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行為金融學06】為什麼人越自信賠得越多?信息輸出階段的認知偏差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兩講你已經了解信息收集和加工階段的認知偏差,這一講來談信息輸出階段的認知偏差。
信息輸出階段指的是你收集了信息,也理解過了,現在要做出買賣決策,在這個階段,你最容易犯的錯就是「過度自信」。
什麼是過度自信
人們對自己能力的認知超過了實際水平。
人為何會產生過度自信
心理學家說,人的過度自信與信息積累有關。
如果你對股票投資一點都不懂,你不會過度自信;隨著信息收集越來越多,信息積累多,能力相應就漲,這時你的自信心也在同步增加。
但是,信息沒有上限,能力卻是有的。
到了一定程度,隨後到達的信息沒有增加你的能力,卻還在不斷增加你的自信心。最終,你的自信程度將會超過自己的實際水平。
過度自信的利弊
留在金融市場上的人都是過度自信的,因為你肯定認為自己能戰勝市場,能賺到錢,才會留在市場上。
過度自信能放大市場的成交量,提高市場的流動性,所以過度自信對於市場來說是有益處的;過度自信使人忽視風險,做出過度的交易。很多投資者做了很多交易,但發現沒賺到什麼錢,做得越多,虧得越多。
過度自信的影響因素
1.專業知識
專家或者自以為專家的人過度自信更嚴重。
2.經驗
「沒有經歷過一個完整牛熊市的人都不是一個合格的投資者。」因為成功的經驗會增加過度自信的程度,牛市往往導致更多的過度自信,只有經歷過一個完整的牛熊市,才能平衡自己的投資心態和決策。
怎樣避免過度自信
你覺得評價自己和別人,用的是同一套體系嗎?
你可能會說,是吧。但過度自信主要是對自己而言的,對別人的評價往往是客觀的。
做投資你一定是相信自己有能力,才會去投資;你又同時能接受大多數散戶會虧錢的現實。你覺得自己與他們不一樣,而每個人都是這樣想的,就像每個遭遇大病的人,在生病之前絕對不會想這事會落在自己頭上。
怎麼克服呢?站在第三方的立場來看,評判會準確得多。或者站在一個更高的視角,或者嘗試置身事外。
反思
1.長期資本管理公司案例
這間公司的創辦人的雄心壯志是要把「風險」這個難以捉摸的東西測量出來,然後在最合理和安全的範圍內投資,這樣一定穩賺不虧,所以他找來兩位得過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專家,還找來美聯儲前副主席、無數頂級學府的教授。
一開始他們在前十個月裡就賺了20%,1995年賺了43%,1996年的回報是41%。但市場從來不是完美的數學模型,1998年,俄羅斯總經理公開宣布暫停國債交易(欠的錢不打算還了),當時的長期資本有大量盧布和美元互換的產品,消息一出導致基金立刻暴跌,僅僅一個禮拜,長期資本就走到了破產邊緣。
根據他們的計算,這種事情的發生,在統計學叫做六到七個sigma之外的事件,也就是幾乎不可能發生的,但最後這件事還是發生了。這件事帶給我的啟示是,專家容易過度自信,相信他的方法絕對管用,然而數學模型在變幻莫測的市場面前,其實不堪一擊。
2.霍華馬克斯的我不知道哲學
馬克斯在《投資最重要的事》中曾提到「一些龐大的虧損就發生在對投資能力過度自信的時候,結果導致投資人低估可能發生事情的範圍、低估意外的後果。」承認能知道的事情有限,而且在這個限制下行動,而非跨出限制去冒險,能夠帶給你最大的優勢。
3.加碼時的思考
站在第三方的立場來看讓我聯想到如果你要向下攤平一檔個股,你必須歸零思考,想下「如果我現在沒有持有這檔股票,我還會買進他嗎?」你所要做的應該是客觀看待個股的未來潛力,而不要針對持有成本去做思考,這樣我想會做出更正確的決策。
果喜歡我的文章可以追蹤我的IG,限時中會有很多學習筆記,例如財經講座的筆記分享、訂閱專欄的心得感想、以及微信公眾號好文分享!
另外如果喜歡我的分享麻煩您點擊like,就可以不花費任何一毛錢贊助我的創作哦!這對我而言是非常大的支持,謝謝~
    dori
    dori
    喜歡閱讀投資理財書籍。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