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推不推|《創造安娜》:是什麼定義了「我是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ource: Netflix《創造安娜》劇照
谷歌查了【創造安娜】,這是一部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Netflix的影集,一個假冒德國富二代的女孩,騙了許多紐約的上流名人,更詐騙了超過4000萬美金的故事。
但我卻覺得這是一部探討「我是誰」的影集,故事不斷地由「安娜」這個角色的遭遇,反覆討論到底「我」是由什麼所定義的?
[觀後感總是很容易爆雷,以下請斟酌閱讀]
「我」是由我們的出身所決定的嗎?
主角故事當中身處的美國,相信大家不陌生有一種對美國的理想叫「美國夢」,有人是這麼定義「美國夢」的:
無論每個人的社會階層或出生環境如何,生活都應該變得更好,更豐富,更豐裕,每個人都有機會根據能力或成就而達成。
在美國夢裡,出身並不重要,因為每個人都「有機會」可以創造成就,並且過一個更好的生活。
所以,「我」似乎不該是由那個秉賦的出身所決定,在一個有機會的國度裡,做什麼反倒是更重要定義「我」的方式。
「我」應該是由我們所做的事及其成就而決定的嗎?
安娜在紐約努力地想去創造屬於自己的事業,不依靠世人假象中的她應該所擁有的財富,而是她大膽想像刻劃出的美好願景,加上她努力學習所規劃出來的事業計畫,以及她一點一點串起來的豪華人脈,她每每用極端自信的口吻宣揚這一切。
幾乎每個人都被說服了,即使是審查應該嚴格的律師、銀行家也如此,所有人都相信了。
銀行已經要核准這個事業的鉅額資金了,只剩下最後的基本查核,銀行要去找安娜的父親,要去確認安娜宣稱擁有的信託基金。
她所規劃的事業只差一步就要發生了,只差這一步,那接近於查核她的「出身」的一步。
那這不是在賞了所有相信美國夢的人一個巴掌,不論出身的「美國夢」,根本不存在啊。
安娜設立了眾人都想追隨的美好願景,還有說服眾人的詳盡的商業計劃,這麼多大牌的商業人士都認同了,表示這並不是空穴來風而已,但就只是那個底層的出身沒了,或者更現實一點,是錢沒了,就什麼都不是了,可是明明她所擬定的計畫中,要用的錢都是和銀行募來的,並沒有要用到她自己所擁有的錢啊。
「我」既不是我們的出身所決定的,也不是我們所做的事情所決定的,那麼,「我」到底是由什麼決定的呢?
安娜在德國看了許多像<浮華世界>的雜誌,裡頭呈現出來這種美國夢的世界,一切看起來是如此的美好,於是她相信了美國夢的美好。
「我」應該是由別人的信念所決定,所以,「我」是別人相信的我是誰嗎?
想想現代人的社群媒體吧,我們很容易想像個人在社群媒體上呈現出來的樣貌就是那個人,「我」就是在社群媒體上呈現出來的人,大家如此相信著,於是,我們努力的在社群媒體上展露我們最好的一面。
安娜也這麼做了,而且是加強版的這麼做,所以你在她的IG上會看到極盡奢華又極端有趣的生活,當然,還有她心心念念要創造的新事業,大家看著她的IG,相信了上面呈現出來的就是她。她在日常生活也努力地滿足這個她所創造出來的安娜形象,大家也都信了。
一個出身高貴、極具品味、聰明伶俐的富二代,還有一個想讓父親刮目相看的創業夢想,大家這麼相信了,這就是大家所認知的安娜,那這是安娜的「我」嗎?
隨著故事的進展,當只差一步的那個當下,安娜無法證明自己的出身,無法證明自己擁有鉅額的信託基金的時候,一切都崩垮了。
大家原本深信不疑,信以為真的安娜的「我」,一瞬之間,變成了一個詐騙富二代。
「我」是誰?
