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無臉男的第四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被臉書無端的砍掉帳號之後,第四天了,有點像成癮戒斷一樣,還是手賤的會去點臉書的App,但是點開就是帳號不存在的訊息,即使這樣,什麼都沒有,還是會去點,點了卻又沒有東西,有種期望落空的失落感,不知道這樣會持續多久。

現在比較大的問題可能是,我不知道可以取代臉書的讓我時不時按一下,就有內容會跑出來的App是什麼,所以我開始去點Email信箱的App,但是本人也還不夠熱門,也不會時不時有新的email進來,還是覺得空虛,空虛到我現在甚至會去看廣告郵件、垃圾郵件,看看有沒有什麼有趣的東西可以看。

啊,所以我需要的是資訊吧,任何資訊都好,讓我可以填補日常生活當中的任何空隙,或許內心會覺得充實,即使過往臉書餵我的通常也只是沒有什麼營養的資訊。

今天就很明顯的發現一件事,原來我獲取資訊的來源非常貧乏,大多的資訊竟然都來自於臉書。我想有一個背景是,有了MOD和Netflix之後,我現在都不看電視了,以前還會多少看一些新聞什麼的,現在都不看了,我只選我想看的影片來看,這樣或許省了一些廣告時間,或是看到不想看的節目的時間,但是我卻少了從電視上接觸其他我意想之外訊息的機會,而這個缺口,我或許剛好用臉書上的資訊來補上這個缺口,但現在又沒了臉書,就很明顯的發現資訊來源的貧乏。

這種額外的資訊,其實會形成我對這個世界環境的認知,這也難怪,上次的市長選舉,最後的結果實在背離我的認知太多,我還一直跟著喊是同溫層的問題,結果根本是因為資訊來源過於貧乏的原因吧。

等等,現在立刻否定同溫層的影響,好像又有點太過武斷,我想應該要綜合的來看這件事,資訊貧乏,再加上臉書透過演算法,一直餵給我我想看的資訊,形成了所謂的同溫層的效果吧,太可怕了!

或許該去找一些其他的管道,來補上大環境變化的資訊吧,一直窩在自己的世界中,很容易就被世界遺棄了,我想。

對了,今天重新拿起筆來,用無臉男的題材寫了一篇<無臉男的故事>,或許可以在這個平台上再開始寫一些故事,寫字這種事,一但停下來,鍛鍊起來的觀察力和想像力就消失了,可能要趁機再把寫字的飛輪給重新轉動起來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無臉男的沙龍
13會員
34內容數
無臉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2/23
谷歌查了【創造安娜】,這是一部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Netflix的影集,一個假冒德國富二代的女孩,騙了許多紐約的上流名人,更詐騙了超過4000萬美金的故事。 但我卻覺得這是一部探討「我是誰」的影集,故事不斷地由「安娜」這個角色的遭遇,反覆討論到底「我」是由什麼所定義的?
Thumbnail
2022/02/23
谷歌查了【創造安娜】,這是一部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Netflix的影集,一個假冒德國富二代的女孩,騙了許多紐約的上流名人,更詐騙了超過4000萬美金的故事。 但我卻覺得這是一部探討「我是誰」的影集,故事不斷地由「安娜」這個角色的遭遇,反覆討論到底「我」是由什麼所定義的?
Thumbnail
2022/02/21
我想時至今日,駭客任務的概念絕對比過往任何時候都好讓人理解了。但問題也就在這裡,現在大家都能夠理解駭客任務所想要挑戰的認知了,但世人還是渾渾噩噩的過著這個在母體中卻看似真實的「真實世界」,毫無掙扎的繼續過著自己認為自己應該過的生活。
Thumbnail
2022/02/21
我想時至今日,駭客任務的概念絕對比過往任何時候都好讓人理解了。但問題也就在這裡,現在大家都能夠理解駭客任務所想要挑戰的認知了,但世人還是渾渾噩噩的過著這個在母體中卻看似真實的「真實世界」,毫無掙扎的繼續過著自己認為自己應該過的生活。
Thumbnail
2022/02/18
如果你把【地獄公使】當成懸疑或奇幻劇,你可能會很失望,因為這部影集著墨比較多是邪教本身,或者說是邪教的荒謬,懸疑事件反倒成為推進劇情的背景。 不過雖然整部片的表面上談的是邪教,但我覺得這部片真正想探討的主題是「死亡」,更準確地說,是我們賦予死亡的意義。
Thumbnail
2022/02/18
如果你把【地獄公使】當成懸疑或奇幻劇,你可能會很失望,因為這部影集著墨比較多是邪教本身,或者說是邪教的荒謬,懸疑事件反倒成為推進劇情的背景。 不過雖然整部片的表面上談的是邪教,但我覺得這部片真正想探討的主題是「死亡」,更準確地說,是我們賦予死亡的意義。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