推薦一支股票,A股票收益不錯,但,有風險!
我再給你推薦一支股票,B股票有風險,但收益不錯!
你覺得哪支股票更好些?可能你會說,感覺B好一點。但我說的其實是一回事,只是說話的順序顛倒了一下,而在最後到達你耳中的信息,你在決策時賦予了更大的權重,但你的這些決策是非理性的。

反思
1.主力出貨的套路
「剛剛盈利了,更容易再買,從而忽略風險。」讓我聯想到我曾經聽過一個主力出貨的手法。一檔股票要跌通常不會呈現尖形反轉,不然主力很難出貨,散戶也不是笨蛋,連續跌停誰要去接刀?主力會採用慢慢下跌的方式,用區間盤整的方式吸引散戶過來,而這個區間每一次的高點將會越來越低。
到了區間底部,散戶跑去買,等到了區間頂部,散戶再賣掉,可是哪有人這麼好,每次到底部都要幫散戶拉上去?主力這麼做是為了誘騙散戶,散戶在連續幾次都賺錢、嘗到甜頭的情況下,即使有一天破了區間支撐,有些散戶還是不賣,因為他堅信有一天會再漲回來,繼續下跌的時候,他也會選擇攤平降低持倉成本,理由一樣,他依然相信有一天會再漲回來,如此,散戶陷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主力藉機完成了出貨。類似案例可參考合勤控這檔股票。
2.拋開我執
「剛剛虧損了,更容易悲觀,不敢再碰。」有些股票突破後會攻擊失敗,但再次突破後卻攻擊成功,但人通常會因為虧損過而不敢再第二次突破成功時去買進,因為曾在這檔股票上虧損過,就對它產生很大的厭惡感。一年前我曾經在華通這檔股票上停損過,因此就算它今年突破成功,我也不願意再碰了,想當然也錯過了它的報酬。我的檢討是我不該對個股有太多莫名其妙的情緒摻雜在裡頭,應以K線為依歸。
3.人面對決策結果的反應
首位效應讓我聯想到,人做了決策,認定某件事後,會不斷加強對此的判斷。如果對了,會告訴自己早知道就是這樣的;要是錯了,就不自覺找各種藉口,來證明並不是自己錯了。
Ps.文章全文收錄在得到app<陸蓉行為金融學>的專欄裡,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我只有擷取重點出來分享~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可以追蹤我的IG,限時中會有很多學習筆記,例如財經講座的筆記分享、訂閱專欄的心得感想、以及微信公眾號好文分享!
另外如果喜歡我的分享麻煩您點擊like,就可以不花費任何一毛錢贊助我的創作哦!這對我而言是非常大的支持,謝謝~
    avatar-img
    19會員
    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dor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羊群效應是什麼? 概念股是怎麼炒作的? 散戶為何總是成為犧牲者? 該怎麼避免接到掉下來的刀子?
    停損為什麼那麼難?如何克服人性的弱點?
    究竟是什麼影響我們的投資決策?一個好的投資決策應該避免陷入什麼誤區?
    停損在股市中為什麼重要?又該如何停損?
    重點包含: 1.支撐與壓力 2.股價的運行原理 3.股市的週期循環 4.為何要學習形態學
    基本分析存在什麼樣的缺失? 技術分析又有什麼樣優點呢?
    羊群效應是什麼? 概念股是怎麼炒作的? 散戶為何總是成為犧牲者? 該怎麼避免接到掉下來的刀子?
    停損為什麼那麼難?如何克服人性的弱點?
    究竟是什麼影響我們的投資決策?一個好的投資決策應該避免陷入什麼誤區?
    停損在股市中為什麼重要?又該如何停損?