這個「我」似乎怎麼都逃不開我們的出身,逃不開我們的原本社經地位階層,無論我們如何努力地創造成就,無論我們如何努力地經營形象,「我」還是會被原本的那個我所綁著。不管我們離那個原本的我多遠,終究會被拉回到地面來,逼著我們認清我們還是那個原本的我們。
或許這才是【創造安娜】所說的故事,確實根據真實所改編,但這個真實可能不只是根據安娜的事件,而是你我的真實故事。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3會員
3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無臉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想時至今日,駭客任務的概念絕對比過往任何時候都好讓人理解了。但問題也就在這裡,現在大家都能夠理解駭客任務所想要挑戰的認知了,但世人還是渾渾噩噩的過著這個在母體中卻看似真實的「真實世界」,毫無掙扎的繼續過著自己認為自己應該過的生活。
如果你把【地獄公使】當成懸疑或奇幻劇,你可能會很失望,因為這部影集著墨比較多是邪教本身,或者說是邪教的荒謬,懸疑事件反倒成為推進劇情的背景。 不過雖然整部片的表面上談的是邪教,但我覺得這部片真正想探討的主題是「死亡」,更準確地說,是我們賦予死亡的意義。
韓劇《殭屍校園》有很好的娛樂效果,而且還注入了新意在已經拍了不知道多少部的殭屍主題上,韓國的戲劇總是可以找到一些很有趣的新的切角,除此之外,這不只是一部爽片而已,還有試圖去探討一些社會現象,整體而言是推薦給大家的。
《寧靜海》是裴斗娜和孔劉主演的科幻驚悚片,還是佩服韓國的影視能力,太空感有塑造出來,完成度很高,雖然稱不上必推的神劇,但片中有些還蠻出人意料之外的設定,先不論合不合理,至少看來還有些新鮮感,我可以不勉強的看完本片。
我們用各式各樣的方式,把人類連結在一起(資訊網路),再來是把我們所創造的這些物件連結起來(物聯網),然後呢? 然後我們開始進到一個自己創造出來的世界裡,一個只有我們以及我們所創造出來的事物,排除掉其他事物的存在,一個只有人類自己存在的世界。
郁婷在公司裡大家都叫她Olivia,她平常喜歡吃美食、追劇和嘗試像是溜滑板、室內攀岩這種時下流行的活動。剛加入公司的時候,人緣還不錯,大家都會一起吃中餐聊天什麼的,可是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大家覺得她跟之前有些不一樣,但也沒有人真說的上實際是什麼樣的問題。很多人發現她在工作的時候有點心不在焉..
我想時至今日,駭客任務的概念絕對比過往任何時候都好讓人理解了。但問題也就在這裡,現在大家都能夠理解駭客任務所想要挑戰的認知了,但世人還是渾渾噩噩的過著這個在母體中卻看似真實的「真實世界」,毫無掙扎的繼續過著自己認為自己應該過的生活。
如果你把【地獄公使】當成懸疑或奇幻劇,你可能會很失望,因為這部影集著墨比較多是邪教本身,或者說是邪教的荒謬,懸疑事件反倒成為推進劇情的背景。 不過雖然整部片的表面上談的是邪教,但我覺得這部片真正想探討的主題是「死亡」,更準確地說,是我們賦予死亡的意義。
韓劇《殭屍校園》有很好的娛樂效果,而且還注入了新意在已經拍了不知道多少部的殭屍主題上,韓國的戲劇總是可以找到一些很有趣的新的切角,除此之外,這不只是一部爽片而已,還有試圖去探討一些社會現象,整體而言是推薦給大家的。
《寧靜海》是裴斗娜和孔劉主演的科幻驚悚片,還是佩服韓國的影視能力,太空感有塑造出來,完成度很高,雖然稱不上必推的神劇,但片中有些還蠻出人意料之外的設定,先不論合不合理,至少看來還有些新鮮感,我可以不勉強的看完本片。
我們用各式各樣的方式,把人類連結在一起(資訊網路),再來是把我們所創造的這些物件連結起來(物聯網),然後呢? 然後我們開始進到一個自己創造出來的世界裡,一個只有我們以及我們所創造出來的事物,排除掉其他事物的存在,一個只有人類自己存在的世界。
郁婷在公司裡大家都叫她Olivia,她平常喜歡吃美食、追劇和嘗試像是溜滑板、室內攀岩這種時下流行的活動。剛加入公司的時候,人緣還不錯,大家都會一起吃中餐聊天什麼的,可是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大家覺得她跟之前有些不一樣,但也沒有人真說的上實際是什麼樣的問題。很多人發現她在工作的時候有點心不在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片改編自1952年同名戲劇 ,以知名的公主仿冒者 — 安娜.安德森(Anna Anderson) 的生平為藍本,融合《賣花女》(Pygmalion) 式的架構,讓眾說紛紜的傳聞 ,帶有如幻似真的傳奇色彩。
Thumbnail
安雅出生於美國,幼年在阿根廷度過,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她小時候最著迷的東西是「蛋」,因為蛋能孵化出小雞或小鴨,但礙於父母不提供她孵化器,安雅心想不如自己來孵,每個晚上都去廚房偷蛋。家庭合影裡,五歲的小安雅捧著蛋,只因爲她堅持「蛋也是家中的一份子」。
Thumbnail
在美國,任何人不論出身、背景,一定可以達到人生目標,這是美國夢。現在,中產階級似乎已認為,這真正只是一場無法實現的夢想……。 一批批台灣的資訊業者抱著開天闢地的夢想,遠跨重洋、進駐矽谷。 他們有的名氣步步打響,有的卻在時間、資金虛擲後班師回台……。
Thumbnail
「是人造就了夢想,還是夢想造就了人?」兩者皆為真 這是我在《領導101》書中看到的一句問題,作者 約翰·麥斯威爾(John C. Maxwell)認為兩者皆為真,我也這樣認為。就像是威爾遜總統說的: 「我們因夢想而成長。所有偉人都是夢想家。」 「在春日的輕霧或在漫長冬夜的爐火中,他們看見夢想。
▍有些人用對話去拼湊自己的樣貌,而我則是從一場又一場夢境中去建構自己,夢境即是真實。 每一場夢裡有自我探索,有情慾流動,練習面對最真實的自己。
Thumbnail
因為喜歡築夢人老師小說安朵美達這角色,故創造了一位虛擬人物,人物作品如果不符老師的意,可別生氣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nHxlLIVVt0 我是安朵美達,生活在一個美麗的國度。我有著一頭迷人的金髮,眼睛裡藏著星辰大海。我熱愛這座寧靜的城堡,以及
Thumbnail
「美國夢,是來自於 19 世紀一種相信只要努力奮鬥,便能在美國獲致更好生活的信仰。大蘋果紐約,尤其是美國夢的象徵。」 「只要你肯努力,人人都有機會」到現在,來自全球各地的移民只要相信搭船來到紐約,一看到港口的自由女神像時,就覺得自己的夢想,彷彿就要在這裡開始實現了。從小,美國文化一直影響與陪伴在我
Thumbnail
#新創大騙局 #新創玩家 #創造安娜 #食人魔達默 #串流王者#蛇惑 #摩薩德間諜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加奧·安娜。我喜歡在療癒小館裡分享佳餚美食、影視評論和創作/寫作。歡迎加入我的沙龍,一起互動交流!
