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4.3 道德感影響你對「前線勇武」的判決
付費限定

4.3 道德感影響你對「前線勇武」的判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一場政治運動中,社會各界必定會在示威者激烈行為上爭議不斷。由初階的佔路、設路障,到衝擊政府大樓及擲汽油彈,這些非法行為背後,都旨在逼令政府回應民意。有人認為,這些手段強調社會良知及正義等公共利益,渴望能喚醒大眾對何謂真正法治精神的重視;亦有人認為,這些行為只帶來破壞,浪費人力及公帑處理善後工作。從個人層面上,我們可以柯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Lawrence Kohlberg's Stages of Moral Development)來了解社會上對衝擊行為的對立意見。

柯爾伯格道德發展階段是美國心理學家勞倫斯.柯爾伯格用以解釋道德判斷發展的理論。這理論主要是圍繞對正義的看法及如何判別是非。他認為道德上的是非判斷是道德行為的基礎,透過倫理困境的故事,帶出三個道德發展水平,分別是前習俗(pre-conventional)水平、習俗(conventional)水平和後習俗(post-conventional)水平。而這三個水平亦細分為六個道德發展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比前一個階段對倫理困境的回應更為合適及全面。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蜂鳥出版的沙龍 了解最新動態!
avatar-img
蜂鳥出版的沙龍
15會員
36內容數
香港大學心理學系哲學博士Dr. Lo團隊,以專業的學術知識與切身的例子,將社運的發展、支持與反對者的特質、政治冷感對比積極參與的取態、政府回應與警察執法等,多方面解構社會深層次矛盾是怎樣造成的。讓大眾了解自己如何被大腦引導行為,以不同的立場、形式投身社運,從而跳出固有框框,宏觀思考香港未來的出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蜂鳥出版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研究顯示,人格特質與不同的政治行為相關,足以影響人們對投票、政黨、參與及討論社運的取態,以及平常對大眾利益的關注。
過去有許多研究指出,接受過更多教育的人,會有較強烈的政治興趣和較高的政治參與程度(例如參加選舉、投票等)。教育也能影響政治觀點,它與自由主義(liberal opinions)呈正相關,因此較高學歷的人,會傾向關注人權議題。
研究顯示,人格特質與不同的政治行為相關,足以影響人們對投票、政黨、參與及討論社運的取態,以及平常對大眾利益的關注。
過去有許多研究指出,接受過更多教育的人,會有較強烈的政治興趣和較高的政治參與程度(例如參加選舉、投票等)。教育也能影響政治觀點,它與自由主義(liberal opinions)呈正相關,因此較高學歷的人,會傾向關注人權議題。