    重點包含: 1.支撐與壓力 2.股價的運行原理 3.股市的週期循環 4.為何要學習形態學
    基本分析存在什麼樣的缺失? 技術分析又有什麼樣優點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在金融界,有一個名字鮮為人知,卻對全球數十億人的生活產生了深遠影響——阿爾弗雷德·溫斯洛·瓊斯(Alfred Winslow Jones)。這位前美國間諜轉行為作家的人,竟然成為了現代對沖基金的創始人,徹底改變了華爾街的遊戲規則。 瓊斯的創新之處在於,他設計了一種金融實體可以通過對公司業績進行
    Thumbnail
    你最近走進實體銀行是什麼時候?你最後一次使用銀行功能是做什麼? Sunny最近讀完《Bank 4.0-金融常在,銀行不再》這本書,這是由「Breaking Banks」的Podcast 主持人Brett King所著的書。 Brett King曾在美國歐巴馬執政時期,針對政府金融及監管政
    Thumbnail
    詳盡分析行為金融學的研究成果,聚焦於散戶最常面對的投資痛點。 投資所涉及的不僅是市場動態,還包括人類心理和社會影響。 探討投資者的行為缺陷及心理偏誤,並提供學習與修正的方法,協助投資者提升能力。
    Thumbnail
    「維持現狀偏誤(Status Quo Bias)」主要是來自於人的心理狀態,因此深植在我們內心難以改變。 什麼都不做,有時候是很容易的,各種擔心害怕的情緒以及對於未知不確定的恐懼,往往會戰勝我們的理性。 最重要的是,往往最終會造成我們投資財務上的損失,甚至長期下來會嚴重的影響生活的狀態。
    Thumbnail
    特許金融分析師Level 1的教科書裡面有特別提到個人投資行為偏差,相信很多有在投資前輩們都聽說過也十分了解其內容,在這裡還是容小弟簡單的跟各位讀者說明CFA教科書裡面有提及的內容。
    Thumbnail
    「過度自信偏差」是一種認知偏差,會導致個人高估自己的能力和知識,進而導致做出錯誤的決策。
    Thumbnail
    Understanding Consumer Financial Behavior: Money Management in an Age of Financial Illiteracy 作者: W‧佛萊德‧范‧拉伊  原文作者: W. Fred van Raaij 譯者: 吳明子 出版社:
    Thumbnail
    個人投資行為之後會慢慢逐項專篇向各位讀者介紹每個細項,好好研究每個項目可以時刻檢視自己有沒有可能落入偏差之中,對於投資來說會有大大的助益,既可以增加投資績效擴大投資成果,亦可以發覺自己的錯誤提早認錯離場,也可以覺察市場情緒加以利用,可謂一舉數得。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在金融界,有一個名字鮮為人知,卻對全球數十億人的生活產生了深遠影響——阿爾弗雷德·溫斯洛·瓊斯(Alfred Winslow Jones)。這位前美國間諜轉行為作家的人,竟然成為了現代對沖基金的創始人,徹底改變了華爾街的遊戲規則。 瓊斯的創新之處在於,他設計了一種金融實體可以通過對公司業績進行
    Thumbnail
    你最近走進實體銀行是什麼時候?你最後一次使用銀行功能是做什麼? Sunny最近讀完《Bank 4.0-金融常在,銀行不再》這本書,這是由「Breaking Banks」的Podcast 主持人Brett King所著的書。 Brett King曾在美國歐巴馬執政時期,針對政府金融及監管政
    Thumbnail
    詳盡分析行為金融學的研究成果,聚焦於散戶最常面對的投資痛點。 投資所涉及的不僅是市場動態,還包括人類心理和社會影響。 探討投資者的行為缺陷及心理偏誤,並提供學習與修正的方法,協助投資者提升能力。
    Thumbnail
    「維持現狀偏誤(Status Quo Bias)」主要是來自於人的心理狀態,因此深植在我們內心難以改變。 什麼都不做,有時候是很容易的,各種擔心害怕的情緒以及對於未知不確定的恐懼,往往會戰勝我們的理性。 最重要的是,往往最終會造成我們投資財務上的損失,甚至長期下來會嚴重的影響生活的狀態。
    Thumbnail
    特許金融分析師Level 1的教科書裡面有特別提到個人投資行為偏差,相信很多有在投資前輩們都聽說過也十分了解其內容,在這裡還是容小弟簡單的跟各位讀者說明CFA教科書裡面有提及的內容。
    Thumbnail
    「過度自信偏差」是一種認知偏差,會導致個人高估自己的能力和知識,進而導致做出錯誤的決策。
    Thumbnail
    Understanding Consumer Financial Behavior: Money Management in an Age of Financial Illiteracy 作者: W‧佛萊德‧范‧拉伊  原文作者: W. Fred van Raaij 譯者: 吳明子 出版社:
    Thumbnail
    個人投資行為之後會慢慢逐項專篇向各位讀者介紹每個細項,好好研究每個項目可以時刻檢視自己有沒有可能落入偏差之中,對於投資來說會有大大的助益,既可以增加投資績效擴大投資成果,亦可以發覺自己的錯誤提早認錯離場,也可以覺察市場情緒加以利用,可謂一舉數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