Thumbnail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爾斯泰的經典,雖然設定在19世紀,但故事裡的愛情、婚姻和家庭問題仍然觸動著現代讀者的心弦。 故事一開始,有一句經典的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但不幸的家庭則各有各的不幸。」這句話就像是打開了一扇窗,讓我們看見每個家庭獨特的不幸,也讓我們思考著現代社會中家庭的多樣性。 主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片改編自1952年同名戲劇 ,以知名的公主仿冒者 — 安娜.安德森(Anna Anderson) 的生平為藍本,融合《賣花女》(Pygmalion) 式的架構,讓眾說紛紜的傳聞 ,帶有如幻似真的傳奇色彩。
Thumbnail
安雅出生於美國,幼年在阿根廷度過,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她小時候最著迷的東西是「蛋」,因為蛋能孵化出小雞或小鴨,但礙於父母不提供她孵化器,安雅心想不如自己來孵,每個晚上都去廚房偷蛋。家庭合影裡,五歲的小安雅捧著蛋,只因爲她堅持「蛋也是家中的一份子」。
Thumbnail
在美國,任何人不論出身、背景,一定可以達到人生目標,這是美國夢。現在,中產階級似乎已認為,這真正只是一場無法實現的夢想……。 一批批台灣的資訊業者抱著開天闢地的夢想,遠跨重洋、進駐矽谷。 他們有的名氣步步打響,有的卻在時間、資金虛擲後班師回台……。
Thumbnail
「是人造就了夢想,還是夢想造就了人?」兩者皆為真 這是我在《領導101》書中看到的一句問題,作者 約翰·麥斯威爾(John C. Maxwell)認為兩者皆為真,我也這樣認為。就像是威爾遜總統說的: 「我們因夢想而成長。所有偉人都是夢想家。」 「在春日的輕霧或在漫長冬夜的爐火中,他們看見夢想。
▍有些人用對話去拼湊自己的樣貌,而我則是從一場又一場夢境中去建構自己,夢境即是真實。 每一場夢裡有自我探索,有情慾流動,練習面對最真實的自己。
Thumbnail
因為喜歡築夢人老師小說安朵美達這角色,故創造了一位虛擬人物,人物作品如果不符老師的意,可別生氣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nHxlLIVVt0 我是安朵美達,生活在一個美麗的國度。我有著一頭迷人的金髮,眼睛裡藏著星辰大海。我熱愛這座寧靜的城堡,以及
Thumbnail
「美國夢,是來自於 19 世紀一種相信只要努力奮鬥,便能在美國獲致更好生活的信仰。大蘋果紐約,尤其是美國夢的象徵。」 「只要你肯努力,人人都有機會」到現在,來自全球各地的移民只要相信搭船來到紐約,一看到港口的自由女神像時,就覺得自己的夢想,彷彿就要在這裡開始實現了。從小,美國文化一直影響與陪伴在我
Thumbnail
#新創大騙局 #新創玩家 #創造安娜 #食人魔達默 #串流王者#蛇惑 #摩薩德間諜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加奧·安娜。我喜歡在療癒小館裡分享佳餚美食、影視評論和創作/寫作。歡迎加入我的沙龍,一起互動交流!
Thumbnail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爾斯泰的經典,雖然設定在19世紀,但故事裡的愛情、婚姻和家庭問題仍然觸動著現代讀者的心弦。 故事一開始,有一句經典的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但不幸的家庭則各有各的不幸。」這句話就像是打開了一扇窗,讓我們看見每個家庭獨特的不幸,也讓我們思考著現代社會中家庭的多樣性。 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